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紅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教育已經成為了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而小學教育更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的重要教育。目前在小學教育當中,教育已經不僅僅是傳輸學生知識的教學工作,關注學生的內心情感以及心理健康也將成為了小學教育的重要工作,對于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長以及價值觀、世界觀的樹立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本文將針對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融入情感教育進行初步的分析。
一、情感教育
在現代,學校不僅僅是一個傳授學生知識的地方,素質教育的開展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素質教育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健康地成長,有著積極的個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學生的內心情感將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長以及學習的態度。積極的學習態度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課堂上以及課后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且感受到樂趣,在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也更加積極地解決問題,相對的消極的學習態度則會大大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課堂上無心聽課,在學習活動中不積極參與,課后也不愿意自主學習,遇到問題容易半途而廢。由此可見,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并且用積極健康的心態代入到教育當中,以情感來教育學生、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培養積極健康的心態,在學習中保持健康快樂的情緒,推動學生的智力發展以及心理健康。
(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學習不單單是一種獲取知識的過程,更是一項情感活動。積極健康的心態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滿熱情,不但能夠積極地自主學習,還能夠讓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更具有行動力,能夠積極地解決問題。由此可見積極的心態對于擁有學習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積極且樂觀,學習更加主動。與積極的心態相反,消極、煩躁的情緒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毫無熱情和興趣,上課容易開小差,學習活動也不愿意積極參與,這樣的心態不但讓學生的智力發展得不到發揮,降低了英語學習的成效,更加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習慣以及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由此可見,在教學當中,教師不應該僅僅只是傳授知識讓學生們被動聽課,死記硬背,真正應該重視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情感以及學習態度,所以情感教育的融入極為重要,學生的內心情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態以及學習成效,對于學生的自信心以及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都有著巨大的影響。情感教育不應該是英語教學的手段,情感應該是英語教學的目標,其重視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
(一)師生關系的建立
只有平等、和諧、真誠且相互信任的師生關系才能夠實現成功的教學理念。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成功樹立起教師的威信,讓學生對教師擁有足夠的信任,不但能夠幫助實現教育效果,更能夠輔助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由此可見,優質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教育的效果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教師應該對每一個學生都保持著耐心、愛心和責任心,要將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般來教育和保護。教師需要樹立起和藹可親的形象,對學生關心呵護,并給予鼓勵和信任,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讓學生在與老師溝通的時候更加的放松且親近,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呵護、理解、信任以及期待,這些積極的情感關系能夠感染學生對教師打開心扉。并且,教師應該要營造出和諧、輕松且民主的課堂氣氛,過于嚴肅的教師不但會讓學生產生距離感,并且會給予學生壓力,讓學生無法自由的思考以及發問,不但大大影響了課堂學習的氛圍,更影響了教學的效果。
(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大部分心智未能完全發展成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模仿能力強并且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點。所以在英語教學當中,教學內容枯燥極容易導致學生們聽不進去,上課開小差,所以在教材當中加入活動因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在課余時間組織教學活動或是帶有教學意義的游戲,利用學生好動的特點,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課堂知識的掌握。
(三)分組合作
學生之間的英語水平各不相同,并且由于小學英語課時有限,導致學生之間的英語水平差距容易拉大。所以教師應該在英語課堂教學當中,以四到六個人的人數分別組成學習小組,學習小組建立時需要考慮到小組內學生的英語水平,每組都應該要有兩名學習中等的同學、一名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以及一位能夠擔任小組組長的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傳授學習方法給學習能力弱的同學,相互監督,相互鼓勵,一起學習并且一起課后練習。同時可以設置小組積分競爭比賽,不但能夠讓學生學習更加積極,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以及團隊責任感。
結語
小學英語教學不應該僅僅是一個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的教育工作,在傳授知識以外,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的情感交流也極為重要,情感教育對于學生的智能發展以及成長健康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在小學英語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不僅僅是一種推動實現英語教學目的的教學手段,其更注重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習態度、成長健康以及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和世界觀,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甚至生活態度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在英語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內心情感以及情緒,重視溝通和疏導,這樣學生在學習當中才能夠更加的輕松和愉快,能夠大大提升英語教學的成果。
【參考文獻】
[1]于炅.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成功(教育),2012.22:192
[2]白曉麗.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滲透[J].學理論,2014.3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