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曼 王焱
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正畸治療中牙釉質脫礦的因素,為臨床提供指導。方法 抽取來我院就醫的65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作為此次實驗的目標對象,對65例(1325顆牙齒)口腔正畸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且對65例患者均隨訪2年,主要對患者牙釉質脫礦的患病率、好發部位進行統計分析,研究對比口腔正畸治療中牙釉質脫礦的因素。結果 隨訪2年發現,65例患者中,41例(63.08%)患者發生牙釉質脫礦;1325顆牙齒中,170顆(12.83%)牙齒發生釉質脫礦,其中,上頜牙齒脫礦發生率(15.13%)顯著高于下頜牙齒(10.54%),P<0.05。結論 口腔正畸治療中,牙齒部位是導致牙釉質發生脫礦的影響因素之一。
關鍵詞:口腔正畸;牙釉質;脫礦;因素
口腔正畸治療屬于臨床牙科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其主要是通過矯正牙齒或解除錯牙合畸形來達到治療效果[1],但有研究顯示[2],該治療方法易導致牙釉質發生脫礦現象。我院為了探究口腔正畸治療中牙釉質脫礦的因素,對接受口腔正畸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相關內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抽取來我院就醫的65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作為此次實驗的目標對象,65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1325顆牙齒)男女分別為31(47.69%)、34(52.31%)例,患者上限和下限年齡分別為25、11歲,65例患者年齡均數為(14.56±3.35)歲;65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治療前牙齒均光滑,不存在釉質脫礦現象。65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及其家屬均在醫生的介紹下對此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65例(1325顆牙齒)口腔正畸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主要對患者牙釉質脫礦的患病率、好發部位進行統計分析。
1.3 評估指標
研究對比口腔正畸治療中牙釉質脫礦的因素。
1.4 統計學分析
對比較指標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對比研究,計數資料(%)的統計學方法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研究結果
隨訪2年發現,65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中,41例患者發生不同程度的牙釉質脫礦,患病率為63.08%;1325顆牙齒中,170顆牙齒發生釉質脫礦,脫礦率為12.83%;其中661顆上頜牙中,100顆(15.13%)發生釉質脫礦,664顆下頜牙中,70顆(10.54%)發生釉質脫礦,統計發現,上頜牙齒脫礦發生率顯著高于下頜牙齒,統計學具有意義(P<0.05),如表1:
3 討論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美學的要求日益增高,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接受正畸治療,目前,正畸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活動矯正器、固定矯正器以及安裝無托槽隱形矯正器,其中固定矯正器因效果較顯著而得到廣泛應用,但該方法易導致患者出現脫礦現象,因此,為避免患者發生脫礦現象,正畸醫師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實施相關的預防性措施[3]。
本研究為探究口腔正畸治療中牙釉質脫礦的因素,對接受口腔正畸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對比發現,65例患者中,41例患者發生不同程度的牙釉質脫礦,患病率為63.08%,1325顆牙齒中,170顆牙齒發生釉質脫礦,脫礦率為12.83%;其中661顆上頜牙中,100顆(15.13%)發生釉質脫礦,664顆下頜牙中,70顆(10.54%)發生釉質脫礦,統計發現,上頜牙齒脫礦發生率顯著高于下頜牙齒,統計學具有意義,這提示患者經口腔正畸治療后,牙釉質發生脫礦的機率較高,且上頜牙齒發生脫礦的機率明顯高于下頜牙齒,這主要是由于相比于下頜牙齒,上頜牙齒和口腔大唾液腺開口的距離較遠,導致其更易形成酸性環境,從而增加了其發生脫礦的機率,換言之,牙齒部位是導致牙釉質發生脫礦的影響因素之一。有研究顯示[4],口腔衛生問題和牙釉質發生脫礦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因此,為減少牙釉質發生脫礦現象,醫師在對患者實施正畸治療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流程進行,掌握最佳的酸蝕時間,使壓面和托槽之間的粘接力可以滿足矯治需要,且應在粘結劑固化前,將多余的粘結劑去除,避免菌斑聚集而引發牙釉質發生脫礦現象。同時,囑咐患者選擇含氟的牙膏,以增加牙齒的釉質,堅固牙齒,避免牙齒受到微生物的侵蝕。此外,應告知患者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做到飯后漱口、早晚刷牙。
總結以上研究結果得出,口腔正畸治療中,牙齒部位是導致牙釉質發生脫礦的影響因素之一。
參考文獻:
[1]華幸,周新文,徐輝等.滲透樹脂對脫礦牙釉質色彩影響的實驗研究[J].北京口腔醫學,2014,22(2):86-88.
[2]高振淑.口腔正畸固定矯治器應用中牙釉質脫礦的調查[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5,2(12):124,126.
[3]舒丹,江蓉.玻璃離子水門汀與牙釉質粘結劑對青少年正畸后脫礦率、托槽脫落率的比較及對炎癥因子影響的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3(13):1315-1318.
[4]劉梅娟,邱明,趙剛等.氟化微量元素制劑對托槽粘結強度的影響[J].北京口腔醫學,2014,22(4):19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