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玲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優質護理方式在妊高癥產婦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86例妊高癥產婦患者,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43例,其中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方式,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子癇和先兆子癇的發生情況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結果:參照組患者先兆子癇、子癇發生率分別為48.84%、27.91%,所生產的新生兒Apgar評分為(8.31±0.67)分;研究組患者先兆子癇、子癇的發生率分別為23.26%、2.33%,所生產的新生兒Apgar評分為(9.74±0.83)分。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子癇和先兆子癇的發生率都要顯著低于參照組,且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高,p<0.0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妊高癥產婦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方式,降低了產婦的高血壓癥狀,同時新生兒質量也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方式;妊高癥產婦;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71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妊高癥是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簡稱,是妊娠期婦女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全身小動脈都發生了痙攣性和廣泛性收縮,繼發性損壞了血管內皮,造成內皮舒張功能紊亂。本文主要是針對我院收治的妊高癥產婦患者,采取優質護理,發現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間收治的86例妊高癥產婦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檢查結果都符合妊高癥診斷標準,本次研究是在患者及其家屬已知且自愿的基礎上開展的。患者年齡為23-39歲,平均年齡為(28.64±3.24)歲;體重為55-78kg,平均體重為(64.51±4.45)kg。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4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如用藥護理、飲食護理等。研究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方式,其具體措施如下:(1)心理優質護理。大部分妊高癥患者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暴躁、不安、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這不僅僅會對產婦的病情產生影響,同時還是影響著胎兒發育[1]。護理人員需要主動的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其心理需求,觀察情緒變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強心理疏導,引導患者樹立成功成產的自信心,保持心情樂觀、舒適[2]。(2)病房優質護理。妊高癥產婦在生產后對病房的要求比較高,護理人員應該定時開窗通風,保證病房干凈、整潔、安靜,確保患者睡眠充足。同時還需要及時的調整病房內的光線、溫度以及濕度,保證病房環境舒適,以免降低患者的睡眠質量[3]。(3)病情優質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實時監護,觀察其各項生命體征變化、胎兒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生異常情況,則需要及時的告知主治醫生,并配合醫生有效處理[4]。(4)術后優質護理。當患者順利分娩后,護理人員需要加強病房巡視,定時觀察護岸子宮收縮和血壓變化情況,避免發生子癇或相應的并發癥[5]。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子癇和先兆子癇的發生情況以及新生兒Apgar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子癇和先兆子癇的發生情況
參照組43例患者中,21例發生先兆子癇,其發生率為48.84%(21/43);12例發生子癇,其發生率為27.91%(12/43)。研究組43例患者中,10例發生先兆子癇,其發生率為23.26%(10/43);1例發生子癇,其發生率為2.33%(1/43)。由此可見,研究組患者子癇和先兆子癇的發生率都要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比較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
參照組產婦生產的新生兒Apgar評分為(8.31±0.67)分,研究組產婦生產的新生兒Apgar評分為(9.74±0.83)分,由此可見,研究組產婦生產的新生兒Apgar評分要高于參照組,p<0.0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作為高血壓疾病中的一種類型,妊娠期高血壓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發病時間是在產婦的妊娠期內,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且病情較為嚴重,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有效治療的話,很容易造成先兆子癇、子癇、胎盤早剝等問題,對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健康安全都造成嚴重威脅。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妊高癥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并開始向年輕化發展。產婦由于擔心疾病會對胎兒健康造成影響,很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緊張、不安等情緒,神經長時間處于高度緊張狀態,這反而會造成患者血壓升高,病情反復,治愈難度較大。優質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目的主要是通過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引導,調整患者心理和情緒,促進其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狀態,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6]。同時還能夠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保證病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改善新生兒結局。在本次調查研究結果中顯示,研究組患者通過實施優質護理,患者的先兆子癇和子癇的發生率都顯著降低,且新生兒Apgar評分大大提高,這表示實施優質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及新生兒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在妊高癥產婦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方式,降低了產婦的高血壓癥狀,同時新生兒質量也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陳麗娟.優質護理方式在妊高癥產婦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當代臨床醫刊,2016,(06):2669-2670.
[2]駱柳麗.優質護理方式在妊高癥產婦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06):94+96.
[3]桑麗曉.優質護理方式在妊高癥產婦護理中的應用評價[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11):98+100.
[4]王娟.研究優質護理方式在妊高癥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72):346.
[5]杜巧榮.優質護理方式在妊高癥產婦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83):195-196.
[6]宿紅,郭巧玉.優質護理方式在妊高癥產婦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0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