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芳華
[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ICU救治方法及救治效果。方法 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醫院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結合臨床表現對患者進行ICU常規急救,包括:機械通氣、建立靜脈通道、心電圖監護、藥物干預等,分析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及預后情況。結果 50例患者均入住ICU進行搶救,患者中12例伴有心力衰竭,占24.0%;3例腎功能不全,占6.0%;5例腦血管意外,占10.0%,20例患者治療期間發生率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40.0%。對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7例患者最終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率為14.0%。結論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機梗死患者入院后采用ICU救治效果理想,能降低臨床死亡率,改善患者預后,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老年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ICU救治;救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4(a)-002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CU treatment effect of senile diabetes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50 cases of senile diabetes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 related examination was improved after admission, and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the routine ICU emergency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examination results including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vein passage establishment, electrocardiogram monitoring and drug intervention,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gnosis were analyzed. Results 50 cases were rescued after admission, including 12 cases with heart failure (24.0%), 3 cases with renal insufficiency (6.0%), 5 case with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s (10.0%), 20 cases had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was 40.0%, and the 6-month follow-up showed that 7 cases died and the morality was 14.0%. Conclusion The ICU treatment effect of senile diabetes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s ideal, and it can reduce the clinical death rat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enile diabete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CU emergency; Treatment effect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屬于發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系統疾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治愈率低等特點[1],且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率呈現上升及年輕化趨勢,嚴重影響我國居民健康及生活。糖尿病也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患者具有高血糖、高血脂等特點,持續的高血糖將會引起血液粘稠度變化,增加心肌梗死發生率。臨床上,對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老年糖尿病患者兩種疾病將會相互加重、互為補充,進一步加劇疾病的發展,患者發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將會引起較高的臨床死亡率[2]。為了探討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ICU救治方法及救治效果。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醫院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醫院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60~81歲,平均(72.15±4.51)歲,病程1~6 h,平均(3.14±0.89)h。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老年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②均經過生化指標、影像學檢查及血糖測定患者最終得到確診;③該課題在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監督下進行,患者家屬對課題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不符合老年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診斷標準及納入標準者;②資料不全或難以配合臨床診斷者;③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異常或精神異常者。
1.2 方法
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結合臨床表現對患者進行ICU常規急救,包括:機械通氣、建立靜脈通道、心電圖監護、藥物干預等。①機械通氣。入院后立即為患者開放靜脈通道,患者入住ICU后立即進行機械通氣,幫助患者輔助吸氧,控制氧流量為4~6 L/min,連續吸氧2~3 d,待患者病情穩定后進行間歇吸氧,控制氧流量為1~2 L/min。患者搶救一周后進行常規吸氧。②建立靜脈通道。根據每一位患者實際情況建立靜脈通道,可以采用兩路或三路補液,并且根據患者病情情況立即給予利尿劑、硝酸甘油等。③心電監護。入院后采用12導聯心電圖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認真記錄患者心電圖數據,對于出現異常患者,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干預、治療。對于心臟驟停者,對患者進行心臟復蘇搶救。④藥物干預。發病后12 h內患者口服300 mg阿司匹林(藥準字H51022603),給予尿激酶靜滴,并且12 h后皮下注射5 000 U低分子肝素(國藥準字H2006 0190)。⑤血糖控制。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血糖測定,靜脈注射胰島素、口服降糖藥物等,保證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分析患者臨床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等預后情況。
1.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50例患者均入住ICU進行搶救,患者中12例伴有心力衰竭,占24.0%;3例腎功能不全,占6.0%;5例腦血管意外,占10.0%,20例患者治療期間發生率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40.0%。對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7例患者最終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率為14.0%。
3 討論
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多發生在老年人群中,且其發病率與患者生活水平、飲食習慣改變等有關,再加上部分患者伴有糖尿病等,容易加劇疾病的發生,嚴重者將威脅患者生命[3-6]。文獻報道顯示[7],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臨床死亡率較高,導致患者治療預后較差。因此,加強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機梗死ICU急救對改善患者預后,降低治療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該研究中,50例患者均入住ICU進行搶救,患者中12例伴有心力衰竭,占24.0%;3例腎功能不全,占6.0%;5例腦血管意外,占10.0%,20例患者治療期間發生率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40.0%。對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7例患者最終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率為14.0%。由此看出:ICU救治有助于降低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由于老年患者年齡較大,機體器官發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再加上機體免疫下降,對于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發病后將會造成血管的結構、功能等發生明顯的變化,導致胰島素受體活性減弱,從而引起血糖的持續升高,進一步加劇心肌梗死疾病發生率。患者治療時如果單一的治療心肌梗死,將會增加死亡風險,難以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為了降低臨床死亡率,改善患者癥狀,促進患者早期恢復入院后應該立即將患者安排到ICU中進行搶救,對患者血糖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避免患者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同時,ICU救治過程中必須加強心肌梗死的早期治療,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等給予尿激酶溶栓治療等,盡可能縮小梗死面積,降低臨床風險和死亡率,使得患者的治療更具針對性[8]。同時,治療過程中還需要給予患者適當的靜脈通道,為患者大量輸液,給予患者持續氧療,維持機體重要臟器氧含量,避免腦部組織發生缺氧、缺血,影響治療預后。此外,患者治療時應密切觀察其生命體征,動態了解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善于根據患者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正確的指導患者功能鍛煉,提高臨床搶救成功率。治療時應向患者宣傳教育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等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即將進行的治療方法,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及配合度,促進患者早期恢復。
綜上所述,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機梗死患者入院后采用ICU救治效果理想,能降低臨床死亡率,改善患者預后,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雪濤,張慧秋,馮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Ⅰ型前膠原羧基端肽的變化及黃芪對其影響[J].臨床薈萃,2000,15(8):368-369.
[2] 王遠方.以右肩疼痛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心肌梗死3例[J].臨床薈萃,2000,15(8):371-372.
[3] 宋麗絢.巴曲抗栓酶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療效觀察[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0,16(5):221-222.
[4] 朱少群.重組組織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二例[J].上海醫學,2000,23(2):111.
[5] 郝恒劍,胡大一,邊延濤,等.70歲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的臨床分析[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0,19(3):221-222.
[6] 李運香,李永峰.急性心肌梗死與發病季節關系的探討[J];中國醫師雜志,2000(s1):56.
[7] 馮曉霞.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特點[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0,18(2):187.
[8] 鄭心田,尚小明,姜玉如,等.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22例臨床觀察[J].河北醫藥,2000(9):645-646.
(收稿日期: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