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日嘎
摘要: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金融制度的落后問題仍然存在。克什克騰旗是第十屆中國年西部百強旗縣,也是赤峰各個旗縣里唯一摘掉貧困帽子的地方。克什克騰旗的金融服務也有一些問題存在。
關鍵詞:金融、服務、問題
一、金融服務現狀
克什克騰旗位于赤峰市西北部,總面積2.1萬平方米,2016年人口統計克什克騰旗有25.3萬人口。克什克騰旗屬于牧業旗,克什克騰旗的人口增長幅度比較小人從產業間就業狀況來看,一部分人始終都會從事畜牧業和農業,人口在8萬余。就業主要在2,3產業間流動,然而人口增長幅度較小,所以第三產業的勞動力轉移也比較緩慢。近來年克什克騰旗的旅游業較為發達,也因此帶動了當地的第三產業的發展。
從金融支持克什克騰旗的總體來看,近10年來金融對克旗的經濟發展力度在逐年增加的狀態。從金融機構的信貸收支,我們可以看到各項存款和貸款的數目每年都大幅度的增長,比起存款貸款的數目從2006年的7.0478億增長到2014年的39.8683億元可以看到增長了5.6倍以上,存款也增長了3倍左右。
從金融機構來看,對農牧區人們貸款的主要是農村信用社,貸款的金額也很大,對于克什克騰旗的牧區來說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上萬元的貸款,用來生產生活支出。各項存款里個人存款站的比重較大,也證明了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存款的資金也越來越多了。財政存款的數目每年都有變化,跟財政收入支出有關系。
克什克騰旗的近十年來的保險收入和賠款支出如上,在2014年的保險收入與支出都有所提高。財產險從2006年的397萬元到2014年的 5197 萬元,提高了13 倍。人壽保險從2047.5萬元到2014年的8308 萬元,提高了4倍。保險的賠款支出方面也同樣在增加。2014年相比之前財產險分類多出三個,分類也更加明細。
二、金融服務存在的不足
(一)農村信用社的發放貸款方面的問題
克什克騰旗農村信用社共有26處,129個村組建設助農服務點135處,積極籌建發展分社,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2016年開展小微企業年檢授信及調整授信工作,確定小微企業信用戶為239戶,達到53988萬元,戶均授信達到225.89萬元。信用社也對下崗人員投放貸款211萬元,青年創業貸款1561萬元。對于脫貧等民生工程實施信貸傾斜政策,2016年投放金融扶貧貸款20812萬元。農村信用社在旗縣地區成為主力軍,在農牧區的作用很大。在1999年我國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
克什克騰旗農牧地區不存在借款難的問題,三個牧業地區相比相比、其他地區的貸款筆數,貸款金額較大。
克什克騰旗三個牧業地區的借款戶數達到三分之一以上,小額信貸在牧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對于牧業人們生產生活的幫助很到,小額信貸最高額度為25萬元,2015年前的利息為一分一厘,后調整為九點九厘。
但是對于農村信用社對農牧民貸款的主體不明確,牧區人們貸款后并不是針對生產上花費,更多的是用來消費,攀比情況很普遍。很多家庭從信用社貸款到期后又從親朋好友那里籌集或者借高利貸等來籌集資金去還信用社的貸款,還上信用社的貸款后高利貸的期限截至時用從信用社貸款,如此導致了惡性循環,牧民其實就是在還中間利息的金額。這種情況在同樣在農業地區或其他鎮上出現的情況較少。
(二)擔保問題
擔保的問題在克什克騰旗的也比較嚴重,有一些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們會給一些直接認識或間接認識的人們做擔保,并且壓上自己的工資,才使借款人輕松的籌集到資金,但是借款人如果不按時還錢或者無能力在償還,那以后的事情就由擔保人來償還,這種行為在克什克騰旗比較泛濫。在一個單位出現一些這樣的情況后,農村信用社對擔保人的工資作為抵押來償還借款人的借款。
這也屬于信息不充分導致的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信息不對稱是擔保問題的攔路石,也阻礙了經濟效率,同時也給擔保方帶來了嚴重的后果。
(三)金融產品單一化
金融產品的單一化,對于整個旗來不同層次的企事業或個人來說是不夠的。對于農牧區或者旗縣的生產經營方式的轉變,或是從原來的簡單再生產到后來的擴大再生產,從勞動密集型到資本密集型產業轉變時,更向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的生經營。這些個人或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大,此外對于資金的周期或會延長。對于產業鏈的企業,農牧組在哪個環節出現了資金的缺乏會對整個生產有不利的情況發生。
三、金融服務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一)制度創新與經濟發展
事實證明農村信用社的小額借貸解決了農牧地區的“借款難”的問題,幫助農牧民的增收,對于信用社也起到了增盈。那么對于一些牧區的攀比行為,應該對其家庭做初步的調查是否應該給貸款,并且引導農牧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制度變遷會使技術進步,然后會使經濟增長,并且會成長轉型,這種規律已經成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的關鍵。
(二)形成有效的信用監管體系
建立信用征信體系,改善整個旗里的信用環境通過健全額與信用有關的法律法規,形成有法可依、依法辦事的征信市場,對于失信的行為懲罰,通過建立檔案,黑名單制,形成信用信息網絡,加強金融盡管機構的監督,并且懲罰失信的企事業單位與個人。
(三)加大開發力度,創新金融產品
金融機構要根據旗里的經濟發展現狀及其結構特點,對不同層次資金需求,貸款用途,有針對性的調整信貸結構,更加靈活的,科學性的政策和利率效率政策,形成全面的金融產品,滿足不同層次的人們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吳彬,對少數民族貧困地區金融服務問題的研究,[J],西南金融,2011年第12期
[2]王瑱,我國貧困地區農村金融存在問題和改革思路探析,[J],生產力研究,2009NO24
[3]馬德功、黃娟,金融制度創新與我國西部貧困地區經濟發展, [J],農村經濟,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