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萬脂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而現實的小學生寫作無話可說,缺乏新意,甚至畏懼寫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學生生活體驗不足,因此實施體驗式作文教學需采用在生活和閱讀中積蓄體驗,在活動和情境中激活體驗,在語言表達中釋放體驗,在交流總結中深化體驗這四個策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關鍵詞】體驗式 小學作文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168-01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新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將人文素養放在語文教育首位,主張小學作文“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提出作文教學要密切聯系生活,作文要表現出對生活真實情感體驗的寫作理念。為了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追求。因此,小學體驗式作文對實現這一目標有著實在的意義。
一、體驗式作文教學,教師的指導至關重要
體驗式作文教學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雖然每天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經歷,但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可以化作作文素材,小學生也沒有辦法把生活元素融入自己的作文。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師要結合近段時間語文教材中的知識點,引導學生注意自己的衣食住行,觀察身邊人的喜怒哀樂。這樣就能激發小學生的寫作文興趣,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也能反過來促使學生熱愛生活。這種指導,既可以個別指導,又可以集體指導。教師可以允許學生把自己的寵物,把自己的布娃娃,帶進課堂,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充分調動學生五官六感體驗生活,積累作文素材。教師可以有目的地組織班級學生走進生活,進行社會生活實踐。例如參與社區志愿活動,或者組織學生走進田園,體驗農民生活等。
二、體驗式作文教學,學生動筆舉足輕重
無論哪一種作文教學模式,學生如果不動筆,則永遠都無法提高自己的寫作文水平。動筆可以在學生體驗的各個環節展開,也可以在許多活動中開展,不同的體驗經歷有不同的體驗效果。(一)游戲中動筆,寫作興趣得到激發。教師有選擇性地進行游戲活動,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寫作熱情。游戲是小學生進步的又一活動形式,而且包含寫作素材,在游戲中學生會收獲頗豐,可以“想人之所未想,言人之所未言”。例如在老鷹抓小雞的游戲中,學生可以找到生活樂趣,體會到團結一致的重要性。當游戲結束后,教師立即組織學生進行寫作,這樣做,可以緩解學生做游戲的疲勞,使得學生愿意參與下一次的游戲,還可以讓游戲過程在學生腦海中重演,讓學生鞏固游戲的樂趣,更為重要的是在體驗中游戲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二)手工中動筆,寫作能力得到鞏固。除了做游戲,還有很多體驗活動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手工制作是非常理想的體驗形式。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手工制作也形式多種多樣,把手工制作引入作文課堂,其魅力不可阻擋。如《做紙花》,通過觀察、分解范作,讓學生知道,紙經過捻、剪、折等方法,可制成美麗的紙花,還可啟發他們利用技法變通,創造各種各樣的紙花。在學生完成紙花制作后,用寫作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迸發學生的情感火花,學生寫作能力提升效果也令人瞠目結舌。學生動筆的時機很重要,關鍵需要教師不斷引導學生動筆,在不同的體驗階段動筆,在不同的活動形式中動筆,學生動筆才是硬道理。
三、小學生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實施策略
在生活和閱讀中積蓄體驗。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葉圣陶認為“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字”。學生對生活的情感體驗越豐富,作文自然就精彩了,而人們認識生活、獲得知識的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親身經歷的直接經驗;二是借助書本獲得的間接經驗和知識。因此,要重視從生活和廣泛的閱讀中積蓄體驗。
首先,留心生活,學會觀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2]我們生活的世界為寫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可以讓學生從學校、家庭、社會這三個方面去進行觀察。比如說認真負責的老師、調皮搗蛋的同桌、多才多藝的同學;放學路上的見聞……各種情緒體驗,見聞和感悟都要求學生記錄、累積下來。讓學生在觀察中不斷思考,關注生活和感受生活的幸福和快樂,才會積極地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其次,用心體驗生活。當學生學會用心去體驗時,生活也滲透到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寫出血肉飽滿的文章。因此,在體驗式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驗。這種感情的投入不僅是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是他人的生活。當學生用濃濃的情感去體驗生活時,才能夠抓住內心最真實的感受。也許他人一個會心的微笑會讓他們快樂很久;枯萎的秋葉,也會讓他們內心蕩起漣漪。最后,閱讀積累體驗。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也是學生積累思想、情感、語言的重要途徑。引導學生重視閱讀體驗,不僅要鼓勵學生廣泛涉獵,讀各種類型的書,更要鼓勵學生堅持不懈的進行讀書積累,做好讀書筆記。還可以在班級中營造讀書氛圍。例如在班級里辦一個讀書角,上面可以張貼學生優秀讀書筆記,可利用班會、晨會的時間舉辦班級讀書交流活動,可以是自己喜歡的一本書,喜歡的一個小故事等;為班級每個月制定一天為讀書日,讓學生深切體會到讀書的魅力等。這些都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就算是熏也把學生的語文能力熏高了。
四、體驗式作文教學,讀寫結合相得益彰
體驗式寫作的源泉,生活是寫作的源頭,但是要把寫作的源泉化作寫作素材,讀不可缺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內容,為小學生的寫作提供了很好的樣式,而寫作又延伸了閱讀內容生命,讀與寫相輔相成。體驗式作文教學必須強調讀寫結合。在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小學生把閱讀作為寫作開始前的鋪路石,也要教導學生善于把閱讀內容融入作文中。讀和寫的相互配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習作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體驗式作文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創造能力,在體驗中,小學生寫作水平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同時學生更加熱愛生活,視作文活動為生活的重要組成,作文不再枯燥乏味,脫離生活,而是充滿趣味與生機。此外,語文教師的引導在體驗式作文教學中的地位在其他模式的作文教學中更為很重要。這也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投入更多精力研究學生,對作文教學過程精益求精。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347.363.
[2]鄧貴秧.姚春杰.作文有效教學招招鮮[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