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福春
摘 要:在這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大數據時代,對于新聞的時效性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但新聞媒體報道新聞的過程卻是十分復雜的,它需要工作者們以最快的速度,從海量的數據信息中,篩選出精華的部分,然后加以編輯整理,傳播出去。因此,對于新聞編輯者的能力是有很高要求的。本文將從目前新聞編輯工作存在的問題、影響因素以及解決措施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重構;探討
在這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大數據變得無處不在,生活中各種有趣的事情都有可能被報道出來,這也使新聞變得越來越重要了。新聞的泛濫,使得人們不可能看完每一條新聞的內容,這就需要編輯工作者加強抓人眼球的能力,達到這一點再結合其他要求,這才能算一條有用的新聞。并且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也改變了人們傳統的信息收集方式,數據量也在不斷擴大,這對人們生活起到了一定促進作用。但對新聞編輯工作者的要求也變高了,他們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完善自己,加強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確保在大數據時代仍然占有領先優勢。
1 大數據背景下新聞編輯工作存在的問題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新聞編輯工作者們帶來了機遇,但更大的還是挑戰。因為新聞編輯工作,目前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急需去解決的。
1.1 新聞編輯與采編存在脫節現象
從當前的工作現狀來看,編輯與采編被看做是兩個獨立進行的工作,二者之間幾乎沒有什么聯系,嚴重脫節。這也就使得信息在傳遞的過程中浪費了大量時間,而且不同的制作部門之間意見也不一致,在對新聞新聞進行加工后,可能會造成其失真。這樣的話,就嚴重影響了新聞的真實性。
1.2 新聞的時效性較差
在大數據未到來之前,我們的傳統媒體是受到多重限制的,比如來自技術以及人為的各種因素,這些都使得信息的傳播速度變慢,嚴重影響了新聞的時效性。如果要想不被時代拋棄,就必須改善這一問題。
1.3 新聞編輯者看待問題不深刻
由于大數據的普及,人們對于數據的分析有了倚仗,而且大量的數據整合也會使得到的數據更為精確。只有對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比較,才能盡量避免錯誤信息的產生。而新聞編輯工作不能完全依靠互聯網,還需要編輯者本身具有深刻看待問題的能力,倘若編輯者看待問題的目光比較短淺的話,會使分析結果有很大的局限性,概括的內容就不夠全面,這樣的新聞是無法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的。
1.4 設備的嚴重缺乏
大數據,聽起來只覺得是與互聯網有關,但并不是這么簡單的,它是科技與互聯網技術的結合體,所以數據的準確度毋庸置疑。傳統的新聞媒體,由于軟件以及硬件的設備較差,這就使得新聞內容比較粗糙,缺乏新鮮感。而且早期的軟件由于技術較差,新聞的排版以及編排缺乏新意,所以就不夠吸引人眼球。現在已經有了更高水平的設備,可以以創新為理念,創造出更具時代特點的新聞。
2 大數據背景下新聞編輯能力重構的原因
2.1 編輯者本身的能力不足
編輯工作是新聞產生的一個重要部分,而編輯工作的主導者當然是編輯者本人,因此編輯者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若想適應時代的發展,就要提升編輯者的綜合能力。新聞編輯的工作過程就是將復雜的信息內容簡化,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來。因為新聞的傳播對象是社會大眾,而社會大眾的文化水平是不同的,倘若說的過于復雜,會使一部分人不能準確地閱讀并理解。所以,為了使大家都明白新聞描述了什么事件,就需要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出來。如果編輯者本身的表達能力不好,不能使其他人明白講述的新聞內容,那這則新聞就是失敗的。
2.2 閱讀者對于時間的要求
在如今這個時代,信息以爆炸的速度在增長,大量的信息通過各種平臺流入人們的視線。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加快,無法對所有信息都進行閱讀,所以大家都是挑選感興趣、吸引人眼球的消息進行閱讀,而且內容也不要過長,太長的內容會使原本感興趣的也讀不下去。因此,新聞編輯工作者要把這些作為首要考慮因素,用精煉、生動的語言,將整體情況表述出來,標題也要起到奪人眼球的效果。
3 大數據背景下新聞編輯能力重構的措施
3.1 提升編輯者的自身能力
傳統新聞編輯工作者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寫作,將內容用華美的文字表達出來,烘托出自身的文化底蘊。但現在的新聞編輯工作比以前要復雜很多,需要將大量的信息數據進行整理,還需要列舉出數據表或者數據圖支撐這一觀點,那就需要編輯者掌握一定的的互聯網技術,否則無法進行數據整合。因此,如果想要使新聞更具真實性,就需要大量聯系生活中的具體實例。所以,領導干部們要對編輯者們進行統一的技術培訓,使他們的技術越來越熟練,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編輯工作。編輯者自身若不想被社會淘汰,就要不斷豐富自己,用更多的知識充實自己,提高對于數據的分析能力,使工作變得更加順手。編輯者還應有一定的創新思維,不要拘泥于已有的條款,要懂得變通,做一個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
3.2 提高新聞編輯的速度,保證時效性
新聞的報道是需要講求時效性的,因為現在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一旦新聞發生了很久才被報道出來,人們可能就不再關心了,因為已經將內容了解的差不多了,那這個新聞就過時了。所以,新聞編輯者要加強自身對于信息的分析處理能力,并且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只有快速的將有價值的信息篩選出來,然后用通俗準確的語言表述出來,再通過平臺發布出去,這樣新聞的時效性才能得到展現。因此,編輯工作者要提高自己的工作速度,這樣才能緊跟時代的腳步。
3.3 應用數據的可視化技術,加快數據整合
可視化技術通俗的來說,就是將繁雜的數據變為簡單的,將抽象的內容變為具體的過程。這個過程會使獲取數據的速度加快,并且使獲取到的信息更加完整,效率變高。而且在運用可視化技術的過程中,可以多做可視化圖表,這樣會使分析內容更加一目了然,然后再稍微加工就可以使用了。加強編輯者們對于可視化這項技術以及相關軟件的應用,會使工作更加順利,進而達到與科技的有效融合。
4 結語
大數據是一個資源相當豐富的時代,有海量的數據可供參考。要想適應這個時代的變化,編輯者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各項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重構好自身的編輯能力。要以創新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全面的分析探討新聞的各個點,做出最完整的內容分析,為新聞這一產業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希望本文對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能力重構的探討以及改善措施,能對新聞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立芹.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J].新聞研究導刊.2015(1):4
[2]毛小勤.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能力的提升路徑初探[J].新媒體研究.2016,2(11)
[3]楊帆.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創新與優化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5(6):83-84
[4]王磊.大數據環境下數字新聞編輯能力的構建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6):37
[5]李瑞.大數據時代提高新聞編輯能力的對策探析[J].戲劇之家.2016(11):240-241
[6]曲苑銘,左松寧.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理念創新的路徑選擇[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4):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