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仕軍
(江西省萍鄉市工業學校,江西 萍鄉 337000)
[摘 要] 中等職業學校機械類專業《機械制圖》課程是一門很重要的基礎課,然而,受傳統教學體制的限制,在課程教學中,一直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問題,導致許多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一知半解,對于機械類專業學生來說,學好《機械制圖》課程,直接影響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因此,中職《機械制圖》教學改革刻不容緩。
[關 鍵 詞] 中職;《機械制圖》;教學改革;路徑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045-01
一、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現狀
中職學校《機械制圖》教學一直不理想,主要因素在于大部分《機械制圖》教材以講授純理論知識為主,教材沒有反映中職教育特色,不能夠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實踐、實訓內容嚴重不足。另外,教學方法落后,實踐教學和實訓設備不足也是影響中職學校《機械制圖》教學的一個主要因素。目前,受教學條件限制,多數中職學校教學可采用的教具不多,課堂教學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參與動手的時候很少,這樣,既不利于學生深刻理解所講的內容,感性認識較差,同時,又缺少一般機械方面的技能訓練,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目前,中職學校實踐教學和實訓設備不足現象也比較嚴重,不僅原有的機械實訓設備陳舊,實訓的項目單一,而且設備數量不足,很難滿足教學的實際需求。職業技術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缺乏實訓教學設備,實訓教育內容的滯后,嚴重影響教學效果。目前,中職學生就業,主要是生產一線崗位,對于學生的基本技能要求較高,但是,中職教育教學要求與社會需求脫節,中職教育強調學生的直覺思維,注重讀、繪制機械圖樣能力培養,導致學生畢業后,動手能力不強,難以達到企業對技工的要求。
二、中職《機械制圖》教學改革的路徑
(一)優化《機械制圖》的教學內容,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
在傳統中職教育中,《機械制圖》與《CAD》分別由不同老師講授,屬于兩門獨立的課程,這不僅增加了課時,還影響了教學效果,所以,筆者認為,將《機械制圖》與《CAD》組成一門課,更有利于學生能力水平的提升。《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應該淘汰原《機械制圖》中的畫法幾何部分,軸側圖的畫法只要在CAD中進行介紹就可以,不應作為技能來進行訓練。在CAD部分的教學中,重點應該放在基本繪圖和基本編輯上,加上一些簡單的三維造型設計就可以,只要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基本掌握相關知識就可以。中職教育《機械制圖》的教學優化,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采用多媒體技術,并配合聲音、文字等模擬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用形象、生動的畫面表示抽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這樣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有效解決傳統教學手段的弊端。一些教學內容,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夠讓學生理解,采用多媒體技術視頻畫面,就會形象地表達相關概念,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
(二)加強實踐教學,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作為一門技術基礎課,機械制圖課程實踐性較強。尤其機械制圖部分,與生產實際聯系密切。但是,這部分知識恰恰又是學生最難理解的,對學生來講,對這部分知識缺乏必要的感性認識,缺乏實際生產經歷,抽象、枯燥的內容不僅很難理解,更難以記憶。如果采用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環境中,這部分內容就會顯得容易得多。中職學校《機械制圖》實踐教學可以采取兩種模式,一是通過到工廠實習獲得實踐經驗,二是給學生播放有關的錄像,使學生對圖樣有個感性認識,并通過視頻講解,了解零件生產加工常識。如果學校具備條件,還可以讓學生實際操作,親自進行動手拆、裝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目前,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在教學實踐中,也表現出不同的層次差異。如果教師從學生的平均情況出發開展教學,學生的成績差異會越來越大。因此,在中職學校《機械制圖》教學中,我們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則,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學生的個體差異難以兼顧,在機械制圖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分層教學”法,對個別學生加強課外輔導,這樣,對于有效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整體能力水平的提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中職教學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然而,在教育教學中,中職機械類專業《機械制圖》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不僅教學內容不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教學方法也存在很大的缺陷,這門課學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因此,在新的時期,我們要打破傳統的教材體制,改進教學方法,精選教學內容,從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將生產實踐融入課堂教學,全面提高學生讀圖、繪圖能力,以職業能力為標準,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運峰.淺談《機械制圖》與《AutoCAD》的教學整合:《機械制圖》教學應還學生主體地位[J].職業,2010(5).
[2]王曉彤.“做、學、教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機械制圖》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10(10).
[3]張曉君.淺談《機械制圖》在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思路[J].就業與保障,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