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慧學習環境的建設和應用已經成為國內外新的教育研究重點,對此內容的研究正蓬勃發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結合網絡多媒體、云計算、大數據、社會性軟件等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通過構建智慧學習環境,來改變教學手段,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智慧學習 學習環境 教學改革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創新,對全球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充分利用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整合現有資源,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加強優質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加強網絡教學資源體系建設,建立開放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普及共享”。 教育部于2014年發布了《關于印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對于信息化在教育中的智慧應用已經引起國家的重視。2015年,習總書記在給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發來的賀信中指出,要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可見當今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習的本質及適當的學習環境。
一、智慧學習環境的興起
互聯網和多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數字化學習環境的建設,它是將教學的主要信息資源數字化,并實現數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溝通傳播方式,從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養環境。自2007年開始,各國逐漸開始關注對智慧學習環境的研究。智慧學習環境是數字學習環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高級形態,是信息化發展在教育領域中的一個方向。在智慧學習環境中,教師和學生在智能、可感知、自適應的學習場所進行教學。這里的學習場所不僅是指教學的課堂、教室,還指與教學有關的各個因素之間的聯系和互相作用。智慧學習環境可以感知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學習能力,并作出個體化的回應,以此為學習者的學習發展提供支持。鐘國祥等支持智能學習環境是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混合學習理論、現代教學理論出發,以學習者學習為中心,由相匹配的設備、工具、技術、媒體、教材、教師、學生等構成的一個智能性、開放式、集成化的數字虛擬現實學習空間,認為其既支持學習者學習的自主建構,又提供適當的學習指導。黃榮懷等指出,[1]智慧學習環境是一種能感知學習情境,識別學習者特征提供合適的學習資源與便利的互動工具,自動記錄學習過程和測評學習結果,以促進學習者有效學習的學習場所或活動空間。智慧化學習環境具有智能性、人性化與開放性、社會性的基本特征。
二、基于智慧學習環境,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智慧學習環境已經成為時代的必然要求。各項技術的進步和完善為智慧學習環境的產生創造了可能性。建設智慧學習環境對改革教育教學模式、推動教與學方式的變革以及促進終身學習等有重要影響。在大學英語階段,如何構建智慧學習環境,也成為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
大學英語智慧學習環境的外部條件包括現有的校園網絡平臺、高校外語教學平臺、批改網、微信、QQ社會化軟件使用等。高校都已經實現了互聯網覆蓋,智能手機、iPad、筆記本電腦等的普及使用,使學生能隨時隨處接入互聯網進行學習。校園網絡平臺的VOD部分可以投放大量精選的英語學習視頻、音頻、教程及其他娛樂性的英文原聲影音資料,供學生在休閑娛樂中進行潛移默化的浸潤式學習。通過以上平臺和軟件的使用,教師可以上傳課程材料,促進網絡溝通和小組合作,收集學生作業,測評學生學習進度,管理各類教學活動,獲得教學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等。
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改變傳統的以書本為綱、課堂為主的教學模式,基于以上平臺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安排,構建學習環境各個要素間的聯系。從而能夠對基礎不同、興趣不同、進度不同的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教學實踐,借助現代信息手段實現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間、學生彼此間的可感知性、自適應性。基于智慧化學習環境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還要求教師要創新教學理念。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是作為指導者和觀察者協助學生完成學習的內化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到的是主導作用。教學模式也相應地由先教后學轉變為先學后教。教師教學的關注點要放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上,培養學生成為新型學習者。此外教師也要經常學習,熟練操作和應用新技術、新軟件、新平臺。智慧學習環境下,學生可以實現碎片化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教師可以進行碎片化管理,學習過程的轉變要求管理模式和評價方式也要進行相應的改革。對學生學習評價不再只基于作業、考勤、平時表現和期末考試成績,而是通過信息技術工具管理學生的日常學習活動、記錄學習結果,更多使用形成性評價。
參考文獻:
[1]黃榮懷,楊俊峰,胡永斌.從數字學習環境到智慧學習環境——學習環境的變革與趨勢[J].開放教育研究,2012(01).
★基金項目:本文系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教育教學研究課題“CET調整背景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構建研究”。
(作者簡介:狄競怡,女,碩士,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二語習得、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