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推行,高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問題逐漸得到了重視,如何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成為教育界思考的問題。本文主要就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性的意義以及學生主體性培養的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英語 學生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023-01
在以往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學生學習消極、學習主動性不強的問題,比如,課堂提問時,大多數學生要么滿足于接受現成的答案,要么就是保持沉默,沒有對某些問題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不記單詞、寫作業拖拉,這些都是學生的主體性不強的表現,究其原因,一是學生習慣了模仿和機械般的記憶,二是教師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習慣了填充式的講解方式,處于一種主導地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純粹是為了應對考試。長此以往造成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缺乏思考能力,一味地依賴教師的灌輸,更不用說學生本身的主體性作用得到重視了。
自從素質教育實施以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成為了教育工作者應該堅持的教育理念。新課標要求師生之間要有互動、要共同發展,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學會質疑探究,學會知識與實踐的結合,而要做到這些,關鍵就在于培養并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所以,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是目前高中英語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有著多方面的重要意義。
第一,對于英語的學習意義重大。學生只有具備了主體性,才會激發自己內在的學習求知欲,才能夠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具有主體性的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自己主動去探索知識、發現問題、獨立思考,做學習的主人。主體性不強的學生在學習中經常丟三落四,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在意同學之間的相互配合,經常以自我為中心;而主體性強的學生學習自覺努力,勤于動腦,思維擴展快,且樂于與同學進行合作學習。英語的學習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到了高中階段,學習強度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難,迫于升學的壓力,最初那份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都會減弱,這時候只有依靠學生自己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才能克服這些問題,從而學好英語。
第二,對于貫徹落實新課標意義重大。當下,新一輪的教育改革還在逐步推行,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變革教學方式,培養具有主體性的學生。教育改革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新課標的任務要求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這些都說明了現在的英語教育不再是簡單的傳授英語知識,還要讓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的各種方法,讓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努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實現對學生主體性的培養,推動新課標的落實,使二者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共同進步。
第三,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當前,我們正處于一個社會和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為了適應這些變化和發展,當今的學生也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而要具備這些能力就必須具備主體性,并且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優選方式,主體性的提高在促進學生認識發展的同時還能發展學生的個性,做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健全人格,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那么該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呢?我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方面:
第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當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時,注意力就會高度集中,這樣興趣最終就會轉變為學習的動力,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好學的積極心態。
第二,教師要提高對學生的期望值。有一個著名的效應是“羅森塔爾效應”,說的是教師對某些學生產生了某種特殊期待,這些期待有意或無意地傳遞給了學生,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增強,潛能得到了發揮,學習成績也就飛速提高。這個效應告訴我們,對任何事都要存有希望,那么所期望的事就可能會成功,信心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這同樣適用于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把目標放在知識的傳授上,還要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對學生要充滿信心和期待,相信學生的潛能,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體性。
第三,學生要加強自我效能感的培養。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會為自己定制一個較高的學習目標,遇到困難能沉著冷靜并且努力克服它。學生要為自己樹立一個合適的榜樣,發揮榜樣的帶頭作用,在與他人的比較中看到自己的進步,獲得前進的動力。學生給自己設立的目標難度評和判斷標準都要適當,這樣學生能夠更容易獲得成功的機會,體驗到進步的快樂。教師對于學生的進步要積極總結反饋,讓學生確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不斷提升他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不斷進步。
第四,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要有一個良性的交流互動。英語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雙方互動交流來共同完成,教學效果也是取決于雙方互動的結果,在英語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也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適時給予學生點撥。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小組分工合作,虛心聽取其他人的意見,尊重其他人的勞動成果和發言,遇到困難時主動找同學或者是教師進行交流,這樣才能讓問題得以解決,培養自己的主動性。
第五,教師要努力挖掘學生的潛力和各種教學資源。每個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風格,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各種措施,做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盡最大可能發揮每一位學生的聰明才智和潛力。教師還要深挖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所用,比如英語學習離不開字典,要求人手一本字典是最基本的要求,為學生訂購一些有聲讀物、英語學習報等,鼓勵學生多多利用這些教學資源。
以上就是我總結出的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促進學生主體性培養的方法。學生主體性的培養是一個反復和漸進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有耐心,繼續探索培養學生主體性的更實用的方法,在促進學生發展的同時也能促進英語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