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摘要:“莫尋仇,莫負氣,莫聽教唆到此地,費心費力費錢,就勝人,終累已。”“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時世做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難欺天。”這副古代的楹聯源于山西平遙古代縣衙門前,這副楹聯中提到的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時世做這官,引發了當下我國社會中關于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思考。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是從古到今一直在討論的話題。自由裁量權是西方法律文化的舶來品。當今我國司法改革正處于關鍵時期,而怎么確定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如何看待法官自由裁量權這些問題在當下社會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我國的社會主義法治改革已進入深水區,怎么合理地確定自由裁量權的范圍以及如何有效地規制自由裁量權,這些問題的解決對于當下司法改革的成功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自由裁量權 合理運作 范圍限度
中圖分類號:D9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5-0042-01
一、法官自由裁量權的必要性
(一)法官自由裁量權存在的必要性
在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時期,法律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立法者不可能用當下運行的法律去規范未來發生的未知的事物,所以沒有一部法律是可以永世通用。因此,我們必須看到社會的變化,運用立法者的主觀能動性去創立適應于社會運行的法律,故而合理地確定自由裁量權的范圍也是應當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酌情考慮的。在我國一般情況下,關于法律的司法解釋以及最高法的法律適用解釋,除了為案件的審理提供指導以外,也有通過種種客觀現實發生的情況為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預留實施空間的作用。此外,在運用法律解釋方法和規則的審判中,雖說是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得到保證,其擁有必要的穩定性,但法官的自由裁量也不能最終消除隨之帶來的使法律的運行產生的相對的不確定性的問題。但是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又克服了成文法的局限性,并弱化了法律之間價值的沖突。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有重要的存在價值和必要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二)克服法律的局限性
成文法的缺陷凸顯出了自由裁量權存在的必要性,其特征主要表現為語言的模糊性、文本的滯后性。一方面,在法律語言文字的界定模糊時,法官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動性運用自由裁量權去解決法律問題,最終達到消除法律模糊性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法律適用出現問題時,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權,充分發揮權利的能動性來解決問題,使法律的適用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加。
(三)實現普遍正義與個別正義的統一
為實現公平正義而賦予法官自由裁量權也是法律應有的本意。而正義正是在自由裁量權與法律相互博弈時的標準,同時公平正義也是有別于法律合法性的一個標準。不論在歷史上的任何時期和任何國家,如果實體法受到社會不斷的抨擊,其最根本原因就是人們對于法律的公平正義的渴望和追求是實體法所規定的規則不能滿足的,所以無法實現其所追求的公平正義。從具體的法律法規來看,正義是神圣的,正義就是最高的法律,實體法的價值取向也應當和公平正義保持一致。正義是法律實施的指導原則之一,只是將法律規范和法律規則單純地適用于發生的案件中并不是正義的要求。在此類情況下,基于最根本的正義要求,法官就需要在一定的范圍和合理的尺度下,突破既有的法律規范,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做出擴大或限定解釋甚至可以背離其要求,以追求實現公平正義,使案件的判決更加合理。
二、我國自由裁量權的合理運作
(一)以完善法律法規而縮小裁量空間
在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中,不同的階段出現了很多不同的問題,當下我國正處于司法改革的重要時期,從而導致了許多相關法律適用的問題,所以不單是會出現法官自由裁量權范圍界定的迷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更容易出現司法權的濫用以及更嚴重的司法腐敗,正如查處的一些司法腐敗案件中,自由裁量權被法官用作一些私利犯罪,這種現象不但阻礙司法生態的建設,更沒有讓社會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義。因此,合理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應當從完善立法開始。
(二)改革司法體制以實現司法獨立
對于如何明確地界定自由裁量權的合理運作的問題。我認為應當建立確保相對獨立和透明的司法生態環境,創設法官自由裁量的理想程序世界。而本文所強調的司法獨立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首先從機構的設立來看,司法機關應當相對獨立于其他機關和團體,獨立行使司法權;其次從法官個人來看,在法官行使司法權時,不應當受到任何行政機關及其他企事業單位的影響。
三、結論
在我國當前實施的法律中雖沒有自由裁量權的明確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卻擁有相當大的自由裁量權。在當下認識自由裁量權時,不應當再去模糊地界定,更應當有合理明確的規定,在承認自由裁量權的同時,應當作出相關的指引性措施和規定,明確地界定自由裁量權的合理適用范圍,必須要做到既符合法律的規定又可以兼顧個案正義。在我國當前的國情下,適當地移植借鑒世界其他國家對于自由裁量權的規定,探索出我國法官自由裁量權合理運作的路徑,為我國司法改革的進步增磚添瓦。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