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

【摘要】目的:對行手術治療的白內障患者應用個性化護理管理的臨床效果展開分析。方法:以92例來我院眼科接受手術治療的白內障患者為例,采取隨機抽簽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前者接受臨床常規護理管理,后者則應用個性化的護理管理,對不同護理方法的效果展開對比與評價。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5.7%,并發癥發生率為6.4%,對照組則分別為80.0%與22.2%,兩組數據差異較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行手術治療的眼科白內障患者,通過采取個性化護理管理措施,可達到鞏固臨床療效的目的,充分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高,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值得臨床重視。
【關鍵詞】眼科白內障;個性化護理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在臨床中,白內障為一項比較常見的眼科疾病,高發人群為老年群體,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的方法,以便對患者眼部視力進行改善[1]。但是在手術過程中眼角膜會存在化學性與機械性損傷,出現大泡性、角膜失代償等角膜并發癥,術后還可能因護理不當發生眼內炎、繼發性青光眼等并發癥。因此,在對老年型患者展開手術治療時,需積極做好護理管理工作,以便提高治療效果。基于此,本文以我院92例眼科白內障患者為例,就其應用個性化護理管理的效果展開探究。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92例于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來我院眼科接受手術治療的白內障患者為例,采取隨機抽簽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45例)與觀察組(47例)。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齡為45至86歲不等,平均(68.7±8.3)歲;43例為老年性白內障,49例為糖尿病性白內障。所有患者均為單眼發病,且基本資料差異不大,值得比較。
1.2 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臨床常規護理管理,包括術前準備、術后觀察患者病情、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定期查房以及病房護理等內容。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應用個性化護理管理,具體操作如下:
(1)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待患者入院以后,將疾病的相關知識向其講解給他們聽,并帶領他們到病房休息,做好其安頓工作。在這一過程中,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白內障是如何產生的,并以患者實際接受能力為依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手術的步驟、目的,麻醉方式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講解給患者聽,使其充分意識到手術的重要性。同時,還可讓治療成功的病例來院現身說法,以充分促進患者治療信心的提高。
(2)基礎護理:主要包括安全、舒適、飲食以及特殊人群等方面的護理。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循醫生的囑咐,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對于生活無法自理的患者,需提供必要的幫助,如幫忙打飯、洗澡等;當患者需接受各項檢查時,護理人員需陪在身邊,給予其相應的指導。
(3)心理護理:手術當天,待患者早晨起來以后,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睡眠情況及感受進行常規詢問,并將手術的安全性及術中需注意的事項再次講給患者聽,并與他們展開良好的交流與溝通,鼓勵他們將心中的疑慮及擔憂說出來,并給予針對性的處理,安慰患者無需過度擔心,并告知他們手術治療效果會受到負面心理的不良影響。
(4)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仔細觀察患者的術眼,一旦發現分泌物變多,或是出現滲血或眼痛等癥狀,應當立即向主治醫生報告,并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嚴格遵循醫囑用藥,在滴眼藥水時,注意動作輕柔。叮囑患者注意個人衛生,以免眼睛與臟水及不干凈物品接觸,并向其發放有關自我護理的宣傳冊,告知其隨訪的時間,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不適的情況,需及時來院就診。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感染、持續眼壓升高等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觀察與記錄。其中,護理滿意度采用眼科自制問卷表進行調查,評估的內容包括護理的態度、護理技巧水平及護理可靠性等內容,滿分100分,讓患者自主評價,超過80分為非常滿意,60至79分為比較滿意,不足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來分析所有數據,計數資料與計量數據用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表示,用與t進行檢驗,P<0.05,說明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5.7%,相比于對照組的80.0%明顯升高,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47例患者中,2例發生感染,1例持續眼壓升高,并發癥發生率為6.4%(3/47);對照組45例患者中,5例發生感染,3例持續眼壓升高,2例出血,并發癥發生率為22.2%(10/45)。分析數據可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結論
白內障指的是在遺傳、免疫與代謝異常、局部營養障礙、老化或外傷等原因的影響下,晶狀體代謝發生紊亂,使得晶狀體的蛋白質變性而混濁,降低了晶體的透明度。該病多發于老年群體,其臨床表現為視力逐漸下降[2]。現階段,臨床在治療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時,主要采取手術的方法,然而,由于手術的需求量比較大,術中稍有不當,就有可能導致機械性損傷,術后還可能因護理工作不到位而發生眼內炎、繼發性青光眼等并發癥,因而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非常重要[3]。
在本實驗中,應用個性化護理管理的觀察組患者,其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均顯著優于僅接受常規護理管理的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通過采取個性化的護理管理措施,可對所有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系統且全面的考慮,并從患者實際情況(包括病情、心理特點及文化水平等)出發,展開針對性的護理,加大術前健康宣教力度,給予積極的心理干預,做好出院指導等,從而充分促進了患者自護能力的提升,在減少并發癥發生的基礎上,實現了良好護患關系的構建。
綜上所述,通過對眼科白內障手術患者展開個性化護理管理,可鞏固臨床療效,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高,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宋陳新.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白內障手術患者護理影響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03(20):3077-3078.
[2]景莉娜.個性化護理管理對白內障手術患者的影響[J].西藏醫藥,2015,36(03):65-67.
[3]郭燕玲.個性化護理管理在白內障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S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