單仁平
《戰狼2》星期一晚上就突破了國產電影票房紀錄的33.92億元,看樣子很快將突破40億元。它成了一大現象,強烈觸動了輿論。
《戰狼2》用相當典型的好萊塢敘事方式,講述了一個匡扶正義的中國孤膽英雄。由于片中頌揚了解放軍,對五星紅旗、中國護照都表達了敬意,它讓人們重新認識了“主旋律”,也為電影中的愛國主義正了名。在此之前,以愛國主義作為突出標志的國產電影極少有獲得卓越票房成績的。
世界各國最成功的電影幾乎都是主旋律的,怪里怪氣、宣揚非主流價值觀的,只能是小眾的。比如好萊塢最成功的電影大多講述了美國的英雄故事。中國觀眾一直在心底深處企盼看到我們自己的銀幕英雄,他們能夠戰勝逆境和苦難,為行道義頂天立地,為盡責任赴湯蹈火。這些年中國電影多是發牢騷、惺惺相惜或者小清新的,它們能在部分觀眾中產生共鳴,但無法為大眾解渴。
吳京的《戰狼2》像朝著人們共同的渴望扔了個火星子,一下子點燃了全中國的影迷。
這是一個中國老兵,充滿正義感,他為尋找在非洲殺害其女友的仇人深入到動蕩的異域,與惡勢力殊死搏斗,為營救被困的中國人九死一生。他是個嚇不倒的男人、擊不垮的英雄,不僅充滿力量,而且很有智慧。中國海軍幫助了他,中國國旗在最后關頭護佑了他。可以說,這是中國人在銀幕上被好萊塢制造的英雄壓了多年之后的翻身仗。
在博大且多災多難的中國,社會意識形態可以豐富如五顏六色的果汁,但英雄主義永遠是澆灌生命的那杯水。認為屌絲主義可以成為這個社會互聯網時代的主旋律,是一種誤解。英雄主義與屌絲主義并不矛盾,即使在“蟻族”之間,也有著對英雄主義默默的敬意和渴望。
《戰狼2》的巨大成功是對社會情緒的一次告密,讓人們發現了常被刷了互聯網牢騷墻紙下面的真實顏色。中國社會并非像網上一些論壇展示的那樣消極、甚至頹廢,它有很多積極的元素和能量蘊藏著,等待被開發和點燃。
中國社會進入現代化不久,客觀說還有些粗糙,正能量的標記也不太一致。然而一個大步前進的社會一定是樂觀向上的,它會有一些因規則不清的日常內耗,但這些決不會有致命性質,社會越來越健康的大趨勢不可阻擋。
五千年的文明史決定了中國有愛國主義深厚傳統,愛國主義自近代以來長時間凄涼悲壯,然而隨著國家高速發展并變得愈發強大,愛國主義一定會越來越充滿暖色,從噴發憤怒轉為釋放真正的驕傲與自豪。《戰狼2》及時契合了中國人集體心理的這種轉折。
《戰狼2》刷新票房紀錄讓很多中國人為之高興,覺得它的成功與中國的成功以及社會心理的健康存在某種聯系。這樣的津津樂道似乎成了《戰狼2》現象的一部分。當然,這也讓一部分人不高興,他們一直是主流愛國主義的反對派,這兩天他們以“愛國主義是門好生意”嘲諷《戰狼2》和它的導演吳京,刷自己的存在感。
有這樣的不同聲音應當說是社會的尋常一幕,但這種聲音不可能主導中國社會,準確說,嘲諷愛國主義在哪個國家都不會獲得大眾的喝彩。
《戰狼2》證明了中國社會的正常。男人應當有男人的樣子,愛國主義應當遠大于“恨國主義”,“愛中國主義”在這塊土地上應當遠遠壓倒“愛美國主義”。仍在繼續增加的《戰狼2》票房在一遍遍重申這樣的結論。▲
(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
環球時報201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