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廣玉
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因為它關系著與教育相關的個體獨特性,同時也影響或是決定著課堂教學的策略生成。學生的個體差異之所以受到教師普遍的關注,主要原因在于它是個體獨特性最為直接的表現。在教育、教學新媒介迅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微課、慕課、云課堂等新生教學模式正在進行著一場教育教學的偉大變革。可以說,所有新生代教學模式最具共性和價值的特征,便是助力學生實現個性化學習,即滿足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學習品質和能力需求。中學語文課堂在學與教的平衡中,如何探尋新的教育智慧?筆者緊緊圍繞“私人定制,最理想的學習設計;分型辯證,最適合自己的教育;線上線下,零距離的教學輔助”等三個方面,重點分析和闡述了語文教學的新思路、新智慧。
一、私人定制,最理想的學習設計
梳理和總結我們一以貫之的語文教育教學方法,即使我們不愿面對現實或是不忍現實的桎梏,但客觀的事實已經存在了很久:無非是教師講授—學生聽講—學生背誦—學生練習—再現教師傳授的知識。這種忽視甚至是無視學生個體學習品質和能力的教學方式,過度倚重于學生的接受,而無視教學智慧的生成,課堂教學的實施,始終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和以課本為中心,而卻偏執地削弱了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長此以往,語文教學中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碾壓和同化了學生個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了個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它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發展,反而成為學生發展的阻力。
將語文學習的主動選擇權利交還給學生,助力學生在私人定制中實現最理想的學習設計,這便是筆者所在學校語文教研組全體教師正在實踐和探索的一項課題研究。借助網易云課堂等媒體平臺,學生根據自己語文學習的具體情況,再結合個人的學科興趣和愛好,選擇適合自己學習特質和滿足個人能力發展要求的相關課程,并在云課堂智能小管家的約束和提醒中,生成屬于自己的個性化學習菜單,并在學校統一設置的云課堂時間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如對古詩文理解稍顯困難的學生,可以在網易云課堂中選擇《名家讀古詩》或《古詩文解答》等與古詩文密切相關的系列課程。因為云課堂中的課程資源多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因而就具備反復觀看、隨看隨學的私人化特征。這為學生的語文個性化學習創造了極為便捷和有利的條件。
二、分型辯證,最適合自己的教育
學與教是課堂教學體系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二者相互作用才能推動教學的有序發展。通常情況下,語文學困生對自己語文能力發展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并不是十分清楚。因此,語文學科能力偏弱也只是一個感性的概括性判斷,并不能說明和解釋與之相關的所有問題。正因為如此,在實現語文學習私人定制的前期,科學而適宜的學科能力鑒定就顯得非常必要。如何既經濟而又高效地幫助學生完成這項能力鑒定工作?比較常用的方法便是“分型辯證”。借助學校教研室的大數據分析,對學生語文學科的各項能力測試情況做系統性、周期性的評估和分析,諸如寫字能力、閱讀能力、表達能力、作文能力等,形成專屬于學生的學科發展性能力評估報告,作為學生選擇語文課程資源的參照基礎,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課程資源和學生學習能力之間的匹配關系。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語文學科采用機讀答題卡的方式,并且以機改的方式開展閱卷、試卷分析等工作。閱卷系統會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一份知識查遺補漏清單,就好比是中醫分型辯證一般,所開具的清單便是最適合自己的教育。
三、線上線下,零距離的教學輔助
網易云課堂是一種網絡課程資源,其授課時間和空間都非常靈活。只要是學生需要,并且有時間參與學習,在特定的網絡空間便能隨時隨地展開學習。這是一種完全的線上一對一的高效個性化學習方式。學科知識點的講解、問題的解析、思維訓練等等都是極具輔導功能和價值的高效學習方式。通常情況下,學生都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傳統課堂中整節課的學習任務。況且因為很多優質課程資源的介入,以及很多高科技元素的融入,學生在線學習時便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在一對一的教學互動中更為直接和全面地解決了學生存留的大部分知識問題,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學習的效率。針對已經完成線上學習任務的學生,課堂教學又將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變革和調整呢?課程結構的優化和分解應該是首要的變革要素。經歷了云課堂學習的學生,已經對學科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線下課堂如何基于這樣的認知現狀,設計更為高級的思維活動課程,這應當成為每一位語文教師重新審視和思考的新問題。
網易云課堂環境下的語文教學,學生與專家、學者對話,與作家藝人交流,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虛妄之事。在云課堂資源中的“學”和傳統教學中的“教”之間,如何恰當地選擇和尋求一種新的發展平衡,這不僅需要教師的專業智慧,更需要教師具有互聯網的思維模式。重新建構課堂秩序,尋求一種最簡潔同時也最高效的個性化學習方式,我們的探索才剛剛開始。
參考文獻:
[1]余世存.時間之書[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6.
[2]朱永新.朱永新教育作品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