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漢語國際教育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社會各界人士開始高度關注和重視到對外漢語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基于新形勢下,高校要想培養出更多的漢語國際教育人才,就必須加強對課堂教學模式和內容的創新工作,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不斷優化設置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法課程,加強對課程的建設與改革工作,從而不斷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充分保障培養高素質、高層次人才的科學質量。本文將進一步對對外語課堂教學法課程建設與改革展開分析與探討,旨在創建出更具推廣價值的課程教學實施模式。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法 課程建設 改革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廳一般項目《法學微課堂與翻轉課堂的建構研究》項目編號:粵教高函《2016》166號。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031-01
1.課程性質與目的
《對外漢語教學法》課程作為高校對外漢語專業本科教學計劃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是該專業學生的核心學習內容,高校專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既要不斷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學習能力,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
《對外漢語教學法》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標主是為了詳細講解漢語語音、詞匯、語法、文字等語言要素和綜合、聽力、口語、閱讀及書面語表達等技能課的教學方法與技巧。基于該項課程的充分學習,本專業學生能夠在之后的教學實踐中根據漢語的不同特點以及教學對象,科學合理的設置課型,從而最大化發揮出學校已有教材、設備等資源作用,并且優化設計出更為先進的教學環節、教學步驟、教學技巧,有效提升對外漢語教學的實際效果,切實提高留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本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應加強對外漢語教學各環節的訓練。
2.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
2.1模擬課堂教學模式
為了有效提高對外漢語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他們良好的課堂實踐能力,專業教師可以通過采用模擬課堂教學模式,組織學生去扮演教師的角色,其他學生則扮演評委的角色。對外漢語課程教師根據課程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去進行命題式試講,當然在開展模擬教學前,該名學生要做好充分的教學備案工作,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和任務,通過搜集講課過程中所需要的相關教材,從而有針對性的設計出豐富有趣的教學案例,這樣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在該名學生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出自身引導者的作用,將其他學生合理分為各個小組,認真聽其授課,等到講課完畢后,教師就可以激勵各小組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和分析,并派出代表進行該堂授課的評價,最后教師進行科學總結點評工作。
2.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時代背景下,對外漢語教學法課程的開展能夠實現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想有效實施“翻轉課堂”,各大高校就必須搭建起完善的多媒體技術平臺,通過在課堂上進行電腦操作完成對外漢語教學實踐工作,對外漢語教師在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要始終遵守“精講多練”的基本原則,不斷提高學生課堂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因此,教師要將學生作為課堂實踐的主體,自身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加以點撥指導即可,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留白時間進行思考和練習。“翻轉課堂”教學的實施有效結合了任務型教學法和合作學習模式的優勢,能夠讓學生之間進行激烈的相互交流和討論,從而進一步強化他們的實戰訓練。
3.教學效果與反思
高校對外漢語專業教師無論是應用模擬課堂教學模式,還是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都能夠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思考實踐,提高他們在課堂活動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教師事先制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在模擬課堂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對外漢語專業教師要注重指導扮演老師角色的學生學會如何進行科學備案,優化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充分體現出漢語表達的準確性,并有效凸顯對外漢語教學課程語言的藝術性以及優美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前提必須確保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教師要引導學生觀看課前相關學習視頻和閱覽輔助材料,這樣無疑會加大學生的預習任務領,一旦部分學生未養成良好的預習學習習慣,自控能力偏低,就會導致他們無法完成預期任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4.建議和對策
4.1模擬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的相關建議
對外漢語教師在利用模擬課堂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所講解的 每一個教學環節和內容的總結工作,并積極指導作為評委的學生去進行科學總結點評工作,這樣才有利于全體學生真正參與到各項學習活動中,啟發學生的深入思考。
4.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的相關建議對策
對外漢語教師在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時,要堅決杜絕形式主義,要保障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能夠有效獲得教學活動的學習決定權,教師只需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幫助和引導。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成功的前提就是必須確保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主動性,因此,教師要通過采取有效措施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主動性。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法課程的建設改革股操縱,要大力推廣應用先進的課程教學模式,有效結合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和學生實際學習水平,有針對性的進行課程設置和優化,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人才培養需求,促進我國學科專業穩定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昊.對外漢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及課程設置分析——以西南交通大學為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68-69.
作者簡介:
李雅潔(1987-),女,陜西渭南人,碩士, 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二語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