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洋,趙 丹,趙志偉,薛 茹,周海峰,郗 霏
(徐州醫科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4)
CBL教學法在本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以某地方醫學院校為例
高 洋,趙 丹,趙志偉,薛 茹,周海峰,郗 霏*
(徐州醫科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4)
目的 探討CBL教學法在本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影響因素。方法 采用分層與整群相結合的抽樣方法,對江蘇省某地方醫學院校1 548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85.10%的本科護理專業學生了解CBL教學法,其中54.55%的學生體驗過CBL教學法。CBL教學中,63.33%的學生認為課前預習負擔加重,預習時間增加很多;58.00%的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98.67%的學生會參加課堂討論,其中經常參加的占26.00%。學生課前準備情況、教師在案例討論過程中的引導情況、選擇的案例質量和學生學習興趣是影響CBL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結論 CBL教學法在本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好,學生對CBL教學法的滿意度較高。
CBL教學法;護理;本科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大高校都在大力推動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與創新。CBL教學法,即教師根據教學目標,以案例為形式進行教學,并組織學生討論,使其學習、理解和掌握護理知識及操作技能,從而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CBL教學法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應用于護理教學。1993年,中國醫科大學護理系解穎發表了關于CBL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教學中應用的論文,開啟了我國護理教育工作者的CBL教學法探索之路。本文通過對某醫學院校護理專業275人進行問卷調查,研究CBL教學法在本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和影響因素。
1.1 對象
針對某醫學院校5個年級25個專業,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班級,所抽取班級的在校生即為本次調查的研究對象,共選取樣本1 548人;以年級進行分層,然后在各院系中根據專業人數隨機抽取1~4個班,每班學生作為一個群組。其中,男生502人,女生1 046人;2016級、2015級和2014級分別有637人、404人和439人,2013級、2012級學生大多在實習基地實習,參與調查人數較少,共計68人;護理專業275人,為本文的討論對象。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教學改革對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的影響問卷”進行調查,由調查對象單獨進行問卷填寫,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標。調查內容包括人口學特征(性別、年級、專業、生源地等)、大學生對CBL教學法的滿意度、CBL教學法對大學生學習的影響和大學生對未來教學方法改革的期望。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并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和統計推斷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以均值±標準差表示,統計推斷分析包括卡方檢驗、t檢驗、方差分析等。
2.1 學生是否體驗過CBL教學法
如表1所示,275名被調查者中,150人體驗過CBL教學法,占54.55%;未體驗但了解的84人,占30.55%。

表1 學生是否體驗過CBL教學法
2.2 CBL教學法在本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CBL教學中學生學習狀態見表2。150名體驗過CBL教學法的本科護理專業學生中,58.00%的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36.67%的基本能夠完成學習任務,不得不完成學習任務和依然沒興趣的分別占4.00%和1.33%。

表2 CBL教學中學生學習狀態
CBL教學中學生課前預習的變化見表3。150名體驗過CBL教學法的本科護理專業學生中,認為負擔加重、預習時間增加很多的占63.33%;認為變化程度一般,還可接受的占33.33%;認為沒變化的占3.33%。

表3 CBL教學中學生課前預習的變化
CBL教學中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情況見表4。150名體驗過CBL教學法的本科護理專業學生中,26.00%的學生經常參加課堂討論,52.00%的學生有時參加,20.67%的學生偶爾參加,1.33%的學生沒興趣參加。

表4 CBL教學中學生參與課堂討論情況
2.3 學生對CBL教學法的滿意度
如表5所示,體驗過CBL教學法的150名護理專業學生中,47.33%的學生對CBL教學法滿意,50.00%的學生對CBL教學法較滿意。

表5 學生對CBL教學法的滿意度
2.4 CBL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如表6所示,150名體驗過CBL教學法的護理專業學生中,對于CBL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81.33%的學生選擇“學生課前準備情況”,76.67%的選擇“教師在案例討論過程中的引導情況”,60.67%的選擇“選擇的案例質量”,49.33%的選擇“課上分組是否合理”,64.00%的選擇“學生學習興趣”,59.33%的選擇“小組成員合作情況”。

表6 CBL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統計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CBL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法,已被應用于課堂教學中。CBL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護理人才。
3.1 CBL教學法在本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CBL教學法打破了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模式,解決了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分離問題,激發了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評判性思維和臨床思維能力,加深了學生對臨床理論知識的理解,在護理教育模式轉變的新趨勢中顯現出良好的效果[1]。CBL教學中,能夠更加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和基本能夠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分別占58.00%和36.67%。
CBL教學法給學生學習帶來了一些影響。63.33%的學生認為課前預習負擔加重,預習時間增加很多。因此,在CBL教學中,教師應巧妙設計教學案例,適當減小學生課前作業量。26.00%的學生經常參加課堂討論,52.00%的有時參加,20.67%的偶爾參加,1.33%的沒興趣參加。表明對于CBL教學法,護理專業學生還處于慢慢接受狀態,這與多年來一直沿用“滿堂灌”式的傳統教學方法有一定關系,學生更習慣對課堂知識的“填鴨式”接受,不能積極融入課堂氛圍中。
綜上,雖然有些學生不適應CBL教學法,但是在教學中,絕大多數(98.67%)學生能夠完成學習任務。證明CBL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有利于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
3.2 CBL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前景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本科護理專業學生中有54.55%的學生體驗過CBL教學法,30.55%的學生未體驗但了解,即該校護理專業學生對CBL教學法的認知率達85.10%。體驗過CBL教學法的150人中,對CBL教學法滿意和較滿意的學生分別占47.33%與50.00%,即學生對CBL教學法的滿意度達97.33%,滿意度較高。由此表明,目前CBL教學法在該校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狀況較好,學生對該教學法的滿意度和認知度較高。同時,相關文獻顯示,在兒科護理、基礎護理[2]、健康評估、中醫基礎護理[3]等本科護理課程教學中應用CBL教學法,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學能力,促進基礎和臨床結合,提高教學效果。
3.3 CBL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CBL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對教學資源要求較高。調查顯示,81.33%的學生認為自己的課前準備情況會影響CBL教學效果。這就要求學校及教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包括圖書館圖書、權威的醫學期刊以及醫學文獻數據庫,為取得良好的CBL教學效果打下基礎。(2)對教師要求較高。調查顯示,76.67%的學生認為教師在案例討論過程的引導情況會影響CBL教學效果,60.67%的學生認為選擇的案例質量會影響CBL教學效果。教師在CBL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案例編寫能力、授課方式、課堂組織能力、對教學內容及其背景資料的掌握程度、對所涉及問題及答案的準確性與有效性把握、對課堂討論的把握和引導能力等直接影響CBL教學效果。(3)CBL教學中小組討論、分配、模擬演練等對班級規模、學時安排、教學硬件資源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調查顯示,49.33%的學生認為課上分組是否合理會影響CBL教學效果,59.33%的學生認為小組成員合作情況會影響CBL教學效果。由此表明,班級規模過大、分組不合理、討論不充分、成員分工不明確等問題,會影響CBL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CBL教學法在本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成效較好,不僅能解決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分離問題,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是醫學教育改革方向之一。如何將CBL教學法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解決理論學習與臨床實踐分離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是護理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楊歡,張軍,范湘鴻.CBL教學法在護理本科教學中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6(2):402-405.
[2]李領.案例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12.
[3]丁琳,韓本高.CBL教學法在中醫護理基礎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4(12):126.
(*通訊作者:郗霏)
G424.1
B
1671-1246(2017)15-0088-03
注:本文系2015年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項重點課題(2015JSJG061);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6年立項項目(201610313024Z);2016年地方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61031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