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要:“韓流”文化在我國大陸已經有二十余年的發展歷史,對于大家來說早已不是一個陌生的詞,近幾年形成以韓劇為中心的,包括明星娛樂、妝容服飾、電子產品等韓國文化產品相互配合占領我國市場的新局面。本文通過整理“韓流”文化研究的文獻形成綜述,對女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樹立科學價值觀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韓流”文化 女大學生 文獻綜述
中圖分類號:G1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5-0099-01
一、國內研究綜述
1.對“韓流”概念的界定
鄭貞淑在《“韓流”的影響與展望》中將“韓流”定義為:20世紀90年代起,在亞洲范圍內產生的一種以韓劇和流行音樂等為代表的韓國大眾文化流行現象的簡稱。然而李大武在《“韓流”的成因及其發展趨勢——談韓國影視文化產業》中,將這一定義擴大化,李大武認為,“韓流”是指,韓國流行音樂、影視劇、游戲等韓國大眾文化產品,大規模進入中國內地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并受到眾多群眾特別是女性和青年追捧的一種文化現象。同時也有一部分學者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將“韓流”定義為是一種跨文化傳播的行為。尹悅在《“韓流”在中國的跨文化傳播及對中國的啟示》一文中就寫到,“韓流”在中國的大范圍傳播,實質上就是一種跨文化的傳播行為,是一種韓國文化向中國的輸出。學者們對于“韓流”的定義還是比較統一的,但是在深入理解方面不足,也無法揭示其本質就是資本主義文化。
2.“韓流”在我國流行現狀的研究
以韓國影視劇作品為代表的“韓流”文化進入我國內地的時間雖不長,但是 “韓流”熱潮卻越來越火,是其他流行文化無法企及的。徐志慧的《用數字解析“韓流”熱潮》,就把近年來韓劇收視率用詳細的數字描寫出來,從收視率逐年增加可以看出觀眾對韓劇的追捧。還有學者在考察對象方面進行創新,考察“韓流”在某座城市的流行現狀,在《“韓流”來襲》一文中作者張馨予就以山東威海為對象,進行了實地考察,在圍繞“韓流”在威海的流行情況的調研中了解到近70%的群眾對“韓流”文化非常熱愛,還有50%的群眾表示生活方式也因為“韓流”文化而改變。通過對文獻進行梳理得出,目前缺乏的是對其每一階段特點的歸納。
3.“韓流”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的研究
研究大學生受“韓流”影響及對策的文獻大多是根據問卷調查來進行整理的。王瑞武在《韓國影視文化對我國初中生價值觀的影響》中分析了韓國影視文化對初中生在道德、審美、生活觀念、職業選擇等這些價值觀層面的影響,根據對影響的分析提出要引導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要充分利用韓國影視文化優點的對策。鄭佳在《韓劇對當代青少年的影響探析》中寫到,“韓流”也具有兩面性,這就正如其他的流行文化一樣,正面與反面的影響同時存在。鄭佳從韓劇對青少年的積極影響方面下手,認為韓劇表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從而激發中國觀眾對中華文化的興趣。然而分析韓流負面影響的文獻還是占大多數的。鄭小紅在《“韓流”的成因及對我國青少年的影響》一文中就指出,“韓流”存在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方面的問題,青少年接觸過多就會在價值觀方面造成負面影響。
二、國外研究綜述
1.關于大眾文化傳播的研究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外開始進行大眾文化研究,法蘭克福學派最具代表性。該學派認為大眾文化“融入了藝術、商業、政治、宗教和哲學等功能,操縱廣大群眾的思想,培植支持統治和維護現狀的順從意識,以行使社會欺騙的功能”。因此,以影視文化為突出表現形式的大眾文化,披著來源現實生活的外衣,卻在實質上受國家與政權的操控,成為政府操控群眾思想觀念和意識的工具,并且成為制造輿論的傀儡。正因如此,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的態度是批判的。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法蘭克福學派對大眾文化強力批判,印證了作為大眾文化中突出代表的影視文化,對受眾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甚至價值觀都會有無比巨大的影響。
2.關于“韓流”文化的研究
國外對“韓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及地區。他們研究的重點主要是通過影視作品的收視率來探究流行原因與對受眾的影響。如韓國學者李旭淵,通過對韓國影視文化研究的調研結果進行分析,歸納出韓國影視文化兩大成功原因,一是,韓國影視文化將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相結合、將傳統儒家文化與現代西方潮流文化相融合,而且還具有韓國特有的文化特色,正是這種時代感強烈兼具傳統文化氣息的文化,滿足了亞洲人的精神需求,從而粉絲無數。二是,近現代韓國的歷史是一段處于邊緣地位的歷史,在夾縫中不斷掙扎,韓國在努力學習西方經驗的同時沒有拋棄民族傳統,才造就今天風靡亞洲的韓國影視文化。但是李旭淵的觀點本質上都是以韓國文化為中心來進行的,應從跨國、跨文化的角度來探討韓國影視文化流行的原因。
三、小結
總之,通過對國內外文獻的搜集與整理發現,目前關于研究“韓流”對女大學生價值觀影響的文章與著作尚未見到,僅有一部分文章只是從韓國影視文化對大學生影響這一角度進行探討,并沒有概括真正意義上的“韓流”,也沒有將女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進行深入研究。此外,一些文章僅對“韓流”這一文化現象做了闡述,或是輕描淡寫地提出了“韓流”可能影響價值觀的觀點,研究較為零散,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也并沒有涉及“韓流”對女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程度與解決對策的研究。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