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茜
(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區域產業生態發展湖北工業大學協同創新中心> 湖北 武漢 430070)
參與式教學在《能源經濟學》課程中的實踐與思考
張 茜
(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區域產業生態發展湖北工業大學協同創新中心> 湖北 武漢 430070)
參與式教學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加強課堂的信息交流和反饋,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本文從參與式教學的方法和效果評價等方面簡述了參與式教學在能源經濟專業本科中《能源經濟學》課程的實踐,提出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主要問題,以期在提高能源經濟學課程教學效果的同時為其他課程提供借鑒。
參與式教學 能源經濟學
“能源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內容和研究領域始終與現實問題緊密結合的經濟學專業課程。“能源經濟學”研究的內容豐富而復雜,從微觀到宏觀,從理論到政策,從經濟到政治,從技術到環境,從國內到國外,從現在到未來,所關注的視角可謂千差萬別。因而,在不斷完善豐富能源經濟學課程體系的同時,引入新的教學方式將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這也是當前高等教育所倡導的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的需要。能源經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理論聯系實踐,實施參與式教學無疑是提高能源經濟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參與式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加強學生的內在激勵,充分運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以提高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
針對能源經濟學概念和系統性論述較多的特點,扭轉學生被動接受學習內容。參與式教學主要是以能源經濟學的專題設計為基本素材,以鼓勵學生參與、培養實踐能力為出發點的教學模式。能源經濟學課程參與式教學中重視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實施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是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關鍵一步。教師精心設計專題,在引入能源經濟學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結合社會實踐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向學生提出即有思考性又有實際意義的問題。專題中的問題能激發學生思考,并充分發揮學生作為獨立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體現參與式教學在能源經濟學課程中的優勢。教師則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鼓勵學生系統性的表達對問題的看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參與熱情。
2、團隊組建
學生可自愿組成4~5人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根據選定的專題進行課內外的討論。小組內進行分工協作,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專題任務。小組每位成員都必須明確分工,并給出貢獻率,不得“搭便車”。 利用課余時間準備相關內容制作PPT,并由一位同學代表在課堂上將小組的“作品”展示出來。在進行“演講”時,其他同學們認真傾聽,并積極主動的提問。團隊合作也意味著任務的完成需要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交互作用,集思廣益、互幫互助。
3、小組互評
“參與式”課堂評估作為參與式教學的一部分,注重學生的參與互評。小組互評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成小組之間的競爭,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認可的依據,就形成了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格局,使得評價重心從以往的個人競爭轉而鼓勵團隊合作。這種小組互評的參與方式讓學生都不同程度的參與到能源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來,使組內成員之間的合作變得異常默契。此外,同伴的欽佩、贊賞、鼓勵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協調能力也得到相應的培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求知積極性。學生的出勤率會相應提高,學生對能源經濟學的學習積極性也會提高,于是就形成了課堂的良性循環。
4、參與式教學的指導
能源經濟學專題討論與交流環節結束后,由教師以教學中重難點為基礎進行分析和總結。尤其應對學生在演講過程中的觀點進行歸納,結合相應知識點進行系統講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能源經濟學相關概念、經濟模型、分析方法、結論等的掌握,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分析實踐問題,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提出見解。
為了具體考察參與教學方式在能源經濟學課程中實施的效果,作者采用結構式問卷調查的方式,對三屆共90名學生進行了教學評價調查(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能源經濟學參與式教學所產生的積極效果持肯定態度。因此,“以學生為本”的參與式教學理念在能源經濟學課程中得到了體現,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只有讓學生全方位的參與學習,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煥發出活力。但表1中體現團隊精神一項,只有70%的學生贊同。這也說明了學生在小組自主學習中存在他人投入不夠,相互協作意識較弱。
由于能源經濟學具有課程信息量大,與能源產業實踐聯系緊密,因而能源經濟學的教學方式上應多樣化。參與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很好的調動能源經濟學課程的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能源經濟學課程參與式活動中,學生的探究過程是開放的,學習思維是創造性的,學生的創造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參與式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式可以優勢互補,使能源經濟學教學取得更為顯著的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鞠可一,王群偉.能源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培養策略初探[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5,(05):21-24.
[2]孫睿,高晶晶.對能源經濟本科專業“能源經濟學”課程建設的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4,(36):117.
[3]楊運瓊.參與式教學在《環境與資源經濟學》課程中的應用探索[J].甘肅科技,2009,(05):172-173.
G642
A
2095-3089(2017)27-0137-01
本文為湖北工業大學2016年度教學科研項目“基于案例驅動的計量經濟學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編號:201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