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飛+羅平實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會計專業學生也亟需提高財務管理實踐技能,因此許多高職院校引入了電子沙盤開展實踐教學。本文以《理財之道》財務管理電子對抗軟件為例,分析電子沙盤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提高電子沙盤實踐教學效果的建議。
關鍵詞:理財之道 電子沙盤 實踐教學
《理財之道》財務管理電子對抗軟件通過模擬真實的市場環境,讓學生分別擔任不同的管理角色,組成多家相互競爭的企業,在分析市場、制定戰略規劃、生產運營、廣告營銷等系列經營活動中熟悉企業運作的全過程,并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理財之道》的應用使得實踐教學生動化和趣味化,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電子沙盤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與真實市場的差距
《理財之道》所提供的模擬市場環境與真實市場存在一些差距,這些差距增加了教學的難度。第一,除參賽小組外,系統默認還存在其他的競爭對手(NPC),競爭對手的不確定性加大了報價的難度以及對市場預測的難度;第二,停工損失的計算存在不確定性,難以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成本分析;第三,系統在評分時更注重市場表現,通常情況下,產能越大的小組得分越靠前,而緊急貸款對得分的影響似乎很小,這就導致了小組爭相采用不斷擴大產能的方式來贏得比賽,對資金仍不能進行有效地控制。總之,這些不合理之處與真實的市場是有一些出入的。
2.當成競賽軟件使用,學生財務管理水平不能真正提高
《理財之道》電子對抗軟件類似于游戲競技軟件,而且課堂相對輕松、自由,不同于其它理論或實踐課程,高職院校的學生往往會在剛開始接觸時表現出比較大的興趣,但是由于財務管理知識比較薄弱,自主學習能力稍差,遇到困難(發生緊急借款或排名落后)容易破罐子破摔,而不能理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在后期學生積極性會明顯降低。此外,學生容易把《理財之道》僅僅當作競賽軟件使用,過于追求比賽結果,而忽略了財務管理技能的學習與運用,如熟悉了規則以后,個別小組往往會用很少的時間或只是憑感覺進行操作,不能深入地對成本進行分析與預測,不能制定科學、合理的經營戰略,很難從企業運營與績效提升的角度來真正認識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與價值。
二、提高電子沙盤實踐教學效果的建議
1.建立沙盤模擬對抗實訓室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現有的沙盤實訓設施有限,沒有建立專門的沙盤模擬對抗實訓室。比如僅有《理財之道》軟件,學生只能通過軟件操作來了解企業的生產運作情況,并不能直觀地感受企業運作的全過程。而通過建立沙盤模擬對抗實訓室,可以使學生置身于更加真實的市場環境中,有助于調動每個同學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同學的職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另一方面,建立沙盤模擬對抗實訓室,也方便專門的技術人員對系統進行維護和升級。
2.優化電子沙盤教學設計
(1)課前準備
《理財之道》實訓課程一般安排22課時,在一周內集中完成。可提前一周將課程背景資料、規則和學習手冊等發給學生,通知課程訓練的形式與內容,便于學生提前熟悉數據規則,制訂整體規劃。
(2)分組優化
如何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非常重要,不僅關系到合作的效果如何,也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在分組時,應避免將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分在一個小組,或男女生單獨分在一個小組。因此,可以先通過小游戲或簡單的問卷對每個學生進行了解后,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分組。對于《理財之道》這門課來說,以六人為一小組比較合適,這樣六個人可以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而且每組最好都有男女生,成績有好、中、差,便于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3)授課進度安排
《理財之道》實訓課可分為兩輪來授課。第一輪,學習技能;第二輪,競賽比拼;每一輪一般都是經營八個季度。第一輪是為第二輪做鋪墊,但是也最重要,具體講課流程可分為:知識講解、經營會議、模擬實戰、總結討論、分析點評幾個環節。在知識講解環節,可以教學生學會用SWOT分析市場,用財務管理指標分析企業盈利能力、營運能力等,學會預算管理和成本分析等。在總結討論時,小組成員之間的充分交流與討論,是提升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因此每一季度運營結束后都應給學生足夠的分析討論時間,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就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分析原因,如現金流斷裂、庫存過多等,并總結經驗教訓,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發言,闡述自己的觀點,與其他同學分享成功與失敗的經驗。
(4)競賽策略總結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好的策略能助你成為最后的贏家。有了第一輪的基礎,第二輪就要用到以下三種策略了。第一,力壓群雄——霸王策略。在第一季度初,通過借款籌集大量資金,迅速投入到生產線的擴建,并始終保證產能第一,在第一季度就以高廣告策略占領市場老大的地位。在比賽中始終以巨大的產能優勢保持綜合銷量第一。第二,忍辱負重——越王策略。這種策略通常是在不利的情況下采取的,該小組由于第一或第二季度操作失誤,如忘記投產、報價失誤等,導致訂單違約,排名靠后。所以在前幾季度只能靠現有的產能維持生計,產品開發緩慢,但是并沒有放棄競爭,而是厚積薄發,出其不意地攻占對手們的薄弱市場!第三,見風使舵——漁翁策略。這種策略在比賽中比較常見,采取這種策略關鍵在一個穩字,并且要看準機會。在產能上要緊隨市場老大和市場老二的開發節奏,降低成本,節省開支,采取低廣告策略,穩健經營,在市場領先者兩敗俱傷時立即占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