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鸝
[摘 要] 高校社團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主流文化是一致的。在大學校園中,大學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在和諧德育的環境下,建設社團文化就顯得更為重要。
[關鍵詞] 和諧德育;社團文化建設;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7)04-0035-03
社團是高校中的學生自組織,是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社團文化在高校是促進社團健康發展的基礎保障,因此,良好的社團文化建設尤為重要。社團文化,是高校社團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的精神財富、文化氛圍,并具有具體的物質形態及活動形式承載這些文化精神。它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包括了社團活動、社團形象、價值觀、社團精神、社團品牌和文化產品等主要方面。社團文化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高雅、健康、有效的社團文化拓寬了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途徑,和諧德育理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最新理論成果,在此視角下,研究其對社團文化建設的意義就成為很有價值的事情。
一、和諧德育對高校社團文化建設的指導意義
(一)和諧德育對高校社團文化建設提供新的指導理論
和諧德育是在統一了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遵循教育的規律,把德育體系之間的眾多要素進行協調、配合,使之形成和諧的關系,利用有效的合力,幫助教師掌握德育規律,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提高教育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及整體素質的教育模式。當前,我國經濟及文化發展迅猛,高校社團文化要在新形勢及新變化下,遵循和諧德育理論指導,將社團各要素統一整合,發揮出合力,推進社團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和諧德育對高校社團文化建設提出新的目標導向
和諧德育為社團文化的建設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社團文化是多元的,在不同性質的高校社團文化建設中要明確目標,把“和諧”這兩個字體現在不同性質的社團文化中,這就要求社團的成員之間要和諧,成員與社團整體要和諧,社團的文化要與高校文化和諧一致,社團文化與社會文化保持一致,這是和諧德育理論為社團文化建設指引的道路,在這個導向下,社團文化的建設能夠保證不偏不倚,沿著與社會文化相一致的正確方向前進。
(三)和諧德育對高校社團文化建設提供新的實踐路徑
社團文化滲透在社團組織的各項活動、社團樹立的形象、社團的品牌及產品等方面,在和諧德育的引導下,社團文化的建設必須通過積極開展多種社團活動,使廣大大學生進入社會進行實踐,豐富學生的見識,例如開展志愿者活動,讓學生進入社區,進行“科技、文化、衛生、法律”等社區活動,讓廣大學生通過實踐與群眾接觸,了解社會各方面,通過鍛煉增長見識及辦事能力。社團也可組織各類學術科技創新活動,讓學生在這些課外學術科技創新活動中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勇于創新、迎接挑戰”的宗旨下,通過活動鍛煉思維方法,有計劃的對學生展開素質拓展。因此,在社團的活動中,通過滲透和諧德育理念,能夠將社團形象樹立起來,并形成獨特的社團文化,得到團員的認可。
二、和諧德育對社團文化建設的要求
(一)社團文化要體現個體與團隊的高度統一
社團文化通過社團活動,能夠將不同的成員的精神財富和經驗融合為一體,能夠使個體與團體形成統一,強化大學生的團隊意識,引導成員與團體高度統一,逐漸形成一個有組織、有高度、自律、積極向上的學生團體組織。社團在組織活動時,要整合團隊利益與個人利益,避免發生沖突,使成員自愿參加,把社團的精神文化內化為成員與團體的共同價值追求。
(二)社團文化要體現社團與學校的高度統一
社團文化要與學校文化相統一,實踐證明,社團在學生受教育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參加社團活動過程中,能夠通過社團的再教育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同時也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能夠促進大學生社會化。校園文化的一個分支是社團文化,在與校園文化保持一致的高度上進行社團活動時,要確定活動的意義、活動的影響力,與高校教育宗旨保持統一,通過課余活動讓學生的德育教育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另外,社團活動要把個人、院系、學校分別作為幾何中的“點、面、體”,覆蓋各個院系各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受益。
(三)社團文化要體現社團對社會的高度統一
高校大學生的成長,就是大學生社會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社團通過融合興趣愛好與素質教育的活動來實現大學生社會化。高校社團文化建設要做到與社會的高度統一,就要在保持與國家政策方針、主流文化思想及先進觀念的基礎上保持統一,讓社團成員在社團中體驗“大社會”。高校社團能夠為大學生了解社會、培養辦事能力、增強適應能力、促進自我社會化提供良好的機會,為大學生進入社會提供橋梁,提供適應社會環境的平臺。
三、和諧德育視野下社團文化建設原則
(一)先進性原則
在高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高校社團文化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是先進文化群眾化的重要實現渠道。社團文化的建設必須以先進的文化作為指導,才能使社團文化體現出文化的先進性,體現文化發展的基本要求,使社團文化的建設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保持方向一致。
(二)創新性原則
高校社團文化的建設在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地進行文化創新,與時代的發展要求相一致,才能保持旺盛的社團活力。創新意味著發展,意味著新的生機,只有緊跟時代的腳步創新高校社團文化,才能將社團文化的時代精神充分展現出來,才能保持社團的發展活力,讓社團在不斷的創新中發展壯大。
(三)協調性原則
在構建社團文化中必須注重社團與社會的協調,社團與學校的協調,社團與成員的協調,只有遵循這一原則,才能實現社團文化各要素間的有效整合。把社團成員的作用及學校和社會的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促進社團利用各種資源保持健康有序的發展。因此,在發展中,社團要結合課堂教學活動,完善硬件與軟件的建設。
(四)導向性原則
社團文化的建設要保持多樣性與導向性的統一。社團越多樣化,就越是需要有一種主導的價值取向,使社團文化向前發展。社團活動圍繞文化的導向性,對學生的思想及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高校社團文化建設的價值導向至關重要,這是在引導社團在多樣性、開放性、寬容性的多元文化中進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坤倩.論大學生社團發展及其建設途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2]吳云志.大學校園文化功能實現途徑研究[J].教育科學,2005,(21).
[3]王軍.論和諧視野下的高校社團文化建設[J].思想教育研究,2007,(11).
[責任編輯:曾 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