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
摘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優化了傳統媒體行業,帶給媒體行業發展的新空間、新機遇。新聞簡潔性的體現,是基于新聞價值的追求,是展現新聞工作者職業素養、工作作風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新媒體時代新聞“簡潔”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礎之上,從扎實工作作風、“抓重點、提主題”等方面,闡述了新媒體時代新聞簡潔性的實現策略,推動新媒體時代新聞媒體行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 新聞 簡潔性 實現策略
前言
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在新媒體時代邁入了新的階段,強調以創新驅動為導向,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新媒體市場。新聞簡潔性的實現,是新媒體時代新聞語言、報道的重要追求,更是深化新聞價值的重要體現。方面,新聞的簡潔性,為新聞價值的挖掘創造了更多地空間,更為“三貼近”的踐行創設了條件;另一方面,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之下,新聞簡潔性的實現,更契合當前“快餐式”的新聞發展需求。因此,本文立足新聞簡潔性的必要性,闡述了實現新聞簡潔性的措施。
一、新媒體時代新聞“簡潔”的必要性
在多元化的新媒體時代,新聞獲取渠道多樣化,“快餐式”的新聞內容逐漸成為時尚。但無論新媒體帶來何種行業變革,新聞“簡潔性”的內在要求應秉承,彰顯新聞價值、服務社會發展。一方面,新聞“簡潔”是優化新聞資訊獲取,為受眾提供更多的新聞資訊;另一方面,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百姓的新聞要求,強調新聞在“簡潔”中體現“三貼近”,服務民眾、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因此,新媒體時代新聞“簡潔”是新聞價值多樣化體現的重要途徑,也是契合新聞辦事規律、落實“三貼近”的集中體現。具體而言,新媒體時代新聞“簡潔”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新聞“簡潔”有助于優化新聞資訊獲取,滿足受眾的更多資訊需求
在新媒體時代,指尖上的新聞,便捷了受眾新聞資訊的獲取,也為有種提供了多樣化的信息獲取渠道。無論你是打開電腦或電視,還是打開手機或平板,海量的信息撲面而來,而在新聞選擇上,受眾更愿意接受“短、實、新”的新聞,這更契合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充分體現了新聞“簡潔”所帶來的新聞價值。以央視新聞頻道為例,新聞每天都在發生,但包羅萬象的社會新聞內容,如何能夠充分每一條新聞中所包含的新聞價值,這就要求新聞應突出“實”,能夠抓住新聞要點、突顯新聞價值,進而讓受眾在簡潔的新聞中獲得滿意的新聞資訊。
(二)新聞“簡潔”是新聞價值的體現方式,是新聞客觀真實的需要
新聞是重要輿論報道受到,是呈現社會現狀、民生百態、政治外交等的重要方式。那么,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新聞報道的底線,也是新聞“簡潔性”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新聞“簡潔”是更好體現其價值的重要方式,將價值從“簡潔”的新聞中更好地凸顯;另方面,新聞報道不應過于“華麗”,鋪墊華麗背后的新聞價值更是受眾所關注的。因此,標準的新聞報道追求“簡潔”,過多的渲染、華麗的辭藻,給人一種嘩眾取寵的感覺,這樣新聞媒體求真務實的外在形象相違背。言簡意賅、簡明扼要的新聞更體現新聞的功底、展現媒體的客觀真實。
(三)新聞“簡潔”是踐行“三貼近”,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
新聞報道踐行“三貼近”——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是展現新聞價值、服務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新聞報道源于社會,是社會生態的展現。華麗的辭藻、空洞無實的新聞內容,不僅讓受眾產生一種被欺騙的厭煩心理,而且會造成新聞媒體居高臨下的媒體姿態,難以與受眾建立起良性的互動關系。以民生新聞為例。民生新聞是社會現象、生活百態的展現平臺,生活本來就是需要“真實”,需要新聞報道最真實、最接地氣的還原,倘若過于追求華麗、一味創設懸念,這顯然與民生新聞的本質相違背。受眾是想要獲取的生活資訊,而媒體構建的是懸疑的、空洞的生活,進而就會造成受眾的厭倦情緒。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簡潔性的實現策略
新媒體時代帶給媒體行業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強調媒體行業新的發展要求。新聞簡潔性的實現,關鍵在于尊重新聞的本質、體現新聞的價值,能夠從“三貼近”出發、從受眾的需求構建著力點。因此,在筆者看來,一是要扎實工作作風,無論是新聞采訪,還是新聞編輯,都應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導向;二是“抓重點、提主題”,能夠在重點內容的提煉中,更加全方位的體現新聞價值,為受眾提供其所需求的新聞信息;三是秉承“求真、務實”,構建正確的輿論導向,在新聞簡潔性中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形成良性互動,擴大新聞媒體的影響力。因此,具體而言,新媒體時代新聞簡潔性的實現,應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扎實工作作風,盡顯新聞的簡潔性
新聞簡潔是新聞價值的重要體現手段,但簡潔并不意味著新聞信息上的匱乏,而是為了更好、更多地位受眾提供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因此,對于新聞工作者而言,扎實工作作風,務實做好新聞工作的各個環節,是抓牢新聞簡潔性的重要基礎。首先,新聞簡潔應體現內容的“充實性”,能夠在簡潔的新聞內容中,全面的呈現新聞信息,讓受眾一目了然,但又從中獲得新聞媒介所滲透其中的評論和正確的價值導向;其次,深入基層,用更接地氣的新聞契合受眾的現實需求,讓新聞的簡潔性與受眾更好地形成良性互動的關系。新聞源于受眾,但應在新聞工作者的加工中更全面的體現。因此,新聞工作者要務實工作職責,能夠在扎實的工作作風之中,更好地體現新聞的價值;再次,沒有實地采訪、沒有切身的新聞現場,所形成的簡潔新聞往往無法真實的呈現新聞內容,斷章取義、偏于一隅的新聞報道顯然是受眾所不想看到的。為此,新聞簡潔性的實現,應貼近生活、走進生活,到現場去、到人群中來,讓新聞報道沒空話、沒假話。
(二)抓重點、提主題,全面體現新聞價值
新聞簡潔性的實現,體現了新聞工作者的工作作風,也是其職業能力的重要體現。新聞要在體現其價值的基礎之上,要善于抓住新聞的重點,并從繁雜的新聞內容之中抓準主題,進而圍繞重點,展開簡潔而詳盡的新聞報道。為此,一是要善于從新聞中抓住重點,并從重點中看到其價值,進而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二是要提煉主題,圍繞主題展開簡潔的新聞行文,確保新聞能夠準確的體現新聞的內在本質;三是新聞工作者要擺正工作態度,能夠立足于實際,從尊重實際、服務受眾出發,為受眾提供主題鮮明、重點突出的新聞資訊。
新聞的簡潔性不僅體現在語言上,同時也要求新聞報道上。一方面新聞語言的簡潔性,讓新聞內容能夠更直接、更接地的呈現;另方面,新聞報道的簡潔性,讓新聞報道更好地踐行“三貼近”。以某民生新聞欄目的報道為例。在一次精準扶貧的重要會議上,有相關部門的領導發言,也有來自基層干部群眾的意見。整個會議內容多且雜,為了更好地報道這一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新聞。新聞報道在“抓重點、提煉主題”的過程中,應抓住會議與群眾利益相關的內容,并以此作為切入點,與‘精準扶貧”展開聯動報道,讓新聞報道既充分的體現主題和重點,又緊扣百姓實際生活,進而更好地發揮新聞報道簡潔性的重要意義。
(三)提高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培養良好的業務能力
如何在新聞語言、報道等方面上實現新聞的簡潔,關鍵在于提高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素養,無論是在職業道德上,還是在業務能力上,都能夠秉承“求真、務實”的工作原則,在新聞語言及報道上實現簡潔性。首先,制定教育培訓制度,通過不定期的培訓,提高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能力,更好地勝任工作職務;其次,強化人才的引進,特別是高素質人才的加入,對于狀態新聞工作者隊伍,提高新聞寫作、報道等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再次,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對新聞工作者的思想行為進行監督,確保工作始終圍繞在“求真、務實”的工作原則之下,尊重新聞本身。實質上,新媒體時代,新聞媒體行業已發生了巨大變化,新聞工作者要適應新的環境,能夠在不斷地自我完善、學習中,實現自我的創新發展,才是更好推動新聞媒體發展的重要支撐。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元化的新媒體環境,對新聞媒體有了更多地發展要求,強調新聞語言、新聞報道不僅要踐行“三貼近”,同時也要彰顯新聞價值,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職業道德,讓新聞簡潔之美更接地氣。在本文的論述中,新媒體的大環境,要求新聞簡潔性的實現,關鍵在于:(1)扎實工作作風,秉承職業素養,從新聞價值的挖掘、服務社會發展出發,讓新聞簡潔背后的價值更加充分的體現;(2)堅持以受眾為主體,尊重受眾、尊重新聞本身,從新聞語言,到新聞報道,要基于新聞簡潔后的價值體現,要強化新聞報道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