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嘉言
摘要:目前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注意力資源決定了產品的市場價值,在網絡媒體出現之前,電視是視頻生產的龍頭,但隨著網絡的大規模普及,電視行業正面臨著的重重威脅,盡管電視媒體在傳播過程中的權威性和主導性地位無可撼動,但是電視的單向傳播、傳統的線性播出方式,已經難以滿足觀眾的收視需求,在新媒體領域,一些民營的視頻網站迅速崛起,博得了觀眾的眼球,搶占了大量的視頻市場,網絡視頻正在逐漸打破電視在影像傳播、視頻信息的傳送方面的壟斷局面。
關鍵詞:廣播電視臺網站;文化傳播;創新策略
隨著電視臺網站體系的逐步建立,衛視網站的發展模式、未來發展方向以及面臨的威脅和挑戰等諸多話題成為了業內專家和行業從業人員討論的焦點,電視臺網站已經成為傳統電視媒體尋求新突破的關鍵點,因此,目前對電視臺網站的研究很有必要。
目前中國的電視臺網站形成了大規模低效益的局面,很多家電視臺的網站成了“空殼”,有的甚至出現了賠本賺吃喝的現象,網站點擊率低、內容更新速度慢、盈利模式單一等問題一直困擾著電視臺網站的發展,難以與商業網站進行抗衡,除了中國廣播電視體制的特殊性之外,電視臺網站的經營上也存在著缺陷和漏洞,如何在體制內將電視臺網站經營好,取得臺網共榮的局面,成為了重要話題。
一、廣播電視臺網站的興起與發展
第一階段,萌芽期。這一階段從1996年到2000年。我國的電視臺首次與網絡攜手要追溯到1996年,互聯網在中國興起,中國的傳統電視媒體掀起了改革的熱潮,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電視人不得不拓展思路,尋求更多的市場價值。在這個階段,廣播電視臺的發展呈現出:網站的功能以信息服務為主、內容以圖文為主、廣電網站處于非主流地位,活躍度低的特點。
第二階段,發育期。從2001年到2007年。隨著互聯網視聽節目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互聯網站呈現出的廣播電視媒體屬性越來越明顯。國家廣電總局給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上海文廣等多家電視媒體發放了首批手機電視的運營牌照,手機電視在中國正式開通。這一階段中,廣播電視臺網站主要表現出了與互聯網的合作更加緊密、內容更具風格化、傳播渠道更加多樣的特點。
第三階段,快速發展時期。這一階段由2008年至今。傳播技術的變革與發展往往伴隨著重大事件的發生,2008年我國成功的舉辦了北京奧運會,這一年也成為中國廣播電視臺網站的變革之年。在該階段,廣電網站最具代表性變革是網站個性化服務功能的不斷提升。
作為北京奧運會轉播的唯一官方授權網絡媒體一一央視網,在此次轉播中首次采用了多機位跟蹤拍攝的直播技術,網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觀看賽事的角度,也可以全程跟蹤比賽中自己喜愛的運動員,不錯過每一個細節和精彩的瞬間。這一轉播技術的應用,使得多角度、人性化的賽事轉播理念得到了體現。在這一階段廣播電視臺網站呈現的特點主要有:網絡視頻成為廣電網站的主流、網站設計更富人性化、網站的互動性大為增強、移動新媒體的興起。
二、我國電視臺網站的創新策略
在發現廣電網站問題和不足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在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媒體的過程中,電視人做出了很多的創新和突破,雖然有的做法還不成熟,但是在發展理念和方向的把握上還是十分的準確。在當前三網融合的媒介環境下,廣電網站一方面面臨著商業網站的擠壓,另一方面又要迎戰外國網站的滲透,充滿了機遇和挑戰。鑒于目前廣電網站在建設中出現的漏洞和短板,網站應該在立足自身特點的基礎上,拿出非常的措施和手段,力爭在激烈的網絡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第一,加強臺網互動打造全媒體平臺。作為目前影響范圍最廣、最易被人們接受的電視媒體,電視的互動方式已經滲入到了人們的生活當中。電視互動的理念,是從“傳者本位”到“受眾本位”的巨大轉變。網絡傳播的核心特點就是互動性,也是區別新舊媒體最重要特征。以新媒體為代表的互聯網站面對著主流的電視媒體,不再是取代被取代的關系,而是優勢結合、雙向互動的理念。電視臺融入新媒體以通過開辦網站為起點,網站目前在與電視觀眾的互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為電視媒體的衍生品,網站應該重視與母體互動,將電視媒體的內容優勢與新媒體的傳播渠道優勢進行完美的結合,充分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雙贏。
第二,明確定位打造網站品牌。在頻道的定位上,網站應該依托母體豐富的頻道資源,延續電視頻道的定位,對于具有專業化定位的電視頻道,在網站的定位中,應該更加關注網絡空間中相應專業領域的信息,立志打造網絡領域的專業網站。
第三,加強網站的內容創新凸顯網絡特色。廣播電視臺網站的發展在內容上得到了廣播電視媒體的大力支持,目前,大部分網站內容都以傳統廣播電視媒體提供的資源為主,而傳統的電視報道方式直接植入網絡并沒有取得好的傳播效果,網站在內容建設上要有所突破,充分的利用網絡傳播特點,重點關注廣播電視媒體報道中的核心話題,并對其進行網絡策劃,對廣播電視內容在網絡上進行放大和擴散,以期在二次傳播中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擴大事件的影響力。網絡傳播雖然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具有廣泛的受眾群體,但是網絡信息浩如煙海,如果發布的信息不具有吸引力和藹沖擊力,很快將會被埋沒在網絡之中。
三、結語
廣播電視網站是一個在時代技術沖擊下誕生的一個新興媒介。從優勢方面考慮,它既對廣播媒介進行吸取雜糅,又對于互聯網技術應用融合,使它成為了新環境下的舊媒介形態的過渡期。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目前我國廣播節目的收視率處于持續偏低的境遇,只有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勇于創新、革故鼎新,才能逆流而上,成為被大眾廣泛接受的媒介。
參考文獻
[1]宋永琴.三網融合下電視臺網站發展的困境及應對[J].新聞世界,2011(7).
[2]項仲平、劉靜晨.論網絡電視對傳統電視的沖擊[J].當代傳播,2010(2).
[3]蘇蜻.淺析我國省級電視臺網站的建設現狀[J].山東視聽(山東省廣播電視學校學
報,2005(9).
[4]張允若.美國廣播電視網站探析[J].視聽界,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