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奎

【摘要】目的:探討并總結顱腦創傷患者經手術治療后并發腦梗死的發病原因、治療措施以及治療后效果等。方法:選取我院近兩年收治的顱腦創傷后經手術治療并發腦梗的患者36例為此次研究對象,回顧性地對此36例患者的臨床相關資料進行整理,深入探討分析其術后腦梗發生的原因、影響因素、治療手段等,并于治療前、后分別為患者進行GCS評測,以分析臨床治療的質量和效果。結果:此36例并發腦梗死的患者,經積極的臨床綜合治療和護理之后,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緩解,GCS分數大大提高,且與治療前相比照差異巨大(P<0.01),有統計意義。對36例患者進行隨訪,并參照患者GCS評測分數對其預后進行判斷。其中,恢復優良者20例,遺留中度殘疾者11例,遺留重度殘疾者3例,植物狀態者1例,死亡者1例。結論:顱腦損傷經外科手術后并發腦梗的原因較為復雜,視患者個人狀況給予其針對性的治療及護理措施,并積極預防,可顯著提升治療質量和效率,亦可顯著改善腦梗患者預后,大大提高其生存質量。
【關鍵詞】顱腦損傷;術后;腦梗塞;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6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7--01
交通事故、高處墜落、失足跌倒、工傷事故等都可能導致顱腦損傷[1],隨著社會進程的加快,顱腦損傷手術量增多,其并發癥的處理一向是臨床治療的重難點。據調查,顱腦損傷經外科治療后出現腦梗死將會使得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大大提升。防止術后腦梗刻不容緩。本次研究對近兩年來我院就診的36例腦創傷手術治療后并發腦梗的患者,施以綜合性個性化的臨床診療手段,回顧性探究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影響,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間于我院進行腦創傷手術,且術后出現腦梗塞并發癥的患者36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男患者22例,女患者14例;年齡16~63歲,平均年齡(42.35±5.69)歲。其中,高空墜落傷者8例,車禍傷者18例,重物擊打傷者10例。12例為顱腦開放性損傷,24例為閉合性損傷。按梗死部位分:6例單純額葉部位梗死,4例頂枕葉部位梗死,10例額顳葉部位梗死,4例顳頂葉部位梗死,3例多發部位性梗死,9例大面積部位梗死。36例病例經影像(MRI或CT)檢查后,加之對其病史的了解均可確定為顱腦創傷術后發生腦梗死并發癥。
1.2 治療方法
36例顱腦創傷后經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后一旦出現有腦梗死發生的癥狀、體征或影像證據時,醫護人員應對其高度重視。及時對患者實施各項腦梗相關檢查,確定為術后腦梗后積極開始對患者的綜合性個性化治療,保守(內科)治療方案有:囑患者多臥床休息,給予床前吸氧,積極應用藥物為患者對癥支持處理,如地西泮、尼莫地平、維生素E等鎮靜藥物、降壓藥物、降脂藥物、腦神經營養類藥物等,以盡可能地降低腦梗后的顱內壓,避免或減輕腦水腫等。視患者個人病情,適時應用尿激酶開始溶栓治療,或者實施以外科治療。須手術者,積極進行術前準備,簽署知情同意書,行開顱術,清除其內血腫,和去骨瓣術以實現顱內減壓。術中注意對患者降溫護理,患者顱壓正常后再予以復溫。術后積極為患者提供補充血容量、高壓氧療等預防腦梗的措施,以防再次地出現腦梗死。
1.3 療效判斷
于腦梗治療前后分別對患者進行GCS測評[2],并參照患者GCS評測分數對其預后進行判斷。以分析此治療手段效果和質量。
1.4 統計學方法
將治療前、后的所得數據通過SPSS 20.1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并用t檢驗,以P<0.05時為研究結果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GCS測評經綜合性個性化的治療后,36例患者的GCS評分均有所下降,與治療前相比照差異巨大(P<0.01),見表1。
2.2 預后判斷出院后對36例患者進行隨訪,時間4個月,按照患者個人GCS分數判斷患者預后狀態,經隨訪,36例病患中,20例恢復較為優良,11例遺留有中度殘疾,3例遺留有重度殘疾,1例患者至今仍處于植物狀態,1例患者不幸死亡。
3.討論
隨著近年來顱腦創傷手術量的增多,雖然醫學技術在進步,但其術后并發癥不管是從數量還是嚴重程度上都居高不下。本人在腦外科工作多年,長期致力于研究顱腦創傷治療以及其并發癥防治及臨床處理等的方法。顱腦損傷患者病情的輕重與患者身體素質和后期并發癥治療相關性極大,全面而正確、綜合而又針對性的治療,對患者的病情的轉歸意義巨大且影響深遠[3]。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該36例顱腦創傷行手術治療后發生腦梗的患者的臨床相關治療資料,在經過綜合性個性化的治療后,患者的GCS評分大大提高,與治療前比照更是差異顯著(P<0.01),這與王波發表于基層醫學論壇上的研究結果相符合[4],其選取50例案例進行研究,回顧性分析次50例病患的相關臨床資料,并進行隨訪后,最后得出:28例患者恢復狀況良好,18例患者最后遺留殘疾,2例患者處于植物狀態生存,2例經患者治療后仍然死亡。這和本人本次的研究結果幾乎一致,36例病患經隨訪20例恢復較為優良,11例遺留有中度殘疾,3例遺留有重度殘疾,1例患者至今仍處于植物狀態,1例患者不幸死亡。這說明對顱腦創傷經手術治療后發生腦梗的患者積極進行綜合性、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治療是非常有臨床意義的,不僅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而且降低整體患者的死亡率,這對患者自身病情的恢復,科室治療的質量和效率等都有極大的幫助。推薦在臨床上進行擴大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旸,葛玉元,李洪福等.顱腦外傷后腦梗死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3,10(4):208-209.
[2]湛利平,李巧玉,袁志誠等.顱腦術后并發腦梗死的原因分析[J].江蘇醫藥,2015,(16):1966-1967.
[3]周海峰.高齡患者顱腦手術后并發癥的防治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26):457-458.
[4]王波.顱腦創傷手術后并發腦梗死的治療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33):4649-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