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蓓
摘 要:結合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繁華虛假、被動應付學習等問題,圍繞“真學”提出回歸教學理念與模式,引導學生在富有開放化的探知學習中回歸生活、回歸交際和回歸個性,利于他們在實踐體驗中增強理解感知,讓英語真學悄然發生,并成為一種教學時尚潮流。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學生;互動
近來,學校組織了一些課程理念教學觀摩示范課,聽了頗受啟發,特別是各種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確實給了我視覺上的沖擊與聽覺上的震撼。不過,在冷靜之余深思聽學過程,發現其中的被動應付、淺學虛化、花拳繡腿等問題仍不在少數,特別是缺少以生為本的生本主義人文課堂理念,讓英語的實用性與開放性未能得到真正體現。由此,筆者也進行了反思,回歸英語的交際性本質,突出生本主義教學方法,打開束縛學生英語學習的桎梏,應該是當前英語教學的核心與本真。
一、回歸生活,用英語做事
開放化英語教學更多地體現了對學生生活的關注,體現了運用英語做事的本質。回歸生活不僅是英語教學的價值意義所在,更多的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方法轉變的載體。回歸生活,讓學生在實現生活中識記和使用英語,在實踐中掌握語言運用規則。
回歸生活,英語更有趣味。如,在模塊七 Unit 3 The world online的“Read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our lives”閱讀指導中,不妨結合“The value of the internet”的表達主題,可建議學生從“網絡是一把雙刃劍”的角度談該資源的有效合理運用,圍繞語篇中的相關詞匯短語,收集捕捉相關的信息,形成有效的探究話題。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圍繞“How do you think of the internet?”和“How do we use the internet correctly?”建議學生暢談自己使用互聯網的相關收獲,幫助他們將實際運用主動與認知積累相融合,形成豐富而深刻的認知感悟。
按照學生學習認知發展的需要,多從現實生活中挖掘收集相應的學習素材,更能使他們在不斷強化認知感悟的過程中增強實踐運用能力。注重收集教材文本中的信息點,突出開放化和多樣化原則,鼓勵學生從自身生活實際中發現探究運用資源。
二、回歸交際,增語用技能
語言的本質在于交際。回歸語言交流功能中優化英語教學應該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啞巴英語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學生缺少足夠的語言交流機會,注重了讀和寫,而忽略了學生運用語言工具能力的培養。回歸交際,能使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深度感知,在交際中提高語用綜合運用能力。
回歸交際,讓語言更有意義。如,在模塊一Unit 2 Growing pains的“Reading B Home alone”教學中,可建議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圍繞“Reading A”中的思考題目,結合自己的閱讀理解進行同桌交流,讓學生探知“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read in the article?”相關內容,并進行互動交流。在此基礎上,可建議學生根據Dad,Mom,Daniel,Eric等角色對話內容,運用情境角色模擬的形式,針對“Did you meet the same problem?”和“How do you settle the problem?”等問題進行表達交流,幫助他們強化閱讀理解。學生在各抒己見的過程中能有針對性的發表相應觀點,利于他們在主動互動交流的過程中獲得更多深度感知體驗。
三、回歸個性,生無限創意
英語課堂應該是靈性十足和個性鮮明的課堂,應該是學生主動展現自我的舞臺。讓學生的鮮活思想和鮮明個性得以張揚,更是英語教學的應有之義。讓學生的個性有更多展示,更利于他們在鍛煉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中生成無限的精彩創意,關注學生的認知需求點,多給他們發散性思維引導,能使他們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不斷深化感悟,使之成為激活內生探知動力的潛能。多運用英語沙龍、英語演講、節日慶祝等活動,鼓勵他們根據課程教學內容進行綜合思考和積極交流,幫助他們在主動實踐運用中提升整體綜合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英語教學需要理性回歸,需要從學生英語學習實際認知發展需要中活化教學策略和優化教學方法,需要給學生足夠自由和互動的時間與空間。多以開放化的教學模式引領英語課堂教學,更能使學生在主動嘗試和積極探索的過程中發現精彩,在靈活運用中不斷發展自我、提高自我,促進英語知識技能不斷內化生成。
參考文獻:
丁凌燕.淺談如何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J].科學教育前沿,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