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昌
【摘 要】高中數學課堂的引入是一堂課的起始點,也是關鍵點,引入好壞與否直接影響到一堂課的成功。而引入的好壞取決于引入的辦法是否科學合理。文章主要研究高中數學課堂問題引入的五種辦法,希望通過問題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他們的智慧,誘發思維,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關鍵詞】數學課堂;引入;方法
課堂教學中的課堂引入部分作為整堂課程的開始環節,對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會產生直接影響。在對教師教學進行評價時,首先也是對其課堂引入部分進行說明,這說明課堂引入在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能否利用課堂引入充分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專心聽課,是影響課堂質量的首要問題。因此,本文就課堂引入進行分析,結合新課程改革中對數學素質教育的規定,分析高中數學課堂引入的五種方法。
1.溫故引新法
教育學家霍姆林斯基說:“教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也就是說,復習已學知識的鞏固,同時也是對新知識的引入,已學知識與新知識的聯系,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便于學生充分理解與掌握新知識。比如,在講授任意角三角函數定義時,教師可要求學生復習直角三角形所涉及到的相關定義,引導學生找出其中的局限之處,從而順利引出新課。
2.預設問題法
課堂引入環節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學習情況提出符合學生學習認識以及知識儲備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對問題做出思考,分析應解決頒發,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在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引導學生了解知識之間的連續,深刻掌握知識要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在課堂引入環節要有效結合已學知識,并針對新問題提出預設問題,將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進行預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活躍課堂氛圍,鼓勵全體學生參與討論,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性與主動性。
如果學生對于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難以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或儲備知識進行解答,那么教師應作出指導,為學生搭建臺階,以遞進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教師的引導作用,是學生體驗知識學習的過程的關鍵部分。
3.懸念引入法
教師在開始新知識教授之前,可預設一些較有難度的懸念問題,便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上,積極利用新知識進行研究,從而明確其學習目的,便于學生熟練掌握新知識并積極運用新知識。比如,在講授排列組合時,可讓學生參與解決這樣的問題:將4本同樣的書分給2位同學,每人至少一本書,那么可以有多少種組合方式,這種問題對于高中生來說是較為簡單的,學生可積極參與并解決問題。隨后,教師可再次提出將20本同樣的書分給4位同學,每人至少一本書,那么可以有多少中組合方式呢?這種就難以使用簡單的枚舉法進行解決,這就會給學生產生一種懸念,足以引起學生的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充分引入教學內容,并引導學生利用排列組合知識進行解決。
4.創設情境法
創設情境是教學活動中的常見方法,通過情境創設可改變學生的固有思考方法與思維習慣,激發學生利用創造性思維分析問題,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這說明思維來源于懷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富有問題的情景,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提出疑問。教師可積極展開探索式試驗教學,鼓勵學生參與探索與討論,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探索過程中獲取解決問題的快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
比如,在講授等比數列求和公式中,教師可設置2個教學情境,一是古代印度國外賞麥的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二是引用古文中的“一尺之錘,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又如,在講授映射概念時,由于其概念較為抽象,教師可通過打比方的形式幫助學生了解,比如映射就是“有規矩的談戀愛”,其中規矩是指“不能不談,不能多談”。這就與集合A中的元素一樣的,不能剩余,但是必須在集合B中找到相對應的元素。這樣詼諧幽默的教學情境創設,不僅能夠為學生創建輕松的學習氛圍,同時也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從而充分掌握映射概念。
5.實踐法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方法,同時也是推出真知的途徑。教師可通過實驗性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動作形態,對動作行為產生一定的感知能力,同時也激發學生的表象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樹立符號表象,從而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形成形象的思想認識,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接受水平。教師可通過設計兼具趣味性與啟發性的數學實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驗過程,對事物的發生過程產生了解,對數學知識的產生形成一定的了解,從而順利開展新知識教育。
結語
實踐表面,課堂引入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環節,是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創新教學的基礎條件。引入問題設計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特點,要求教師對學生充分了解,同時還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思維,具備心理學與教育學等綜合素養,并充分利用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真正實現現代化教育。
【參考文獻】
[1]于會茹.淺談數學課堂教學的問題引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9):43-44
[2]劉永鋒.巧設課堂引入,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5(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