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蘇揚
摘 要:在課改基本理念的深入實施下,做好物理教學各方面的轉變工作就成為一線教師的首要任務之一。所以,為了確保物理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也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更為了構建真正高效的物理課堂,在教學時教師要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保持長久的物理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性工作。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改;思想;方法;評價
高中物理是高考中影響綜合理科分數的關鍵學科之一,也是培養學生物理素養,鍛煉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有效活動之一。但是,在高考的壓力下,物理教學一直采取的是“灌輸式”教學模式,目的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教會學生最多的知識,讓學生更好地應對高考,并取得好成績。可這樣的模式物理課堂教學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甚至還會讓部分學生厭倦物理學習,這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水平提高的。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象,也為了確保物理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在課改下,我們要有意識地將“以師為本”轉變為“以生為本”,要通過選擇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物理課堂參與度,進而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真正成為物理課堂的主體,同時,也為高效物理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性工作。因此,本文就從以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課改下的高中物理課堂進行論述,以確保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獲得大幅度
提高。
一、轉變思想
思想的轉變是落實課改基本理念的前提,也是進行下一步活動的基礎。所以,在構建課改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時,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思想,轉變教與學的思想才能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實現,才能確保高效物理課堂的順利實現。那么,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入手來做好思想的轉變工作呢?
第一,由“以師為本”轉變為“以生為本”。課改指出學生才是課堂的真正主體,而傳統的教學則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的一言堂到課結束,師生之間沒有互動,生生之間也沒有交流,根本不利于高效物理課堂的實現。所以,在課改下我們必須要做好這一思想的轉變,這樣才能確保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第二,由“被動接受”轉變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說,我們要引導學生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這樣學生才能主動走進課堂,才能確保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自主學習。
總之,在構建課改下的高中物理課堂中,做好各方面的思想轉變將是第一步,也是必須要做的。否則,課改理念的貫徹落實只能停留在口頭上,新理念也不能有效將實際和教學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確保高效物理課堂的真正實現。
二、選擇方法
在傳統教學理念下,課堂的教學方法都是“滿堂灌”和一言堂,致使學生越來越感覺物理難學,所以,在課改下我們要用課改思想指導教學方法的選擇,這樣才能鍛煉學生的能力,才能構建出真正高效的物理課堂。
教學“自由落體運動”時,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本節課的教學時,我選擇了“學導式”教學法,引導學生按照“自學、解疑、精講、演練和小結”這一過程進行學習,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親身學習和探究中掌握知識,同時,也為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性工作。
教學“圓周運動”時,我選擇了“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一些圓周運動進行思考探究,如:
(1)思考:表針上各點是怎樣的運動?
(2)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在物理上屬于什么運動?
(3)風車轉動時,風車上的各點做的是什么運動?
……
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這三個問題進行思考,而且這幾個問題都是從我們熟悉的生活現象中提煉出來,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物理素養,而且對端正學生的物理學習態度,對提高學生的靈活運用知識能力都有著重要作用。所以,教學時我們要充分發揮生活情境教學法的價值,以確保學生在知識運用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確保學生在自主參與的物理課堂中找到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動力。
三、做好評價
評價雖然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傳統教育下我們并沒有真正發揮其價值,導致師生關系緊張,課堂氣氛沉悶。而課改下要求我們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要通過恰當的評價方式來重塑師生關系,以期能夠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還以教學“圓周運動”為例,我們要對學生提出的“生活中的圓周現象”給予及時肯定,也要對學生分析這些現象為什么是圓周運動進行引導和鼓勵等等。也就是說,我們要借助評價來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心,來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性工作。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一線教師要做好新理念、新思想的研究工作,這樣才能確保思想順利得到轉變,才能使學生在教師選擇的恰當教學方法中重新找回學習的信心,進而也為高考做好基礎性工作。
參考文獻:
歐琳.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的有效實施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6).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