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琴芳
【摘 要】近年來,中職技校的人員越來越多,但是部分中職學生自暴自棄,認為讀了技校就是沒有未來、沒有前途。另外,還有部分的學生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沒有上進心,對家人也是漠不關心,一定程度上就會導致他們的性格出現差異。因此,作為中職階段的語文教師,對待中職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在教學中服要融入勵志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關鍵詞】勵志教育;中職;語文教學;應用
中職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的語文教學中進行勵志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定位,還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方向,增強自身的內驅動力,從而促進自身的健全發展。勵志教育貫穿于多學科教學中,但語文學科自身的素材性使得勵志教育的滲透顯得更加直白化、可視化。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深入挖掘教材素材,豐富教學內容,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等多種方法發揮勵志教育的積極作用。
一、勵志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第一,有利于幫助學生自我定位,提升學習動力。受中職教育思想的影響,中職語文教學的功力性較強,其主要是引導學生掌握一項以后方便就業的技能,更好的適應以后的就業需要。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在家依賴父母,在校依賴老師,所以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就要滲透勵志教育,幫助學生自己自我定位,鼓勵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習動力。
第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實現自我價值。語文是一門生活化的學科,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要求中職語文教學要滲透勵志教育,增強學生的學習品質,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例如:歐·亨利《最后一片葉子》這一課,刻畫出一個舍已為人的以自己生命為代價創作真正杰作的畫家形象,謳歌了以貝爾曼為代表的普通人的高尚,體現了人們通過自己的深思而得到的重生。再如: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一課中,海倫·凱勒敢于生命抗爭、無畏無懼的人文精神以及不向命運低頭的勇氣都是勵志教育的重要體現,其能夠使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不斷定位自己的學習和人生目標,探索人生哲理,提高自身的意志力,從而實現自我價值。
二、勵志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挖掘教材素材,博古通今激發學習欲望
語文教材是教育家和廣大學者,結合學生現階段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規律,編制出來的科學的、具有育人意義的優秀作品。在這作品中往往通過側面獨白的方式反映出作者對生活的敬仰,對生命的崇尚等。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教材中勵志教育的素材,然后利用作品人物、事件等,將作者所要表達的正面的態度和思想感情表達出來,引導學生學習他們優良的品質。語文學科知識博古通今,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例如:孫犁的《荷花淀》中,描寫了白洋淀的一個村里,有7個青年要去參軍之后的故事,此篇散文不是為了寫景而寫景,不只描繪出了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而是通過寫景來烘托人物,做到了情景相生,或寓意深刻,或暗示象征,這是一個借景抒情,展示抗爭時期人們英勇不屈的好案例。再如:在《赤壁賦》中,作者采用當時的傳說,借題發揮,抒發了自己被貶之后內心的苦悶和對宇宙、人生的感悟,也體現了作者與生活、生命斗爭的精神和勵志報效祖國的偉大抱負。可見,語文素材中的內容無論是積極或者消極,都是作者對生活、生命的一種闡述和理解,是其與生命的一種變相式的抗爭,都會給讀者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導向。
(二)加強教學引導,注重學生的自我感知
中職語文教材中的內容不可挑剔都是對學生具有積極教育意義的,但由于中職生自我控制能力有限,未必能夠在課堂和課后仔細閱讀文章,對文章的理解有限,所起到的教學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而文章作者與中職生之間的文化差異,也導致學生很能從高層次去理解問題。因此,中職語文教師需要加強教學引導,引導和幫助學生逐漸感知,慢慢體會,從而獲得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學習《水調歌頭 游泳》這節課時,有同學會說我看見過武漢長江大橋,就是一個大橋,也沒有特別的。此同學話一出口,可以看出部分學生有了些失望的表情。這時教師應該加強教學引導,給學生介紹武漢長江大橋的作用,并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沒有這做大橋如何使南北天塹變通途,又如何使那么多詩人學者仰慕等。之后,教師進一步深入引導,“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和雄心壯志。作為一名即將步入社會的中職生我們應該向作者學習寫什么等?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此首詞的理解。
(三)理論聯系實際,強化勵志教育的現實意義
語文教材中勵志教育的素材有很多,對學生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勵教育意義。但從側面來看,教材中的勵志素材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對學生的教育也僅停留在心理上,實際的操作和利用價值不太明顯。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身邊的一些勵志例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學生努力進取,敢于拼搏,認真向上的態度等。另外,教師也可以聘請企事業單位中的一些技術人員、創業高手等走進課堂,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對奮斗和成功有實際性的認識,強化勵志教育的現實意義,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的提升自己,超越自己。
結束語
總之,勵志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其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意義深遠。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語文素材,加強教學引導,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追求進步,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畢瀅.關于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勵志教育探討[J].教育,2016(39):00151-00151
[2]盧朝章.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貫徹勵志教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6(24):103-103
[3]李丹.就業導向背景下中職語文課中勵志教育的滲透策略[J].學周刊,2016.14(14):59-61
[4]魏勁松.將勵志教育融入技校語文課教學例談[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16(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