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筱萍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和不斷深入,小學數學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改革要求。老師的培訓內容從“教學”層面轉到“課程”層面的時候,老師的課程開發能力以及課程意識淡薄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從老師教學的課堂著手,通過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創新課堂教學方法以及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幫助數學老師開發數學拓展性課程。對此展開詳細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拓展性課程
在課改不斷深化的今天,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前數學老師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在調查研究中發現,當前小學數學老師普遍缺乏課程開發能力和課程意識,導致課堂教學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數學老師要對此加以重視,加強對拓展性課程的研發力度,并將其應用價值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出來。
一、拓展性課程的研發與實踐意義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建設拓展性課程可以有效落實學校育人的目標,并且體現出辦校思想,能促進學校吸收一些國內外豐富且先進的教學經驗,從而形成辦學特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建設拓展性課程,可以提高老師對數學課程結構的整體認識,幫助老師積累并遷移教學經驗、完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手段等,促進老師的專業發展。除此之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建設拓展性課程,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促使學生利用數學思維體驗、觀察和分析一些生活問題并解決日常生活問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同時,還可以對數學教材知識體系進行梳理,為數學老師的教學提供有效的指導[1]。
二、拓展性課程的研發與實踐策略
1.從教材中滲透和挖掘數學文化
數學教材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教學資源,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起到中介的作用,既能為老師的教學提供服務,同時也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服務。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建設拓展性課程,首先得建設數學教材。筆者認為,數學老師需要對小學數學的課程內容進行設計和整理,適當地滲透和挖掘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和挖掘數學文化,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情感,但是很多數學老師都忽視了這一點。筆者認為,數學老師在進行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教育時,可以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文化,例如國內外著名數學家的介紹、部分數學知識的起源以及數學工具的發展史等,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2]。
2.適當地延伸課堂教學內容
課題組的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考慮學生未來學習的可能性,對小學階段數學學習課程內容盡心全盤梳理,在此基礎上做適當的延伸、補充和拓展。數學教學中的內容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但是教材內容有限,數學老師可以基于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利用自身的教學經驗,對教材內容做出適當的延伸。例如,在學習“能被3和5整除的數的特征”這一知識點的時候,書上只針對能被3和5整除的數的特征進行詳細的分析,老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學習能被4、7、9等數整除的數的特點,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思維。
3.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都離不開數學知識的運用,但是數學課堂中的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還是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書本上的數學問題一般只有一個固定的答案,但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通常有多種解決方法。比如,在講解“三角形三個邊的關系”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準備三個不同長度的塑料吸管,長度分別是10 cm,5 cm,19 cm,而后指導學生使用這三根吸管構成三角形,如果無法構成三角形,則需要剪短一根吸管。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明確了三角形三邊的長度關系,也就是兩邊的長度和大于第三邊,他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提升。
4.創新有效的教學情境
單一化的數學教學模式不僅不能提高教學效率,還會讓學生逐漸喪失學習興趣,數學老師可以通過不斷創新數學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筆者認為,要想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建設拓展性課程,數學老師需要創建數學情境,深化學生的理解。數學教學不僅是為了讓學生知道或者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更要讓學生知道如何應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生活問題。數學老師可以通過模擬表演、實物演示等方式,創建一些生活化的數學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建設拓展性課程,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選擇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學生未來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梅志華.基于教材的數學拓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3):7-9.
[2]錢永東.拓展性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踐探析[J].小學教學參考,2007(27):5-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