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崔久平
【摘 要】“慕課+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完成了知識學習主動權的交接,學生由被動執行變為主動參與,充分給與了學生自由空間。“慕課+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與文科類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是促進文科類專業教學改革積極有效的途徑。本文主要對文科類專業開展“慕課+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實踐和路徑探索。
【關鍵詞】文科類專業;“慕課+課堂”;教學模式
一、依托教材,促進文科類專業“慕課”資源本土化和校本化
在紛繁的網絡課程資源里,能與本專業課程高度契合的課程很少,在短期內依賴這些在線資源來替代傳統課堂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吸取國外優秀資源,為創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慕課”提供更好的機遇,另外,還要發掘本校個性化的“慕課”資源,同時建立健全國內“慕課”資源共享機制,實現高質量、高水平教育資源的互動交流與創新,完善線上授課平臺,使全體學生都能享受到質量較優的教育資源。
目前,文科類專業本科生的專業課程在高校之間多有不同,而且隨著數年一輪的培養計劃的修訂,即使在同一所高校,課程設置也常多有變化。為使“慕課”具有更高的普適性和穩定性,也為了最大化地節約課程建設成本,宜首選文科類學科的核心課程開展“慕課”建設。因為核心課程的設置具有更高的穩定性,首先以該類課程為載體開展“慕課”資源建設,解決專業課程設置與網絡課程在內容上的匹配問題。
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升“慕課”師資團隊力量
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擔當多種角色。教師不是為了灌輸知識而灌輸知識;在信息獲取的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是引導者,他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拓寬學生視野,放眼于更廣闊的知識海洋。教師不再一成不變的講解知識,而是轉而組織課堂成果展示,指導學生研究問題,幫助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保證高效率的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教師也要多多學習新技術,掌握當今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教學手段,提高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水平,并能夠根據課堂的特點采用有針對性的媒體資源,最終形成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和幫助作用的教育平臺。
這種模式的引入,實現了教學模式的新舊交替,不再一味的追求教師單方面講解的靜態授課方式,而是將學生作為焦點,實現動態授課的教學方式。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在過程中處于主體的位置,而教師則處于主導性位置,起到學生學習的導向作用。“慕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轉變傳統的教與授的教學模式,教師的地位和定位也發生了改變,更加傾向于向課程的參與者、管理者和引導者方向轉變。優秀的“慕課”對教師團隊素質、教學能力以及信息技術等各方面都具有較高的要求。
三、開展多元互動合作,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
“慕課+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學生建立起強大的學習能力和自制能力。該混合式教學模式實現與否以及實施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決定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可以經過后天的學習和鍛煉獲得的,比如學生可以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增加社交經驗或者在學習工作中增加合作與交際的能力等。慕課+課堂的教學模式以其強大的互動性和知識廣度寬度的深層次性可以促進學生學習過程中主體地位的發揮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研究發現學生仍然更加傾向于傳統課堂的師生和生生互動交流方式,新型的基于“慕課”建立起來的討論區并沒有起到良好的實施效果。針對這一情況,混合式教學模式就顯得格外有效和重要,教師可以嘗試探索將“慕課”與實體課堂相結合建立起混合教學模式下的學習討論區。
四、構建“慕課+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學習評價體系
“慕課+課堂”式的教學模式并不單單在課上完成學習任務,而是需要將課內和課外兩者有機結合。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專題討論和課程總結等。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對學生學習主動性以及學習效率等都具有較高的要求,對學生學習過程要采取必要的跟蹤和評價措施,不斷完善學生的學習評價體系,從多方面系統科學的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客觀評價。
文科類翻轉課堂式教學采用MOOC在線考核與傳統試卷考核相結合。MOOC在線考核包括學生在線學習時課中的隨機測試、課后的練習作業、討論區的討論情況、期中測試和期末考試等幾大部分的加權平均值,其中課中的隨機測試、課后的練習作業、期中測試和期末考試等部分的客觀題目由系統直接判斷,主觀題部分由授課教師判別成績,討論區的討論是教師開展的討論式教學,由教師直接給予積極參與討論的學生定量的額外加分,整體構成MOOC在線考核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百分之四十,在線考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能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田愛麗.轉變教學模式促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于“慕課學習+翻轉課堂”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16(10)
[2]鄭瑞強,盧宇.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設計與實踐反思[J].高校教育管理,2017(01)
【基金項目】本文為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慕課”視角下的高等院校文科類專業教學模式研究》(GH150171)的階段性成果。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7年度高教科研課題《基于“創客教育”理念的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GJX2017B14)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