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張耘+陳艷燕
【摘要】針對高職數學教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意圖的深入思考,概述高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應用意識的具體作用,潛意識中認為,在高職數學教育中,必須加強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強調數學可以廣泛的應用于各專業當中,為數學樹立出正確的應用觀,這對于高職院校達到培養人才的目標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數學教育 應用意識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152-01
數學應用意識就是要求教育者利用數學的角度觀測世界,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在現代化的社會經濟中,數學應用意識已經成功的滲透社會的各個領域中,依據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的目標,教育界更應重視對學生應用意識的加強培養,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與能力。本文主要分析數學應用意識與高職數學教學策略。
一、數學應用意識與高職數學教育的教學措施
(一)加強數學的應用意識
高職院校教學的重點應該以提高學生融入社會勝任工作的基本能力為目標。一直以來,數學教育都體現出以數學知識為主的特點,顯然這與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具有明顯的差異,所以,作為高職數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樹立出明確的教育理念,轉變傳統主要以教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成關注數學應用存在的價值,以此來促使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得以實現。在實際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站在數學應用的角度,為學生挑選適當的數學知識、技能、方法等使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進一步提高的內容,并且還要提前設計好講解內容的有效方法,利用重視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為學生教授知識。
(二)突出數學知識的應用性
許多年來,高職教育都在著重構建根據社會需要設專業,“根據學科打基礎,根據就業設置模塊,促使學生能夠橫向轉移,縱向提升”的培養系統,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應用能力。所以,高職數學教學的重點在于從熟悉數學課程系統實現轉移到對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進行培養,在此基礎下,要求教師在教授知識前,進一步了解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所需的數學知識,這些知識該怎樣為學生的專業提供服務,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系統理論知識的同時,應重視結合理論與實踐,盡量將學到的知識和專業內容結合起來,以此促使學生學以致用。
例如,針對一些專業學習經濟管理學的學生,教師在講解微積分的同時,可以合理的應用邊際函數的相關定義,與邊際成本、邊際收益、邊際利潤等經濟活動實例相結合之后進行講解導數的基本概念,以此促使學生明確導數產生通常都來源于生活,當學生了解導數的概念之后,再利用小成本、大利潤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促使學生真正的理解導數經濟活動中所產生的作用。
(三)利用數學活動,展現出數學應用意識的價值
當學生畢業之后都會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同時也會遇到各種難以及時解決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極有可能是數學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學過數學應用,才能進一步提高分析、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數學建模就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之一,也是將理論與實踐進行連接的重要橋梁,如果將數學建模中的求解模型、提煉模型等進行詳細的解決、思考問題的流程有效的融入數學教學當中,不僅能使學生的視野與思路更加開闊,培養學生主動操作的能力,還能促使學生深刻的掌握學過的知識,并結合學到的數學理論與實踐應用,這樣能實現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目標。
在數學教學課堂中,學生學完函數連續性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與數學知識相關的任務讓學生獨自完成。例如,“椅子能在不平整的地面擺放平穩嗎?”此種教學模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將帶有四條腿的椅子放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讓椅子的三條腿著地,如果椅子的第四條腿沒有著地,椅子就不可能放穩,僅需稍微的挪動,就能促使椅子的四條腿都著地,椅子就能放穩,這時問題出現了,怎樣才能證明此種現象。
二、結束語
總而言之,加強培養高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改革數學教學理念都是教育界永恒的課題,怎樣將強化培養高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有效的應用至數學教育中,促使學生數學方面的應用意識已有的基礎更進一步的提高,關于這方面作為廣大從事高職數學教育的工作者必須深入思考、加強重視、積極探索與研究的重要課題,這也是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必須加強落實的職責與長期的任務。
參考文獻:
[1]任麗華.談高職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J].教育與職業,2006(24):173-174.
[2]王小華,黃慧.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育教學原則及教學策略[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1):148-149.
作者簡介:
玲玲(1979-),女,鄂倫春族,上海市人,研究生,畢業于俄羅斯國立師范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