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要:所謂貧困家庭就是那些與收入低于當地政府規定的居民平均收入和生活平均最低水準線。對這些家庭的孩子來講,不僅在經濟上,在心理上也成為了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往往比同樣年齡的學生承受著更大的壓力感和挫折感。他們一旦對心理情緒的變換沒有得到有效的掌控,很容易就會出現極端的心理,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要對貧困家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具體的分析,然后有針對性的制定解決策略。本文將具體的提出貧困家庭的心理健康狀況,同時以及思考、
關鍵詞:貧困家庭;心理問題;策略
一、貧困家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貧困家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貧困家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其他大學生相比存在比較明顯的差距。一般地講,在校大學生中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偏執以及敵對等方面,貧困家庭學生也具有同樣的特點。但相同之中也有明顯的差異,首先是兩者之間抑郁癥狀差異大,這是貧困家庭學生心理問題最為嚴重的方面。貧困家庭學生心理異常人數比例偏高。
(二)貧困家庭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及特點
一般地說,由于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趨激烈以及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等因素變化、沖突的影響,人們的心理問題普遍的增多。對貧困家庭學生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環境和生活條件,使得他們的心理問題更加突出。
貧困生的心理特征可以從積極心理和消極心理兩個方面觀察與分析。
積極心理主要表現為:具有積極向上、自強自立、意志堅強的品質,學習刻苦,目標明確,能夠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學習與生活之間的關系,能吃苦耐勞,勇敢面對命運的挑戰,適應能力與自立意識較強,能主動尋找勤工儉學的機會,靠自己的雙手解決實際困難,能懷著感恩的心態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信奉古人的一句名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視困難為人生一大財富,堅信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消極心理主要表現為:自卑與敏感心理和虛榮與妒忌心理。自卑是個人對自己在外貌、能力、處境等方面的一種自我否定的消極心理,自卑心理是多數貧困生最為突出的心理問題。作為一個自我意識已經成熟的個體,有些貧困生表現出強烈的自尊要求,內心充滿自卑與自尊的矛盾,外在情緒表現為抑郁消沉,缺乏信心。在人際交往中,對于涉及自己的言談舉止、穿著打扮,容易引起強烈的情感波動,把別人的關心和幫助當成是對自己的嘲弄、憐憫,甚至充滿敵意,表現出過度敏感。由于強烈的自尊與自卑交織在一起,部分貧困生容易產生虛榮心理。他們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唯恐暴露自己家庭的貧困。在生活上極力包裝自己,消費大手大腳,甚至拒絕父母來校探望,但其內心深處又深感不安,覺得對不起父母,但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又難以自拔。少數貧困生因為理想與現實的沖突以及對現實生活中不公平的體驗,對經濟條件優裕的同學表現出強烈的妒忌心理,往往采取貶低甚至損害他人的手段以求心理平衡。
二、解決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
針對目前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必要的體制創新與工作改進。
(一 )完善經濟助學體制
進一步完善經濟助學體制,切實解決貧困生的經濟問題,消除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根源。經濟助學體制的缺陷已經嚴重制約了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的基本需要。
(二)加快學生工作隊伍建設的步伐,提高輔導員的業務水平,做貧困生的心理醫生和知心朋友。
加快學生工作隊伍建設是職業院校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要進一步從政治上、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關心學生工作隊伍,研究和協調解決學生工作干部在工作、學習、生活、個人發展等方面的困難。要充實學生工作隊伍數量,改善學生工作干部年齡結構,完善學生工作隊伍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工作干部隊伍的素質。輔導員應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不斷總結經驗。針對目前輔導員隊伍的現狀,應進一步加大對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訓的力度,研究推動學生政治輔導員職業化改革,重視并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交流與總結,以座談會、經驗交流、理論研討等多種形式,促進相互學習與交流,而且應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等方面實施政策傾斜。要創造條件使學生工作干部逐步成為從事學生心理健康咨詢教育的專家,讓輔導員成為貧困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
(三)加強校園文化、優良校風和學風建設,構建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平臺。
貧困生進入大學以前,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中與周圍人群沒有明顯反差,心理相對平衡。進入大學后,如果大學校園中缺乏一種以獲取知識和追求真理為榮耀的良好學風,貧困生在這種環境中就很容易因為經濟上的困窘而滋生自卑心理。因此,營造平等和諧、健康向上的校園環境,能有效遏制校園內的貧富分層現象,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將起到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學校應當特別重視班級與宿舍這類小群體環境的人際互動關系,努力營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學生自治組織的作用,積極開展心理互助活動,讓貧困生在一種寧靜和諧的氣氛中得到心理調適。
總結:
在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職業院校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如貧困生的現實困難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學生工作隊伍建設及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高,有些職業院校還存在思想上不夠重視、行動上存在得過且過的現象等等。為此,應當采取切實措施,從政策制度創新入手,充分發揮職業院校的特色優勢,聚集社會關注貧困生的一切資源,將自救與他救有機結合,努力使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
參考文獻:
[1]趙國軍.貧困家庭高中生心理問題解析及對策研究.東北師范大學.2012
[2]周紅.高效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及解決策略.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