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碧華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但是現階段小學生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如果一味要求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可能有一部分學生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合作教學模式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應用探析
一、合作學習的定義
所謂合作學習指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定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一起進行知識的學習、探討,從而獲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注重的是讓學生集體對知識進行探究,通過集合學生的智慧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二、合作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需要滿足的要求
1.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
合作學習的模式需要學生每五六個人分成一個小組,一起對閱讀知識進行討論,所以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首先,教師要保證每個小組內學生的平均水平一致,如果一個組都是語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他們很快就能得出最終結論,而另一個小組內學生的平均語文水平較差,可能一節課結束了,他們的閱讀還沒有完成探討,小組內平均水平不均勻會導致小組的進度不一致。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一定要保證每個小組內學生的平均水平一致。舉例而言,在進行《雪地里的小畫家》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內既有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也要有“學困生”,大家互相幫助、共同促進,從而保證每個小組都能最終完成教學任務。
2.合理設置合作問題
合作教學指的是學生針對一個問題一起進行探討,所以教師一定要好好把握問題的難度,如果設置的問題太過簡單,學生無需通過合作學習就可以解決,但是設置的問題難度過大的話,學生即使合作也無法得出結論,這兩種形式都會導致學生失去合作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合作教學進行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合理設置問題。舉例而言,在進行文章《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教學時,教師如果直接問學生“為什么周恩來回答的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生可能會不知如何下手,但如果教師能循序漸進地先讓學生調查當時的背景、國情,再去考察周恩來總理說這句話的含義,可能學生探討起來會更容易一些,因此教師一定要合理設置合作問題。
3.教師要嚴格把控合作的時間、進度
在傳統的合作教學中,教師往往設置完問題之后就完全放手讓學生去做了,到一定時間后無論學生是否已經有所收獲都暫停合作,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這種合作的模式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沒有太大作用。因此,在現階段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嚴格把控學生合作的進度、時間。例如,在進行簡單的文言文閱讀教學時,在學生合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入某個小組,觀察學生的合作方式、學習進度以及最終掌握的情況如何等等,教師每次都是不定時加入某個組,從而對學生形成有效監督,保證學生都能遵守紀律、認真合作。另外,教師也可以制定輪流小組長的制度,在最終小組總結時,不要每次都是一個學生代表發言,小組內推出輪流總結制度,保證每個學生都有總結的機會,都能有所收獲。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講,教師一定要嚴格把控學生合作的時間、進度,對學生的合作形成有效監督。
三、合作教學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那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什么要借助合作學習的模式輔助教學呢?首先,它更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能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要求各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著重開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而合作學習的模式恰好滿足了這一要求,它是讓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完成閱讀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其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采取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課堂完全是教師的“獨角戲”,導致教學的氛圍比較沉悶,而合作學習的模式則是讓學生之間進行探討,學生探討得越熱烈,課堂氛圍越好。再次,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提升教學效率。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無窮的,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總是讓學生記憶自己講述的內容,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導致教學效率始終無法提升,但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更注重的是學生思維的開發、能力的培養,而且還能結合所有學生的智慧進行教學,所以從這一點來講,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更能提升教學效率。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息息相關,同時它也對學生的寫作教學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做好閱讀教學很重要。今天我們探討了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教學的應用,希望能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紀秀艷.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20).
[2]劉芳.合作學習法有效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2017(28):111.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