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英+吳秀琴+仲志煥

【摘要】目的:通過檢測正常人血平均紅細胞體積與同型半胱氨酸指標,并檢測確診為血管性老年癡呆患者的血平均紅細胞體積與同型半胱氨酸指標,分析平均紅細胞體積對老年血管性癡呆的預測價值。方法:選擇40例確診為血管性老年癡呆的患者,給以平均紅細胞體積和同型半胱氨酸測定,同時選擇40例正常老年人進行平均紅細胞體積和同型半胱氨酸測定,對兩組患者的測定指標進行比較。結果:患有血管性老年癡呆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指標升高者占95.0%,同時其平均紅細胞體積升高者達97.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二者具有明顯的一致性,而正常組的平均血紅細胞體積和同型半胱氨酸指標均在正常范圍。結論:進行平均紅細胞體積篩查有助于預測血管性老年癡呆的診斷,取代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
【關鍵詞】平均血紅細胞體積;血管性老年癡呆;同型半胱氨酸;預測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01
當前,血管性老年癡呆患者越來越多,及早確診對患者預后有重大意義。目前,血同型半胱氨酸檢測對確診血管性老年癡呆具有重要價值,因為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謝過程中的一種含硫基氨基酸,任何酶與輔助因子缺乏都會引起同型半朧氨酸代謝紊亂,所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被認為是老年血管性癡呆的危險因素[1]。而血平均紅細胞體積增大可以表明患者血液乏氧因素增加,也與老年血管硬化導致的酶與輔助因子減少有關[2]。通過研究血平均紅細胞體積增大與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相關性,分析平均紅細胞體積對預測老年血管性癡呆的臨床價值,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病例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靈壽縣中西醫結合醫院診治的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40例,男31例,女9例,年齡65-82歲,平均(77.2±6.8)歲,符合老年血管性癡呆的相關診斷標準,可作為癡呆組的研究對象;同時選擇正常組40例,男32例,女8例,年齡65-83歲,平均(78.1±6.1)歲,可以作為正常對照組。
1.2 方法 癡呆組及正常組均進行血同型半胱氨酸測定,檢測應用OP-160微量熒光檢測儀進行,試劑應用“臺塑同型半胱氨酸檢驗試劑盒”。同時采用SysmcxXE2100全自動五分類血液分析儀及原裝配套試劑檢測紅細胞參數平均紅細胞體積。
1.3 檢驗標準 血同型半胱氨酸正常值范圍4.5-13.9μmol/L,大于13.9μmol/L為升高,平均紅細胞體積大于92fL為增大。
1.4 統計學分析 采取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用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患有血管性老年癡呆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指標升高者占95.0%,同時其平均紅細胞體積升高者達97.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二者具有明顯的一致性,而正常組的平均血紅細胞體積和同型半胱氨酸指標均在正常范圍。
3.討論
同型半胱氨酸作為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物,是在身體內經由甲硫氨酸代謝后而生成的中間代謝產物,在體內同型半胱氨酸多數以氧化形式與一般蛋白質結合,在正常人體內的同型半胱氨酸濃度非常低,因為它很快被體內的葉酸和維生素B12需求性的甲硫氨酸合成酶所代謝而合成甲硫氨酸,另一個代謝途徑是經維生素B6的輔助而生成半胱酸[3]。以上代謝途徑損壞時,同型半胱氨酸就會積累而釋放至血液,就會形成同型半胱氨酸硫基內酯,可與低密度脂蛋白形成復合體,隨后被巨噬細胞吞噬,形成堆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上的泡沫細胞。而且,同型半胱氨酸還可自發氧化,形成超氧化物和過氧化氫,這些產物會導致內皮細胞的損傷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并可造成血管平滑肌持續性的收縮,引起缺氧,從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不僅如此,同型半胱氨酸自發形成的硫基內酯化合物,可以和反式視黃酸共同引起血小板的凝集,促進血栓形成。以上機制是老年血管性癡呆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指標異常升高的原因。
血平均紅細胞體積增大與血同型半胱氨酸濃度增加的機理相同[4],都是由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所致。同型半胱氨酸檢查花費較高,在基層醫院及社區檢查受到限制。血常規中的血平均紅細胞體積在基層醫院及社區早已普及,因此,通過研究血平均紅細胞體積增大與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相關性,進而用血常規檢查來取代血同型半胱氨酸檢查,預測老年血管性癡呆,使廣大醫師意識到血平均紅細胞體積增大與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一致性的意義,為早期預測老年血管性癡呆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朱立華,徐國賓,楊宏云.同型半胱氨酸與動脈粥樣硬化[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1,24(2):121-123.
[2]施捷,練詩梅,孫瑩.平均紅細胞容積與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的臨床意義及研究進展[J].臨床醫學,2011,31(3):114-115.
[3]崔瑞亭.血平均紅細胞體積與動脈硬化性腦血管病相關性臨床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08,37(7):843-844.
[4]張寶生.平均紅細胞體積和紅細胞分布寬度對缺鐵性貧血與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的診斷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1,32(14):1640-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