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孫莉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時代的發展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學是學習過程中的啟蒙階段,數學是一門重要學科,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育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發揮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愛學習、會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增加趣味元素,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增加趣味元素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應多加探索,靈活運用,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趣味元素
近年來,新課改如火如荼地開展,希望能革新我國的教育面貌,為我國建設注入人才力量。小學是學習過程中的啟蒙階段,數學是一門重要學科,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育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發揮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愛學習、會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增加趣味元素,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下面,本文將結合實際案例,對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融入趣味元素略談幾點看法,希望能為小學數學的教學實踐提供借鑒。
一、采用游戲教學法,活躍課堂氣氛
游戲是一種極易被兒童接受和喜愛的活動,將知識點融入有趣味的游戲中,既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又能實現有效教學。課堂上常用猜想、競賽、實踐、角色扮演等游戲方式進行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運用游戲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精心設計,有效實施,讓學生在玩的同時學到知識。例如,在教授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圖形與拼組”這一課時,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加深對以往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認識,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意,利用這些圖片拼組成不同的圖案。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首先帶領學生欣賞課本上的圖畫,讓學生說出這些圖形拼組的小動物的名稱,然后問學生:“我們一起玩個游戲吧,現在教室就是一個森林,大家最想扮演什么動物呢?把它用圖形拼出來吧!”指導學生動手實踐,利用各種圖形拼小動物。在課堂的最后舉行迷你競賽,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發揮想象、團結協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指定主題的拼組作品,并投票選出獲勝組,以競賽游戲的方式鞏固學生的課堂所學。
二、設置趣味情境,增加課堂樂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有限,教師在課堂上設置趣味情境,將學生在歡樂、輕松的狀態中帶入課堂,使學生在親歷有趣的情境中學習知識,既能增加課堂樂趣,又能促進有效教學。例如,在講授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方向與位置”這一課時,由于本課的課程目標是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并能通過這四個方向中的一個辨認其余方向,加深對上下左右這四個描述位置的詞語的理解,學會看簡單的線路圖、規劃行走線路,做到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課堂上,教師創設相關情境,以講臺為中心畫出一個十字,標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假設小明的家在講臺,學校在西南方向,指導學生扮演小明,從家走到學校,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加深對方位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學以致用,培養良好的方位感。
三、使用多媒體,讓教學豐富多彩
多媒體是新型教學手段,它將現代計算機技術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將知識點以有趣的圖片、優美的音樂、動態的視頻等方式展現在課堂上,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很好地增添了課堂趣味。例如,在講授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是理解乘法運算的意義,知道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學會運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在課前制作好教學課件,在課上利用多媒體授課。課堂上先播放一段視頻(視頻中一個魔術師一共變了三次魔術,每次變出三只小鳥),教師問學生:“魔術師一共變出了幾只小鳥?”并指導大家列式計算,共有“3+3+3=9”只。然后,接著播放視頻(視頻中服務員托著盤子從大門經過,每個托盤里有兩杯果汁,服務員一共經過六次),教師問:“服務員一共送了幾杯可樂?”并指導學生列式計算,共“2+2+2+2+2+2=12”杯。算完后,放映圖片(圖片中有一列小火車,一共有十一節車廂,每節車廂坐有兩名小朋友,請同學們算一下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教師說:“用加法列式是不是太長,如果一共有三十五節車廂,本子都列不下算式了,我們需要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以此引出乘法運算,進入下面內容的學習。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除了上述方法,教師也可以采用增加趣味語言、穿插趣味小故事的方法增添課堂趣味。在課堂上增加趣味性用語,要求教師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藝術,使教學語言活潑有趣。古今中外數學趣味小故事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使教學內容變得鮮活。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增加趣味元素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應多加探索,靈活運用,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林俏俏.探索如何將趣味教學融入小學數學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2012(8).
[2]徐俊.如何構建趣味化小學數學課堂[J].黑河教育,2016(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