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嬋++孫麗
摘 要 近年來網絡文學IP在國內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內容粗制濫造,價格虛高,缺乏系統開發。本文將大數據與IP開發相結合,從內容生產到產品鏈構建,借助數據的理性分析,精準定位,雙管齊下,從而激發IP資源的最大價值。
關鍵詞 網絡文學IP;大數據;產業鏈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90-0063-02
1 IP內涵與發展現狀
通常IP指Intelligent Property,即“知識產權”。廣義IP是權利人對其創作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網絡文學作品、歌曲、綜藝節目,甚至一個人物形象,一個名字都可以稱為IP。而狹義的IP指能被改編,再創造且能為市場所接受的智力成果權內容,在當下出版語境中,它特指用于影視開發的網絡文學作品(下文簡稱IP)。
我國IP發展起步較晚,近幾年經歷了從基礎薄弱到井噴式的發展。2011年《步步驚心》《甄嬛傳》的熱播,在市場上獲得了居高的收視率和良好的口碑。同時鑒于網絡文學作品前期已擁有眾多的粉絲,故事性強,改編風險小,易操作,資本開始不斷涌入影視產業。在“互聯網+”與新媒體的不斷融合下,國內傳統影視集團和互聯網巨頭都開始爭奪這塊蛋糕,紛紛搶購、囤積IP資源。2015年,隨著國家“一劇兩星”政策的實施,IP被業界人士炒的更加火熱。
2 IP熱引發的問題
近年來IP在國內迅猛發展,它基于制作手法現代化,內容多樣,小花小鮮肉的高度參與,促使IP劇更容易在年輕人中獲得認可。同時也為電視劇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激活了影視劇市場。但在IP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眾多問題。
2.1 內容粗制濫造
IP與IP影視雙雙發熱,粉絲熱情支持改編,業界不斷哄搶抬高IP價格。很多影視公司囤積的IP內容蒼白,語言乏力,粗制濫造,并不具備開發的價值。而開發的IP題材類型單一,多集中在玄幻、都市言情等類型。優質IP相對稀缺,業界片面追求IP數量而忽視質量,追求經濟利益而忽視社會價值。而購買IP以后,制作方依靠資本邏輯進行改編創作,開發過程缺乏耐心與精品意識,在“產品經理”導演下,以拼接噱頭,流水作業,批量生產的方式完成IP創作。
2.2 IP劇水漲船高,加大投資風險
影視公司自2014年以來爭相囤積IP資源,搶奪的惡果就是天價IP大量出現。《盜墓筆記》《何以笙簫默》《步步驚心》,單部版權收入均在200萬以上,而2012年以前,網絡文學作品單部價格也不過三四十萬。IP價格水漲船高,很多投資者看到只要是網絡文學作品,紛紛收入囊中,并不考慮價值。部分一線作家的作品,競拍很激烈,但過了一兩年卻銷聲匿跡。如樂視影業在購買了《何以笙簫默》的電影版權,但一直沒有創造活動,直到合約到期前20天才申請了電影版攝制許可證,最終還引發版權糾紛的問題。
在影視劇制作過程中,版權費用過高時,改編制作費就會減少,這從側面加劇了IP劇粗制濫造的現象。
2.3 跨媒介互動缺乏開發
IP改編形式多樣,不同產品形式應該互相帶動,內容上相互配合,從而實現最優結果,實現IP品牌化。但目前市場上IP推出順序一般是原著小說——電視、網劇——電影、游戲。若其中一個環節反響平平,那么整個IP開發過程就會在此環節終結。如果引起觀眾興趣,發展到電影、游戲階段,整個IP產品生命線也將結束。IP運營周期短,缺乏系統的長期規劃,改編成的電影、電視轉瞬即逝,不能形成長期熱度。同樣推出順序也影響到各衍生產品在內容、營銷上不能相互配合。致使一些公司重金購買版權后,游戲上線不久用戶就大量流失。
另一方面作者和版權方為了獲得更多的授權費用,降低改編風險,會將系列作品授權給不同的公司,造成作品相互干擾,擠占市場。《鬼吹燈之尋龍訣》和《鬼吹燈之九層妖塔》同時段上映,不僅沒有配合,反而互相傾軋渠道資源,爭奪用戶,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3 大數據助推IP發展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5年調研的數據,79.2%的網絡文學用戶愿意觀看由網絡文學改編的電影、電視劇。IP的愈演愈熱,預示著網絡文學黃金時代的來臨。高速發展的背后正是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成熟。
3.1 大數據反饋創作
大數據對創作階段的網絡文學作品進行用戶和市場方面的分析,為作者提供寫作方向的指導。經數據收集整理發現,都市、玄幻、歷史、軍事等題材作品深受男性讀者喜愛,而女性讀者偏好言情類作品。而二次元、歷史、靈異等題材正受到“95后”的青睞。網絡文學作品在各大平臺歷經長久發展,積累了眾多讀者和閱讀數據,記錄了不同年齡段讀者的閱讀偏好,在海量數據之上,能夠為作者提供客觀可靠的建議,直接告訴作者哪些內容讀者更有興趣,怎樣設置懸念更能吸引作者。這種最直接的寫作參考,增加了作品成活率。
大數據技術直接提高內容創作效率。在各大平臺作者每天上傳的文字數量達1.5億字,不乏大量淫穢色情、政治敏感、破壞國家統一等內容,這需要工作人員認真嚴格地審核。而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迅速掃描上傳文檔,快速定位可疑內容,更加便捷快速,提升了審核效率,縮短了作品問世時間。
3.2 數據分析完善內容制作
大數據具有價值性。公司對用戶和市場進行科學嚴謹評估,利用大數據跟蹤并分析影視劇產業鏈的各種核心資源,如作品、導演、演員、播出平臺等,深入挖掘和分析,為制作優質劇目提供決策依據和資源保障。如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制作的《瑯琊榜》選擇在愛奇藝播放,就是基于數據統計出愛奇藝的現有客戶更多,畫質更清晰,用戶滿意度更高。而《花千骨》劇組從觀眾喜愛度、角色符合度、明星曝光率、粉絲期待值4個維度進行量化考核,分析統計之后最終選擇霍建華、趙麗穎為男女主演。目前社會已進入數據爆炸時代,數據與IP結合是大勢所趨。
3.3 大數據構建全產品鏈
IP不止是產品,更是一種品牌。好IP不是“一錘子買賣”,需要不斷豐富人物性格,增強故事可讀性,延伸產品生產線,使品牌在持續的改編和運營中不斷得到延伸。為了維持IP品牌的生命線,可借鑒美國情景喜劇的編劇模式,建立一個穩定的作者隊伍,利用大數據的相關性,分析篩選出有相關題材寫作基礎的作者,進行培訓,明確寫作要求,或集體討論,頭腦風暴選出更合適的情節;或每人負責一個部分,各司其職,完成內容創作。這樣不僅保證了作品的質量,培育了IP價值,而且建立了良好的作者團隊更新機制。
4 結論
人工智能對存儲的數據進行管理和分析,從選題構想到創作實施,從生產到跨媒介運營,大數據融入每一個環節,激發網絡文學作品潛藏的巨大商業價值。大數據與IP的完美結合,不僅是一種現實,更是IP發展的趨勢。每一個IP的產生都是一種感性內容的選擇,技術作為一種理性的分析為內容加入了創新與活力。通過理性精準地挖掘用戶的需求,用感性打動用戶,雙管齊下,才是內容的制勝之道。
參考文獻
[1]曾卓益熳.IP劇產業發展問題及思考[J].新媒體研究,2017(5):77-78.
[2]趙林歡.IP影視劇開發熱潮的成因及未來發展[J].青年記者,2016(2):55-56.
[3]姚婷婷.閱文集團IP運營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6: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