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歡

(常熟高新園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常熟 215500)
[摘 要] 分層級教學對于增強中職數學教育效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具有現實意義。分析了中職數學課堂應用分層級教學模式的具體策略,以期為中等職業數學教育提供新的理論視角。
[關 鍵 詞] 中職;分層級;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164-01
中等職業教育是普及教育,是發展性教育,這決定了中職教育應當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英才教育。教學現實在于,中職學校采用大班額授課制度,班級學生人數眾多,不同學生的數學基礎和接受能力不同,這就與面向全體的教育目標產生了沖突。為了更好地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提高全體學生的綜合素養,非常有必要實施分層級教育。
一、中職數學課堂應用分層級教學勢在必行
美國當代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學生之所以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并不是因為他們智力欠缺,更多是教學條件不當造成的。中職數學教育亦如是。中職學生文化基礎本來就比較薄弱,兩極分化現象嚴重,而教師一味地采取灌輸式教育,如何實現綜合素養的提高呢?如果想使每一位學生都獲得綜合素養的提高,數學教師應當提供給全體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從而讓他們都能得到相應層級的發展。基于此,分層級教學模式的運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分層級教學應用于中職數學課堂的具體策略
教師應當按照入學成績、數學基礎、學習興趣和特長愛好這四個維度的差異,將學生統一劃分為A、B、C三個層級。為了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建議教師直接按照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這種方式分級。A層級是拔高組,B層級是進步組,C層級是奮斗組,學生可以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相應層級。
(一)分層級設計教學目標
針對A、B、C三個不同層級的學生,教師應當分別設計不盡相同的教學目標。C層級學生適當點撥,掌握概念、定義和公式;B層級學生除以上要求外,激發學習積極性,掌握過程與方法;A層級學生綜合運用知識,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以等比數列一節教學目標設計為例,筆者分別設置如下目標:
1.C層級學生了解等比數列的定義,掌握通項公式。
2.B層級學生了解等比中項的定義和公式,掌握通項公式的運用,知道如何通過兩個已知量,求得另一個未知量。
3.A層級學生了解等比數列性質,根據等差數列通項公式過程嘗試推導等比數列,綜合運用知識,嘗試一題多解,提高發散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二)分層級設計課堂提問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問題是啟智的關鍵。課堂提問是中職數學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提問,學生注意力被集中到教師所講解內容上,有助于調動思維積極性,培養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但是,如果問題過于簡單,那么成績好的學生會認為沒有思考價值,不愿意參與思考;如果問題過于復雜,那么成績不好的學生會認為太難,不敢參與思考。分層級課堂提問應當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則,設計對口問題,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思考
活動。
例如,等比數列一節,分別設計這樣三個問題:(1)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過等差數列,請問等差數列的定義是什么?任意抽取一位C層級學生回答;(2)按照等差數列的定義,嘗試猜測等比數列定義。任意抽取一位B層級學生回答;(3)歸納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異同。任意抽取一位A層級學生回答。這樣,每位學生就都有機會參與問題思考,獲得學習成就感。
(三)分層級設計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分級可以統一布置,但是同樣一張試卷上應當分為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不同層級的學生可以量力而行。這樣做不僅避免了相互抄襲的情況,同時照顧到了每一位學生。等比數列課后作業的布置,筆者分別設計了如下練習(節選):
1.必做題(照顧C層級學生)
(1) 叫做等比數列,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是 。
(2)是等比數列。( )
(3)是該數列的( )
①第6項 ②第7項 ③第10項 ④第11項
2.選做題(照顧B層級學生)
(1)若a,b,c成等比數列,則函數y=ax2+bx+c的圖象與x軸的交點的個數是( )
①0 ②1 ③2 ④0或2
(2)在各項都為正數的等比數列{an}中,首項為3,前3項和為21,則a3等于( )
①15 ②12 ③9 ④6
3.思考題(照顧A層級學生)
已知{an}是等差數列,{bn}是公比為q的等比數列,a1=b1,a2=b2≠a1,記Sn為數列{bn}的前n項和:
(1)若bk=am(m、k是大于2的正整數),求證:Sk-1=(m-1)a1;
(2)若b3=ai(i是某一正整數),求證:q是整數,且數列{bn}中每一項都是數列{an}中的項;
(3)是否存在這樣的正數q,使等比數列{bn}中有三項成等差數列?若存在,寫出一個q的值,并加以說明;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層級教學是達成中職數學教育目標、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以上是筆者結合自身多年中職數學教學經驗,就此問題展開的簡要分析。理論研究尚且存在不完善之處,還望諸位中職數學教師能夠一一指正。筆者深信,只要全體教學工作者攜手同行,不斷探討,中職數學教育一定會煥發出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韋嬡.分層教學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初探與嘗試[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8,7(11):123-124.
[2]陳茂兵.網絡時代背景下分層教學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淺談[J].教育,2016,5(7):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