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杰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先進技術被應用到人們生活與學習中,推動了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是學生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受多種因素影響,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關于實驗課程的設置尚不完善,因而降低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興趣。因此,本文將從互聯網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影響入手,聯系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在互聯網時代下解決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 初中生物 實驗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163-02
我國許多初中在生物教學中并沒有將實驗作為重點,不僅影響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還降低了學生學習興趣。在互聯網技術較為發達的今天,互聯網技術被應用到各處,并在各個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教育領域的作用較大,因此,有必要將互聯網與生物實驗教學結合在一起,解決現代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一、互聯網的出現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影響
(一)有利于改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
在我國多數初中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始終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由于這些問題的存在,使得初中生物教學質量始終無法得到提升,而互聯網技術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改善生物實驗教學現狀。
(二)有利于提升實驗教學效率
通過互聯網的有效應用,能夠切實提高實驗教學效率,如在對細胞觀察的實驗課中,受實驗環境、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響,細胞所發生的變化會出現差異,學生觀察到的實驗結果,不一定理想。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作用,可以讓學生直觀的看到細胞的各種變化狀態、以及整個變化過程。同樣,在仿真實驗技術的作用下學生可以自行參與到實驗中,學生也可以利用仿真技術證明自己假設的正確性,這也是提升實驗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而且,通過與標準實驗結果的直觀對比,可以幫助同學們找到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分析導致細胞變形不充分、觀察不明顯的原因。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以把各同學的觀察結果通過互聯網,與同學們共享,激發同學們的探討興趣,讓大家共同研究其形成原因。
二、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國已經實行素質教育多年,但由于應試教育影響較大,使得初中生物教學無論是考試機制上還是在評價機制上都沒有發生本質上的變化,很多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依然將提高學生的筆試考試成績作為根本,再加上現代考試制度中并沒有將生物實驗作為考試內容,使得很多生物教師錯誤的認為只要學生將生物實驗過程背下來即可,并不需要參與實驗,這樣一來便將動手實驗變成了理論知識講解,學生所掌握的實驗過程與內容僅限于理論,無法將所學知識真正融入到實際操作中,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興趣,還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有些初中生物教師為讓學生了解更多理論知識,經常將實驗課程變為理論知識講解課程,甚至成為自習,讓學生自行學習相關知識,嚴重打擊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部分初中生物教師并不具有實驗操作的能力,只能講理論知識。
三、互聯網時代解決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問題對策分析
(一)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為做好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工作,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轉變教師思想觀念。對于初中生物教師來說,應認識到實驗教學對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正確對待素質教育,認真踐行素質教育理念,對于自己不懂的問題應虛心學習,將有價值內容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按時開展實驗教學課程,給予學生一定的展示空間,在適當時機給予學生指導。
第二,提升教師的信息化程度?,F代教育中已經應用了互聯網技術,互聯網上有很多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解能力,開拓學生視野的知識,教師可以將有價值內容通過互聯網下載下來,提供給學生。例如,切片制作的要點,如果有條件進行實驗操作,一定能夠讓學生記憶深刻,在無法讓學生親手操作的情況下,可以利用互聯網將現有視頻資源分享給同學們,讓學生在反復觀看中,體驗、領會操作要點的重要作用,以及具體操作方式。
特別是不具備生物實驗條件的學校,生物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微信技術,將可用的實驗視頻存儲到手機上,播放給同學們觀看,即使摸不到,通過觀看視頻,也可以讓學生們對生物實驗由一個比較形象、直觀的了解,也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的理解生物理論,激發其學習興趣。
第三,注重實踐。實踐相對于單純的理論更有意義,為做好學生的實驗教學工作,應做好學生的實踐教育,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如在學習細胞構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帶一顆洋蔥,然后在課上利用顯微鏡觀察洋蔥細胞,并記錄下自己所看到的內容。這樣一來, 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楚的了解實驗過程,還能加深他們的印象,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也更強。
在觀察過程中,老師可以將學生們不同的觀察結果拍攝下來,通過互聯網技術,共享圖片,在課后引導學生們找出各效果圖,相應操作的不同之處,便于同學們對細胞知識與顯微鏡操作知識、切片制作知識的進一步了解。
(二)引入互聯網技術
互聯網技術是現代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將互聯網技術引入到教學中,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讓學生隨時隨的學習和復習所學知識。如可從感官上刺激學生,深化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將實驗過程做成小視頻,然后將視頻復制給學生,讓學生在需要時將視頻打開觀看,以此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老師可以組建一個本班級的微信群、貼吧或網站,將難、重點知識與實驗內容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做好重要知識點總結;進行實驗前,并讓學生通過互聯網參與到實驗知識討論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假想,設計實驗,以便驗證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他們對知識的探究能力。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實驗內容做成微視頻,讓學生扮演老師,為老師、同學講解知識,大家提出各自的疑惑,學生解答,通過這種互換角色的方式能夠加深學生對教師工作的理解,也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不足。
(三)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通常將興趣作為學習出發點,為做好學生的生物實驗教學,應讓學生對生物實驗產生興趣。如教師可以提出簡單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驗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便被調動起來,進而主動參與到實驗學習中。同時,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還應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自主探究知識。自主探究知識是生物實驗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在學習對照實驗相關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利用互聯網進行探究,讓他們了對照實驗的實驗原理,其以光照條件對婦鼠的影響實驗為例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掌握對照實驗的理論、要點以及注意事項。
第二,借助互聯網實現種子萌發及其條件探究實驗。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部分生物實驗無法進行,這時就需要學生借助互聯網分工完成,如在研究種子萌發的過程中,由于種子萌發時間較長,不便于實時觀察,這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使用不同的種子,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實驗,觀察并拍攝種子的萌發過程,利用互聯網技術,共享給所有學生,這樣同學們就可以觀察到各種條件下,各種時期,不同種子的萌芽狀態,以及萌芽全過程:先吸收水分并獲得營養物質,然后突破種皮,逐漸形成根,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形成胚芽,最后發展成莖與葉。通過觀察可以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化,更有利于深化學生的認識,提高學習效率。
第三,懂得利用互聯網學習生物進化知識。在初中生物中存在生物進化知識,但這些知識并不能被實際操作,為加深學生們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以通過運用互聯網上的知識、圖片,讓學生了解關于生命起源的多種學說,以及,教材中重點介紹的生物進化過程樹圖,通過形象的方式,讓學生對生物的進化理論,以及發展歷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四、結束語
現代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弊端,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互聯網技術逐漸發展起來,被應用到現代教育中,為做好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工作,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結合互聯網技術提出了做好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措施,希望能為相關人士帶來有效參考,真正做好生物實驗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暴麗國.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2):276-277.
[2]林霏.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4):172-173.
[3]張青,黃桂秋.初中生物學科實驗教學情況調查分析及建議思考[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1):147-149.
[4]張明偉.淺談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11:71-72.
[5]王雅芬.注重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效率[J].生物技術世界,2016(4):269.
[6]李少瓊.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模式改良初探[J].求知導刊,2015(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