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敏

【摘要】目的:分析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的化學發光免疫法應用效果。方法:對新疆庫爾勒市巴州蒙醫醫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將這些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取我院同期接收的40名健康體檢人員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的血清AFP、AFU、CHE、CEA、CA125、SF、GGT水平及其檢測陽性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血清AFP、AFU、CHE、CEA、CA125、SF、GGT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單獨及聯合檢驗陽性率47.5%(19/40)、52.5%(21/40)、55.0%(22/40)、82.5%(33/40)、52.5%(21/40)、62.5%(25/40)、72.5%(29/40)、87.5%(35/40)均顯著高于對照組0、0、0、0、0、2.5%(1/40)、0、2.5%(1/40)(P<0.05)。結論: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的化學發光免疫法應用效果好。
【關鍵詞】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化學發光免疫法;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01
惡性腫瘤對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威脅,在惡性腫瘤的篩查、早期診斷、療效及預后評估中,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均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1]。化學發光免疫法指發光檢驗在抗體上標記的物質,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較好的選擇性,通常情況下包括酶標、無酶標化學發光方法[2]。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化學發光免疫法在臨床得到了廣泛應用。近年來,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的化學發光免疫法在日益廣泛應用的納米金等納米材料及脂質體、核酸適配體等的作用下得到了日益深入的發展[3]。本研究對新疆庫爾勒市巴州蒙醫醫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分析了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的化學發光免疫法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對新疆庫爾勒市巴州蒙醫醫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標準[4];排除標準:將缺乏完整臨床資料等患者排除在外。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36-70歲,平均(58.2±5.1)歲。將這些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取我院同期接收的40名健康體檢人員為對照組,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37-70歲,平均(59.6±5.2)歲。兩組人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將兩組人員的3ml空腹靜脈血抽取出來,在生化管中放置,對其進行15min的離心,速率為3000r/min。采用邁瑞CL-2000i全自動免疫發光儀及其配套試劑盒,運用化學發光免疫法對其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巖藻糖苷酶(AFU)、膽堿酯酶(CHE)、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25(CA125)、鐵蛋白(SF)、γ-谷氨酰轉肽酶(GGT)水平進行檢測,其正常參考值分別為<20ng/ml、<40U/L、25×103U/L、<5ng/ml、<35U/ml、<16mg/L、<49U/L[5]。
1.3 統計學分析。采用軟件SPSS20.0分析數據,用(±s)表示兩組患者的血清AFP、AFU、CHE、CEA、CA125、SF、GGT水平等計量資料,用t檢驗組間比較;用率(%)表示兩組患者的AFP、AFU、CHE、CEA、CA125、SF、GGT檢測陽性情況等計數資料,用X?檢驗組間比較,檢驗標準a=0.05。
2.結果
2.1 兩組人員的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結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血清AFP、AFU、CHE、CEA、CA125、SF、GGT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人員的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陽性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AFP、AFU、CHE、CEA、CA125、SF、GGT單獨及聯合檢驗陽性率47.5%(19/40)、52.5%(21/40)、55.0%(22/40)、82.5%(33/40)、52.5%(21/40)、62.5%(25/40)、72.5%(29/40)、87.5%(35/40)均顯著高于對照組0、0、0、0、0、2.5%(1/40)、0、2.5%(1/40)(P<0.05),具體見表2。
3.討論
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人類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具有較低的臨床治愈率、較高的病死率。在腫瘤診斷中,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均較高,同時,在療效評估、預后判斷中,其也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化學發光免疫法屬于一種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方法,在臨床較為常用,其具有簡便快捷的操作、較高的準確性等。很多相關醫學研究表明[6],化學發光免疫法在惡性腫瘤患者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具有令人滿意的效果,能夠為疾病的早期篩查、診斷、預后評估等提供有效依據。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血清AFP、AFU、CHE、CEA、CA125、SF、GGT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單獨及聯合檢驗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和上述相關醫學研究結果一致,說明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的化學發光免疫法應用效果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曉鴿,陳思伊.腫瘤生物標志物在腫瘤個性化治療中的意義[J].中國醫藥科學,2012,2(5):47-48.
[2]張艷波,宋秀燕.化學發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5):28-29.
[3]汪晨,吳潔,宗晨,等.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與應用進展[J].分析化學,2012,40(1):3-10.
[4]王琳,黃建坤.TFF3作為腫瘤生物標志物的研究[J].腫瘤防治研究,2015,42(11):1156-1160.
[5]肖勤,林金明.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的應用研究進展[J].分析化學,2015,16(6):741-742.
[6]王會中,任成山,金發光.腫瘤生物標志物在肺癌患者檢測中的臨床意義及研究進展[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6,9(3):32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