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芳
【摘 要】在小學階段開設品德與社會課,是對小學生開展德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門典型的教人做人的課程,對培養學生從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好的行為習慣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這門課程思想品德理論教育偏多,加上不被列入測試科目,使教師和學生重視不夠,而且小學生學習這門課程內容顯得枯燥乏味。因此,怎樣進行好的教學,對小學生進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是每位思想品德教師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小學 品德與社會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200-01
品德與社會課是一門比較系統地向少年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課程,是培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載體,也是小學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好的教學方法將為孩子更容易理解接受。”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老師所教的是思想簡單的孩子,要讓他們明白其深刻的道理,這還需要教者應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一、學習氛圍不緊張,讓孩子感到愉快,讓學生學起來有興趣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根據教材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一種愉快的學習氛圍,在沒壓力、高興、公平、和諧的氣氛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由不想學習轉為非常想學習。例如,我上《吃穿用哪里來》一課時,這樣引入:我們每天的生活需要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如:我們的衣、食、住、行方面需要哪些生活用品呢?讓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人人都參與進來。接著就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吃穿用哪里來)這樣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課題,不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使學生對這課所學的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學生有了興趣,就會有表現的欲望,這種欲望無疑給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二、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明確教學要求 。
小學生年齡小,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因此,上好品德與社會課,教師必須熟悉并鉆研教材設計孩子們熟悉的例子和情景,這樣才能更容易使學生產生共鳴,得到孩子們的認同。要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方處于最佳狀態。要知識與能力、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共同要求與因材施教的關系,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提高教學效率。對于難點教材采取前有孕伏,減緩坡度,螺旋上升的辦法,既重視直接感知,又注意從已知推出未知,培養良好的學習心理。
三、不斷學習,勇于創新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是教師必備的素質。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源于對教師淵博學識的崇拜。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結構的變化,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時代要求。初中政治課教材從上世紀的《法律常識》、《社會發展簡史》到《思想政治》,再到現在的《思想品德》知識結構從單一一步步走向綜合,無不彰顯時代特色。作為品德與社會課教師,面對著一群生長在溫室里的學生,手捧著《新課程標準》,思索著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如何才能把這些孩子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唯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我們不僅要學習好專業知識,參加新教材培訓,校本研修還要掌握一些其他學科的知識。例如教學“法律重要性“時,列舉教學定理、公式等加深學生對法律重要性的理解,樹立牢固的法制觀念;學習“中華民族精神”時,引用《白楊禮贊》、《岳陽樓記》、《陋室銘》等課文中的名句、格言;了解“民族文化”時,介紹名人秩事、風土人情、風景名勝等;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時,表達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目的(消滅階級,消滅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本質等等。使知識變得具體、形象、有趣味。慢慢地老師便成為學生們學習的榜樣,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四、課后反復訓練,形成習慣鞏固目標
一個人的道德行為修養不是一朝一夕就養成的,而是經過長期教育,反復訓練而成的。而學生受思想品德教育不僅僅在課堂上,還在學校家庭和社會中,在這個廣闊的天地里學生受的教育更豐富、更實際、更深刻。因此,課后教師要觀察、了解、評估學生,為他們的德育實踐創造種種條件。在現實生活中創造條件,使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關心別人、孝敬父母等道德準則運用在實際行動中,以理導行、反復訓練,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了鞏固學生道德認識,使學生規范自己的道德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應指導學生實踐。如一位教師教學《孝敬父母》一課后,她要求學生人人做一些令父母滿意的事。隨后,有的學生父母生病,他就向父母問寒問暖,陪父母前往求醫問藥,照料父母;有的學生母親工作忙,她就洗衣服、做飯、拖地,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既鍛煉自己,又溫暖著父母心,讓父母十分滿意。課后的訓練,養成了他們良好的道德行為,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家里做個好孩子。
總之,在有關小學的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經歷說出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樂事。接著讓他們進行討論,最后師生共同總結,達到知行統一,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認為我們的教學應該開放,讓學生到社會中體驗、實踐,才能更好地發揮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方華宇:《如何上好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
[2]劉志強:《淺談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策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