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語
摘 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但是在目前的英語語法教學中,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教學仍然很常見,但是效果不佳。試圖從學以致用的角度出發,巧妙創設一些生活中的實際語境,輔助語法教學。
關鍵詞:高中語法;語境;場景
在傳統的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很多老師都重視語法規則的講解,注重的是學生對語法規則的掌握,列舉出大量的例句,加上大量的練習,來學習和鞏固語法知識。這樣的課堂,學生積極性不大,只能被動接受,不能在真實的語境中主動運用。長期這樣學習語法,枯燥乏味的語法規則和沉悶的課堂氛圍也讓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課堂教學應該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書本知識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應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學中應增加開放性的任務活動和探究性的學習內容,使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以往進行虛擬語氣的教學時,我發現學生雖然認真做筆記,反復做練習,但是學習效果不如意。因此,在虛擬語氣的教學過程中,我嘗試著結合學生實際生活,創設幾個貼近學生生活的語境,引導學生在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了if條件句中的虛擬
語氣。
在學習虛擬語氣的那段時間,我們校園內出現了一只狗媽媽和四只小狗,大狗每日必定會流竄在校園內覓食,給師生安全帶來隱患,如何安置這群狗便成了一個困擾校長的問題。因此,我便給學生說明了這一情況,學生也都表示知曉,隨即創設了第一個場景。
場景一:如果我是學校的校長,我會……
然后,教師用英語呈現了自己的觀點。
If I were the president of our school,I would ask for professional help.
要求學生觀察,分析主句和if從句的時態用法,并嘗試用這一句型。
If I were the president of our school,I would ...
隨后學生在小組中展開討論,每組選一個最好的答案寫下來分享。討論熟悉的話題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這一事情真實發生在學生生活中,所以學生很感興趣,所有學生參加了熱烈討論,紛紛動腦筋,想點子,套用if條件句中與現在事實相反的虛擬語氣句型,在語境中得到了足夠的口頭操練。
場景二:與學生分享自己上周末外出游玩的經歷。上周末,我與朋友約好外出踏青,可是自己沒調好鬧鐘,起晚了,因此沒能按時到達目的地,讓朋友等了我很久。郊外風景優美,想拍照,可是發現相機沒電,真后悔沒提前充電。中餐時,本想去一家網上推薦的餐廳就餐,卻發現要排隊很久,要是提前預訂就好了。隨后,我用虛擬語氣表達了上周末外出游玩的一個遺憾:
If I had set the alarm clock,I would have arrived on time/I wouldnt have been late.
請學生觀察主句和if從句的時態,學生學習了語言材料,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語法規則,總結規律,隨后要求學生模仿該句型描述教師上周末外出游玩的各種遺憾。有些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想象出更多的遺憾,并用我們一起分析歸納出來的句型表達了出來。
為了鞏固這一知識點,我剪輯了學生比較熟悉的電視劇《武林外傳》中一段女主人公表達后悔遺憾的視頻,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的虛擬語氣相關知識,進行配音和表演。這樣一來,學生就在愉快寬松的氛圍中掌握了這一語法知識。
場景三:有一個外國交流團隊下周要來參觀我校,學校要選一名同學做導游,帶領外賓參觀,若你被選中,你會介紹什么給外賓呢?
If I had the chance to guide the group,I would ...
If I were the guide,I would ...
要求學生在學案上寫下他能想到的要介紹的方面,并分享給小組成員,然后小組推選一兩個比較好的方案,分享給全班同學。因為對母校非常熟悉和熱愛,學生都迫切將母校最吸引人的地方介紹給客人,因此都積極地與小組成員分享自己的觀點。
If條件狀語從句中的虛擬語氣是虛擬語氣版塊的難點,也是考查的重點。此次通過創設語境進行語法教學,我發現學生更愿意,也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學生通過體驗、感知、實踐等方式學習語法,有利于對語法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這次虛擬語氣的教學中,所創設的語境貼近生活,都是生活中的事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觀察、發現、歸納語法規律,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大膽運用虛擬語氣語法知識,還在小組活動互相啟發,互相幫助,達到了語法最終用于交流的目的。
參考文獻:
陳輝.依托情景語境的語法教學實踐[J].教學研究,201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