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龍基+康小紅
摘 要:初中數學學習在初中學習中的地位至關重要,但是很多學生一上數學課就感到厭倦和恐懼,不知道該如何學好數學知識,歸根結底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新課標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無形中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適當摒棄教學的一些傳統方式,引入信息技術元素,讓學生在信息技術中提高數學學習水平。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信息技術元素
初中數學課堂中引入信息技術元素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初中數學課堂中引入信息技術元素可以提高課堂的直觀性,讓學生在形象中學習;初中數學課堂中引入信息技術元素可以提高課堂的高效性,讓學生在高效中學習。下面通過三個方面介紹一下教師如何將信息技術元素引入初中數學課堂。
一、利用信息技術元素的直觀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主要運用板書形式給學生展示教學內容,要浪費大量的課堂時間寫板書,費時又費力,但是板書內容仍然無法全面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枯燥乏味的板書不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雖然學生眼睛看著板書,思維卻不在板書內容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降低,課堂學習效率很低,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元素的直觀性給學生展示教學內容,信息技術中栩栩如生的畫面和優美動聽的聲音可以讓學生同時有聽覺和視覺上的感受,把學生注意力吸引過來,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展示中直觀地看到教學內容,并對其中的內容進行深刻思考,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比如,“幾何圖形初步”這章內容,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各種幾何圖形,例如鳥巢、水立方、天安門廣場、電視塔等,這些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東西,通過展示學生會發現這些建筑千姿百態,美化了我們的生活。教師再展示一些正方體、長方體、球體、圓柱體等,在直觀中學習這章內容。
二、利用信息技術元素的趣味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不注重課堂的趣味性,認為數學學習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只有學生重視起來才能學好數學知識。如果學生一邊玩一邊學,那樣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學生專心致志地學習,教師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忽略了趣味性對于學生數學學習的作用,在趣味學習中學生的思維更活躍,也更愿意跟隨教師的思路一起學習,缺乏趣味性的課堂學習效率很低,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元素的趣味性進行數學教學,信息技術的展示更具有趣味性,讓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數學學習帶給他們的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并思考如何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比如,“軸對稱”這章內容,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軸對稱圖形,例如法國艾菲爾斜塔、加拿大國旗、臉譜藝術等,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樂趣,在樂趣中學習這節內容,更深刻地掌握與軸對稱有關的知識。
三、利用信息技術元素的高效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雖然注重課堂的高效性,卻找不到提高課堂有效性最好的方式,只是盡最大能力給學生講解更多的知識,認為講解得多了,學生也能把講解的知識全部吸收,教師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教師講解的知識越多,并不代表學生就可以學習的越多,有時候還會起到反作用,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信心,課堂學習效率很低,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符。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元素的高效性進行數學教學,把課堂的重難點知識都系統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也對相關的知識進行聯系,形成一個知識網,提高數學思維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高效中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比如,“全等三角形”這章內容,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如何判定全等三角形全等的知識,讓學生把掌握的零散的知識集中到一起,對三角形全等有一個系統的認識,以后遇到問題可以多方面考慮,拓寬他們的思維。例如,教師可以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條理地展示出來,下面附上相應的情況,引導學生遇到往哪方面想,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徹底地學習這章內容。
以上內容通過三個方面闡述了教師如何將信息技術元素引入初中數學課堂,信息技術元素的引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信息和數學水平,不要因為自身水平的不足影響了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教師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教師更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積累、不斷總結,找到更多可以把信息技術元素引入初中數學課堂的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丁鑫.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
[2]宿利霞.淺析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教育,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