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雅婷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 太原 030000)
山西省教育財政支出近幾年變化情況分析
康雅婷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 太原 030000)
本文以山西省作為代表,研究的內容是山西省教育財政支出近幾年變化情況,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我省教育財政支出存在以下問題:總量投入仍顯不足以及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導致教育投入結構不合理等。
山西??;教育財政支;財政支出
近幾年山西省的教育事業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飛快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并且伴隨著城鄉義務教育現在已經逐步全面實現,我省的職業教育也有了一定的發展,高等教育也逐漸實現了大眾化,各種教育都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2015年,山西省普通高校已經有79所,中等職業教育學?,F有542所,普通中學有2400所,小學6403所,特殊教育學校已經擁有64所。2015年,山西省普通高校在校學生共有74.02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共有43.59萬人,普通中學共有192.06萬人,小學有226.95萬人。2015年,山西省普通高校共有40406名教師,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共有32652名教師所,普通中學175053名教師,小學有172957名教師。(相關數據來源《2016年山西省統計年鑒》)
從《關于山西省2014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執行情況與2015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草案的報告》這一文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2014年各部分的教育支出以及占總支出的比重,經過整體形成下圖。

圖1 2014年山西省普通教育支出狀況圖
如上圖所示,我們發現在2014年普通教育財政支出中,小學教育所占的比重最大為34%,其次是初中教育占比為18%,高等教育的占比為16%,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占比相同,均為13%,學前教育的占比為4%,占比最少的是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及進修培訓為3%。綜上所述:我們發現2014山西省教育財政支出中最大的一部分就是九年義務教育。
從《關于山西省2015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執行情況與2016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草案的報告》這一文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2015年各部分的教育支出以及占總支出的比重,經過整體形成下圖。

圖2 2015年山西省普通教育支出狀況圖
如上圖所示,我們發現在2015年普通教育財政支出中,小學教育所占的比重最大為35%,其次是初中教育占比為18%,高等教育的占比為14%,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占比相同,均為13%,學前教育的占比為4%,占比最少的是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及進修培訓為3%。綜上所述:我們同樣發現2015年山西省教育財政支出中最大的一部分就是九年義務教育。
(一)總量投入仍顯不足

表一 2015年中部六省公共財政教育支出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關于山西省2015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執行情況與2016年全省和省本級預算草案的報告》
綜上可知:近年來,盡管從絕對量上看財政教育投入增長幅度很大,但就2015年中部六省公共財政教育支出增長情況與中部六省相比較,教育總體投入水平較低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且在中部六省排名倒數第一。
(二)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導致教育投入結構不合理
教育平等與受教育機會的公平是現代文明社會的必然要求,但長期以來的“二元經濟結構”使義務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教育機會不平等的現象越來越突出,并主要表現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占有教育資源的水平差別較大,存在較為嚴重的結構問題,教育公平性受到影響。反映在投入結構上,其不合理性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明顯。我們都知道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在經濟迅速增長的同時,教育資源也十分優厚,在那個地區就學的孩子所在的校舍十分安全又美觀,師資力量也雄厚,教師不是海歸就是擁有高學歷的名校畢業生。而相比較內陸,尤其是西藏等少數民族自治區教育資源匱乏,沒有安全固定的校舍更沒有每門科目都能匹配的專門教師;城鄉差距也比較明顯,城市孩子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不惜花重金購買學區房,方便孩子進入名校,還聘請家教來進行補習,同時還給孩子報了各種興趣輔導班還使得孩子更全面的健康發展,農村的孩子沒有這樣的條件,他們所享有的教育資源比較匱乏,校舍狹小,有的學校沒有操場供孩子們運動玩耍,沒有沒門科目都能匹配的專門教師,有的教師又教授語文同時又是數學、音樂等老師,往往一名老師身兼數職,這樣老師的教學難度加大,同時孩子們也無法真正全面而有樂趣的學習。
2、教育經費在各類教育中分配不合理。從預算內教育經費在各類教育中的分配比例看,我省對于九年義務教育的教育財政支出最大,占到總體教育財政支出的總數約為52.5%,這一點是與我們大力保障九年義務教育的方針政策想一致。而學前教育的教育財政支出僅僅為4%左右。并且對于特殊教育的教育財政支出也比較少,特殊教育與成人教育以及進修培訓一共加起來為3%左右。我認為這是不十分合理的。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山西省教育財政支出雖然說每年都在以一定的比例加快增長,但是投資總量仍然不足,并且在教育資源配置上還不十分合理,其原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明顯;2、教育經費在各類教育中分配不合理。
雖然我們現在無法在第一時間提出解決的最佳方案,但是意識到問題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在文中所發現的這些問題能夠引起相關部門的被重視,并且期望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1]李印慧.我國財政教育支出——支出結構角度分析[J].財政稅務.2013(6):54-55
[2]李貞.我國財政教育支出總量與結構的變化趨勢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11):2-6
[3]韓爽,韓繼深.我國財政教育支出問題分析[J].經濟師,2010(5):23-28
康雅婷(1991.5-),女,漢族,山西太原人,全日制碩士在讀,山西財經大學,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