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斌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今社會里,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物資基礎的競爭,而是取決于人才的挖掘與培養。因此,學校把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當作教學的方向和目標,而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已經不能跟不上社會前進的步伐,需要進行深入的改革與創新。本文從漢語言文學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應注意的問題入手,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路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基本思路
引言:當今社會的競爭已經發展到了應用型人才的競爭,我國教育的發展之路也必須向著應用型、技術型人才培養的方向發展,要想實現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從課堂教學的本質出發,結合實際練習,才能讓學生們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體系不健全
從當前學生們的綜合性素質來看,大多數學生漢語言文學的基本功都比較扎實,但這扎實的知識卻只能讓他們達到“紙上談兵”的效果,卻不足以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明顯的“中氣不足”,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其教學體系的不完善性。受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老師們仍舊太注重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當中的理論知識教育,而沒有對學生們的應用性及實踐性能力進行特別的重視和關注,使學生們只能掌握很多的書本知識,卻缺乏實際操練,不能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
2、教學模式不完善
雖然在教育體制改革的推動下,各大院校也對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與創新,增加了許多實踐性教學的環節,而這些環節也確實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本,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這些教學資源卻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讓這些實踐環節如同雞肋一樣,形同虛設,并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再加上所增設的部分實踐環節內容守舊,根本激發不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發揮不出這些實踐教學的優勢,學生們也得不到應用能力的提高。
3、老師的重視度不夠
在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之下,學校老師對于實踐教學的環節始終沒有提起高度的重視,而且從老師本身的綜合素質來看,他們理論知識量充足,但自身的實踐能力欠缺,需要進行繼續的學習與培訓,有針對性的加強全面素質的培養。而且學校在對于老師的考核方面也氣管激勵制度,大多數老師只會對理論性的東西下功夫,熱衷于論文的發表與撰寫,對于實踐環節的研究缺乏投入,更不感興趣,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
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本思路研究
1、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
在新的社會發展形勢下,人才培養目標必須要發生轉變,因為當前社會各行各業的交叉性越來越強,只有重新對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進行定位,才能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尤其是在我國“一帶一路”的倡導下,更應該讓我國的漢語言文學增強對外性,在培養專業特色人才的同時,加強全球化市場的推進。另外,在科技水平不斷進步的今天,更要把現代化的工具融入到沒語言文學的教學當中,讓學生們不但要學會傳統的文學,更要學會運用現代化的工具去進行創新與改革。讓舊時代的“酸秀才”形象徹底得到轉變,變成能文能武的應用型人才。而這一切的實現必須從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入手,把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以及各種教學器具進行合理的滲透,讓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更能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和青睞。
2、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
雖然在新的教育體制改革下,各個學校的教學體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占據著主要的地位,要想讓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得以順利實現,就必須要從學生各個階段的學習實際出發,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的進行研究和分析,建立一套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體系,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教學環節充滿活力,更有利于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知識更快的接受和理解,并把它運用到社會和生活實踐當中,充分發揮出漢語言文學的應用性。另外,對于學生的考核與評價體系也需要進行大的變革,不能成績論英雄,增加更多的實踐性考核內容,讓學生們在掌握教材內容之外,更多的去進行實踐與運用,可以把學生們的課堂表現、論文見解、交流與討論等方面的內容都作為考核和評分的一部分,這樣才更能引起學生們對實踐方面的重視,更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3、增強專業實習
只有在工作實踐中才能把書本知識變成現實,所以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路上,必須要加強學生們的實習內容,讓學生們走進企業單位,去接受各方面的考驗,作為校方可以統一為學生安排實習單位,為學生找到可以發揮特長的工作崗位,讓他們可以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工作實踐。另外,還要打破課堂教學的局限生,可以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組織一些實踐性的活動,比如說可以參加一些文化單位的見習、開展一系列的辯論賽等等,既能增長學生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可以讓他們的文學知識得到不斷的鞏固和提升,而且走出枯燥課堂的學習,更能調動起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提高老師的綜合素質
在想讓學生成為社會所需之才,老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對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重新的認識,提高科研水平,實現教學新的突破。只有加強老師們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理解,才能利用相關的知識,才能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和教育,讓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習更具有創新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不能適應新世紀的需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各大學校只有在符合自身教學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方法及模式的轉變,把理論與實踐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沖破傳統的牢籠,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杜蘭. 淺談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J]. 才智,2015,(24):252.
[2]翟瑞青. 關于構建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 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5,(04):1-5.
[3]孫海芳. 河南地方高師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建構[J]. 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1):68-70.
[4]孟婕. 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J]. 文學教育(中),2014,(02):147.
[5]陳潤生. 探討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本思路[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5):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