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小寧??
摘要:食品藥品犯罪的偵查工作作為一項新興的工作項目,在現階段要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便是針對涉案的相關食品藥品檢驗鑒定問題。由于我國的食品藥品安全鑒定的相關設施和相關技術還不夠完善,在案件實務中檢驗鑒定的不準確性、不規范性,鑒定機構主體不明確,直接導致案件無法持續性地辦理,相關犯罪嫌疑人被降格處理,甚至直接釋放,對于犯罪打擊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關鍵詞:食品藥品安全犯罪 涉案物品 司法鑒定問題
中圖分類號:D9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5-0046-02
司法鑒定作為訴訟制度的重要組成,既有實體法的特性,又有程序法的特點。在實體法中,司法鑒定是需要對案件的專業問題進行實體性分析和研究的。在程序法上面,司法鑒定主要是針對相應的程序問題加以認定,主要包括司法鑒定的程序規定、司法鑒定程序的法律保障。但是,在當下的食品藥品安全犯罪過程中,司法鑒定工作既沒有凸顯其中實體法的“實”,也沒有凸顯程序法的“規”,使得食品藥品的司法鑒定在司法程序中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致使相關的犯罪嫌疑人被輕判。食品藥品的相關問題的出現,與法律法規的滯后性有著直接關系。
一、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司法鑒定情況概述
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作為一種刑事犯罪,在刑法上明確指出生產者、銷售者或者其他經營者沒有按照相應的國家規定和相關的法律標準,生產和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注的相關食品藥品,情節嚴重者應該受到相應的處罰的行為。[1]針對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刑法上一共羅列以下罪名,這些罪名包括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罪,等等。[2]這些罪名的成立,對于食品藥品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在確定這些罪名之前,對相應藥品食品進行鑒定是其中的關鍵環節。也是嚴厲打擊食品藥品犯罪的重大難點。一般而言,對于食品藥品進行檢查的機關比較多,涉及食藥監、質檢、農業、工商等各個部門,檢驗和鑒定的相關的內容比較多,包括商標鑒定、食品毒性鑒定、產品質量鑒定等多個內容。
二、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所存在的司法鑒定問題
(一)沒有出具司法鑒定意見的法定主體機構
盡管部分執法部門為了滿足檢測需求,會設置相應的檢測中心,便于有效地保障鑒定工作的進行。一般而言,公安系統在案件辦理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物品檢測,往往始于相關的行政部門檢測中心進行協商送檢。食品藥品鑒定機構主要是由行政執法機構和專門的檢驗檢測機構等組成。當然,在物件檢驗的過程中并不是全部的機構都有相應的司法鑒定的資格,只有一小部分機構才存在。[3]以廣州區域而言,存在這種司法鑒定的相關機構一般是由國家級、省級、市級的相關部門設定。另外,由于地方性檢察院和法院對不同的涉案物品相關的司法認定的標準往往不是很統一,加上不能明確哪些機構出具相應的鑒定報告才是屬于認可的。相關事件表明,有的檢察院或法院只對省級行政以上相應的鑒定意見加以認可,對于其他級別的不予認可;有的檢察院或法院對市級政府部門的相關鑒定意見加以認可,對其他鑒定機構的意見卻予以否認。在這種情況下,相關的鑒定意見的時效性、可靠性存在較大的分歧。同時,在食品藥品的鑒定過程中,往往需要辦案民警花大量時間和大量精力去確定鑒定機構的可靠性,并摸索出相應的鑒定流程,但是結果便是有資質的鑒定機構不一定受理,受理出具相應的鑒定意見的又不一定有相應的資質,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辦案效率和質量。
(二)鑒定意見的證據效力比較低
在食品藥品安全鑒定的實務中,由于對相關物件缺乏統一的檢驗鑒定的標準,標準包括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國際標準等,使得鑒定意見的標準性、真實性、可靠性等方面受到影響。[4]如此,相關鑒定機構無法有效地把控其中的標準,只能為相應的物件提供檢驗的數據或表明某種物質的超標情況,卻沒有相應的結論性標注。在刑事案件處理的過程中,這種證據形式不符合刑法上的相關規定,往往不會被相應的檢察院和法院所采納,最終導致可靠證據流失,無法定罪,犯罪嫌疑人被降格處理和直接釋放。例如湖南毒大米事件,便是由于鑒定結論不充分,導致相關犯罪嫌疑人沒有得到相應的處罰。
(三)難以出具相應的檢測鑒定報告
在食品藥品案件實務中,往往存在難以出具鑒定報告的問題,造成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是由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涉案的食品容易發生變質、腐爛等情況,而相關的司法鑒定部門難以把控這些食品的鑒定,很容易形成錯誤的鑒定結論。第二種是食物的分類不夠明確,添加的元素較多,難于精準地測定出食品中的各種元素。第三種是鑒定時間比較長,由于某些食品藥品的特殊性,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加以鑒定,例如假種子的情況,細菌培植鑒定的時間一般要超過15天,在這期間,相關犯罪嫌疑人早就逃之夭夭。
三、解決藥品安全犯罪涉案物品司法鑒定問題的相關對策
(一)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
要保證司法鑒定的有效性,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體系,尤為重要。應該高度重視食品藥品安全犯罪行為的認定問題,深刻把握過失和故意之間的關系,便于明確定罪。
(二)建立健全各個相關部門的鑒定聯動機制
在鑒定涉案的食品藥品時,應該從實際出發,統一相應的鑒定標準,明確鑒定機構的具體資質,提高鑒定意見在食品藥品安全犯罪中的作用,并對相關犯罪行為加大打擊力度,減少或杜絕這種犯罪行為的發生。公安機關應該注重對涉案的食品藥品的初級檢驗,通過相應的初期檢驗和犯罪行為的認定,及時對相關的食品藥品生產企業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危害進一步擴大。同時,相關的鑒定機構應該根據鑒定的實際需求,配置現代化的鑒定設備,保證鑒定物件的相關意見合理、可靠,避免因為鑒定意見不充分影響案件的辦理。
(三)統一鑒定標準
為了保證鑒定意見的可靠性,相關司法鑒定部門應該從實際出發,注重與其他部門的聯系,根據實際需求,統一鑒定標準,便于有效地確定鑒定意見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便于有效地進行定罪處罰,保證食品藥品處于標準生產、銷售的范圍中,從而促進食品藥品監管的良好發展。
四、結語
食品藥品安全作為政府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食品藥品安全是重大的社會經濟問題,事關民生,相關部門應該加大重視力度,減少食品藥品事件的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但是,近些年來,我國的食品藥品事件層出不窮,例如地溝油事件、三聚氰胺事件、注射西瓜事件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面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國相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多個地市公安機關的食品藥品犯罪偵查部門,加強相關立法形成,注重鑒定機構的設立,統一鑒定標準,針對性地嚴厲打擊食品藥品安全犯罪。
參考文獻:
[1]陳濤.食品安全犯罪偵查之涉案物品檢驗鑒定的困境與破解[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6,28(2):15-22.
[2]林銳斯.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涉案物品司法鑒定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16.
[3]3王成新,魏光禧,何澤等.治理食品藥品安全犯罪中的“能動司法”[J].法制與經濟旬刊,2012(1):164-166.
[4]魏光禧,王成新.打擊食品藥品安全違法犯罪中公安機關的主動機制研究——兼談重慶市打擊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對策經驗[C].2011.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