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敏
摘 要: “大AA”“精AA”是山東方言較常見的程度義結構,目前研究對“大”“精”的語法定位存在分歧,且對成因探討較少。本文立足沂源方言,闡明了“大”“精”作為有限性程度副詞的語法性質。通過對該結構的窮盡描寫,從語義選擇性上分析了結構的成因。
關鍵詞: 大AA 精AA 語法性質 沂源方言
一、“大”“精”語法性質分歧
“大AA”“精AA”是山東方言中常見程度義結構,有些方言兼有兩種結構,有些以“精AA”居多。筆者所居沂源地區兼有兩種結構,使用頻率較高,如:a.大胖胖、大高高、大沉沉b.精瘦瘦、精矮矮、精輕輕。在該類結構中“大”“精”表程度,相當于“很、非常”。A為性質形容詞,兩種結構對舉,形成特色程度義結構。其中與“大”“精”搭配的形容詞不能互換:a.大胖胖/*精胖胖、大高高/*精高高b.精瘦瘦/*大瘦瘦、精細細/*大細細。
通過對該類結構的分析發現,此前對內部構造規律的研究存在兩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對“大”“精”語法性質定位存在分歧。現有研究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認為“大”、“精”是詞綴。錢曾怡(1999)認為濟南等地“長、短、深、淺”等有正反義對立的單音節形容詞重疊,前加“老”或“精、溜、棱”等,構成“XAA的”式表程度深,如精淺淺的、精窄窄的等。李楠(2011)認為淄博方言中的前綴“大”“精”加形容詞重疊式可以分別表積極義和消極義。第二種認為“大”“精”是程度副詞,后加性質形容詞重疊式。郝靜芳(2014)將“大”“精”看作青州方言中的絕對程度副詞,組合功能很弱,只能修飾單音節性質形容詞的重疊式,不能修飾單個形容詞。榮偉(2014)對受限高量級程度副詞“精、大”進行了詳細考察,認為“大AA”“精AA”所表程度更深。此外,“精”多修飾小量形容詞而“大”多修飾大量形容詞。第三種認為“大”“精”是程度副詞,但其組合方式是“大”“精”與形容詞A組成雙音節復合詞后,后一個語素重疊。周翠英(2008)認為形容詞表程度可前加程度標記“精”作為副詞。形容詞ABB式即把雙音節形容詞后一個語素重疊,如果具有消極意義的,就用精來修飾;如果狀態詞具有積極意義,則重疊后用“大”修飾,但非所有消極積極義都用二者表示。
以上是對“大”“精”語法性質的幾種觀點,下面筆者將針對沂源方言對“大”、“精”的語法性質進行分析。
二、沂源方言中“大”“精”的語法性質
1.“詞綴說”分析
對于現代漢語的詞綴問題,歷來許多學者都進行過討論,呂叔湘認為“語綴(詞綴)就是語義上完全虛化的不獨立語素即黏著語素”,馬慶株認為詞綴具有定位性,語義特征具有范疇義,由詞綴構成的詞內部結構關系是粘附性,詞綴有易變性。在“大AA”“精AA”中,“大”“精”都只能出現在AA之前,具有定位性,“大”“精”都表示“很、非常”的意思,衍生出程度范疇義。但就內部結構而言,“大”“精”與性質形容詞組合的結構特征明晰,并非只是黏附。而且“大”“精”意義虛化程度并不高,仍保留其詞匯義。雖然“大AA”“精AA”在使用中已經固化,但筆者認為將其看作詞綴為時尚早。
2.“程度副詞說”分析
很多方言研究都將“大AA”“精AA”中“大”“精”看作程度副詞,這一觀點的分歧在于與AA的組合問題,一種認為是程度副詞修飾AA重疊式,另一種認為是“大/精+A”組成雙音節詞之后的語素重疊。觀點二屬于詞匯范疇的問題,按照葛本儀的說法,“大/精+A”屬于構詞法,而到“大/精AA”的變換則屬于構形法問題。這一解釋單從內部構成上可以解釋,但在句法功能上會出現一些問題。“大/精+A”屬于程度副詞修飾形容詞,一般認為是狀中結構,若認為是性質形容詞則欠妥。“大/精+A”的語義類型與普通話中狀態形容詞的結構均不同,在沂源方言里也沒有類似的例子,且“大/精+A”也不單獨使用。
3.沂源方言“大”“精”語法性質——有限性程度副詞
(1)程度副詞修飾AA重疊式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大”“精”屬程度副詞,用以修飾性質形容詞AA重疊式。“大”“精”自身表程度,相當于“很、非常”,詞匯義實在,未完全虛化。且在沂源方言中,“大”“精”有些情況下可以被其他程度副詞代替,如“怪”“剛”等:a.大胖胖——怪/剛胖胖、b.精瘦瘦——怪/剛瘦瘦。由此可見,“大”“精”雖與表大小量對立的性質形容詞搭配已經固化,但有些情況下也可被其他程度副詞代替,內部的結構還不十分緊密。但使用頻率上“大AA”“精AA”占主導。再就口語語感而言,在沂源方言里人們更傾向于認為“大”“精”修飾后面的形容詞AA。
(2)有限性程度副詞
在沂源方言中,存在幾類使用范圍不同的程度副詞。一類是“怪”“剛”等,屬廣義不受限程度副詞,較自由地用在名詞、動詞和形容詞之前,表程度高量,因此在“大AA”“精AA”中,“怪”“剛”可以實現有條件替換,這主要取決于同AA式韻律與語義特征搭配度。另一類程度副詞是“大”“精”這類,位置較為固定,組合能力不強,通常只與有限的某一類性質形容詞搭配,適用范圍不廣。因此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有限性程度副詞。
三、“大”“精”與性質形容詞組配的選擇性
目前研究對“大AA”“精AA”中“大”“精”與性質形容詞組配原因的解釋力度不夠。下面是通過窮盡式描寫列出了沂源方言中“大”“精”與性質形容詞組配的情況:
大:剛/怪大,*大大大;小:剛/怪小,精小小 長:剛/怪長,大長長;短:剛/怪短,精短短 高:剛/怪高,大高高;矮:剛/怪矮,精矮矮 深:剛/怪深,大深深;淺:剛/怪淺,精淺淺 厚:剛/怪厚,大厚厚;薄:剛/怪薄,精薄薄 寬:剛/怪寬,大寬寬;窄:剛/怪窄,精窄窄 沉:剛/怪沉,大沉沉;輕:剛/怪輕,精輕輕 粗:剛/怪粗,大粗粗;細:剛/怪細,精細細 遠:剛/怪遠,大遠遠;近:剛/怪近,精近近 快:剛/怪快,大快快;慢:剛/怪慢,精慢慢 胖:剛/怪胖,大胖胖;瘦:剛/怪瘦,精瘦瘦 貴:剛/怪貴,*大貴貴;賤:剛/怪賤,精賤賤 多:剛/怪多,*大多多;少:剛/怪少,精少少
上述所列是沂源方言中能與“大”“精”組配的所有性質形容詞。沈家煊先生按照有無標記對立程度的高低,將相對詞分為大小類、好壞類、冷熱類,并指出大小類反義詞在句法層面有無標記的對立程度最高。沈先生列舉了10組表大小類的反義詞,如長/短、厚/薄、寬/窄、遠/近等。沂源方言里能與“大”“精”組配的性質形容詞基本上包含在這些形容詞中。通過觀察發現,與“大”組配的性質形容詞多為表大量的詞,與“精”組配的為表小量的詞。兩者在一定情況下形成對稱互補的語域。
1.“大”“精”的語義特征
“精”在普通話里可以做形容詞、名詞和動詞,做形容詞時表示“精通的、提煉挑選的”。沂源方言里“精”做形容詞時也有這些含義,此外還可以表示一個人心思細密、很精明。除了做形容詞外,“精”還做程度副詞,表“很、非常”。“精”的語義傾向于表細小、精細等小量義,其本身就蘊含了[+細][+小][+近][+短][+淺][+窄]等隱性語義特征。“大”可以做形容詞和副詞,語義與普通話相差不大。“大”的語義傾向于表體積、數量、強度、容量等超過一般水平,因而其本身也蘊含了[+粗][+大][+遠][+長][+深][+寬]等語義特征,正好與“精”相對。在做程度副詞時,“大”“精”構成一對對立的程度副詞。
2.AA重疊式中A的語義特征
前文所列大小、長短、高矮、深淺等對立的性質形容詞,描述了事物在體積、長度、高度、深度等方面的差異。這類詞可以構成表度量范疇的語義場,大、長、高等可以稱為高量類度量形容詞,語義特征表示為[+度量][+高量],相應的小、短、矮等則可以稱為低量類度量形容詞,語義特征表示為[+度量][-高量]。根據語義特征分析,我們發現能與“大”“精”組合的性質形容詞都具有表度量的語義屬性。而像“好、壞、美、丑”等非度量類的形容詞則不能進入這種結構。
3.結構組配的語義選擇性
我們認為該結構的組配主要基于語義選擇性。邵敬敏(2004)認為,詞與詞的組合是由雙方選擇決定的,這種選擇性包括語義的一致性、自足性、決定性原則,即組配成分要符合語義選擇性。從“大”“精”對AA重疊式的選擇來看,“大”中[+粗][+大][+遠]等語義特征決定了其更容易和含有[+度量][+高量]語義的形容詞組合,“精”的隱性語義特征也決定了其更傾向于和表[+度量][-高量]語義的形容詞組配。度量類形容詞對“大”“精”的選擇也一樣。可見這一組配具有雙向語義選擇的特征。
參考文獻:
[1]葛本儀.現代漢語詞匯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
[2]郝靜芳.山東省青州方言的特色程度副詞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2014(4).
[3]李楠.淄博方言形容詞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
[4]榮偉.沂水方言程度副詞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4.
[5]邵敬敏.“語義語法”說略[J].暨南學報(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版),2004(1).
[6]沈家煊.不對稱和標記論[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7]周翠英.膠州方言強程度表示法[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