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潔
摘 要: 教輔隊伍是高職院校教科研工作正常進行的有利保障,是高校服務體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沒有優質的教輔工作配合,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學科研活動。高職院校應該加強教輔隊伍培訓,明確教輔隊伍定位,消除偏見,打造一支高素質、懂學習,具有高尚師德、良好服務意識,較高工作積極性的教輔隊伍。
關鍵詞: 教輔人員 積極作用 團隊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就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做出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更好地支持和幫助職業教育的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人才保障。各職業院校紛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與此同時,與人才培養質量密切相關的教輔力量相對薄弱,理念相對落后。如果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決定創新模式。那么,要提高教輔隊伍水平,真正發揮其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必須加強高職院校教輔隊伍的理念創新建設。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近些年高等職業院校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各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工作逐步深入,教輔隊伍在學院團隊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日益凸顯。如何加強教輔隊伍建設,加強學生管理、更好地服務于學院教學科研工作成為高職院校越來越關注的問題。作為北京一所高職院校教輔工作人員,筆者在實踐工作基礎之上,就如何發揮高職院校教輔人員在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教輔人員隊伍,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高職教輔人員的定義
高等職業院校教輔人員是指學校行政崗位中進行輔助教學工作的人員。教輔工作具體包括教務管理、圖書資料管理、學生管理、實驗實習設備維護管理、計算機網絡服務、學校為教育教學服務的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等。廣義來講,高職教輔人員指高職高專院校中除教師以外、為教育教學提供輔助和服務的人員。
二、教輔人員在師資團隊建設工作中的現狀
(一)某些教輔隊伍良莠不齊,影響教育教學質量。
在傳統高職教學中,任課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教輔隊伍建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受到教育經費的影響,學院無法招聘大量專業的教輔人員,一些任課老師根據實際需要,會從學生中選拔成績較好的,以“助教”的形式,輔助老師完成教學工作,導致教學工作的不便和漏洞。
(二)教輔工作任務煩瑣,某些教輔人員缺少工作積極性。
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某些高職院校出現教學資源相對不足,教輔崗位人員編制少、教輔制度不完善、教輔功能發揮不充分、教輔人員任務太過繁重、教輔工作缺少量化、教輔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以系部的辦公室主任為例,一方面要做好系部日常管理和教學管理工作,同時,做好學期、學年的工作計劃和總結,完成每年教學、科研項目的匯總申報、國家級、市級、院級各種學生賽事的管理工作、教學輔材的申采管理等,輔助教學秘書做好教師調停課安排、教室安排、學生重修、學生考試、補考等工作;此外,教輔人員必須負責部門資產的增加、核銷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甚至時常要承擔起工會的部分職能,工作千頭百緒,繁重不堪。
(三)教輔人員職稱待遇低,工作干勁不足。
長期以來,某些高職院校存在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忽略教輔隊伍建設的現象,導致教輔工作人員在職稱晉升、正常職務晉升等方面遇到諸多困難。每個人都有最大限度發揮自己潛力并獲得成就的意愿,高校教輔人員當然也不例外。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教輔人員工作性質特點及當前教輔工作的評定現狀決定了其很難看到實現自我價值的可能,教輔人員在自身內心需求與客觀現實之間產生不平衡感,在工作中時常表現出積極性不高、干勁不足等問題。
(四)教輔制度不完善,教輔崗位編制較少,多崗兼職情況突出。
在當前高校中,教輔人員的編制較少,往往出現一人承擔多項職務的情況,不僅增加了教輔人員的工作量,還很難保證教學輔助任務的高質量完成,長而久之,必然造成教輔工作人員身心疲憊,工作效率不高的結果,影響教學工作正常運行,失去教輔工作存在的意義。
(五)高校教輔人員職稱、學歷結構不合理。
目前,高職院校較為關注干部和教師隊伍的學歷和職稱晉升,而對教輔人員的培訓工作關注較少,導致高學歷、高職稱的教輔人員較少,高校教輔人員職稱、學歷結構不合理的現象。高職院校教輔人員的知識偏于老化,能力和水平相對較低,隊伍長期發展積累不足,工作停留在低水平運轉。
(六)高校教輔人員隊伍不穩定。
由于對教輔人員的重視度不夠,某些年輕教輔人員僅將教輔工作作為臨時跳板,對待工作得過且過,一旦時機成熟便離職而去,這種缺乏對教學未來進行合理規劃,缺乏盡心盡職的工作態度影響了高校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三、發揮教輔人員的積極作用,促進學院師資隊伍建設
(一)提高教輔人員素質,運用機制,發揮教輔人員在學院教學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第一,學院應加強教輔人員培訓,提高教輔隊伍素質,服務于學院教學工作。教學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學質量是高校發展的生命線。高職院校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一直十分重視。在高職高專院校,教輔人員的工作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校教學工作的良性運轉和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因此,學院除了正確認識教輔崗位的重要性外,在人文關懷的同時,應根據不同的工作需要,定期組織教輔人員進行崗位培訓,針對教輔人員舉行心理輔導、有效管理等方面的講座,開展工作經驗交流活動等,加強教輔隊伍建設,幫助教輔人員不斷吸收、掌握新的教輔管理手段和方法,不斷提高教輔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
第二,學院應加強教輔隊伍培訓,發揮其在學院科研工作中的積極作用?,F代社會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教輔人員進入到工作崗位后,沒有認識到繼續學習的重要性,很難完成自己的工作內容,如圖書管理員的工作,現在都采用計算機智能化的管理系統,管理人員無法熟練地操作計算機,顯然無法很好地完成管理工作,而且隨著圖書館藏書的增加及校園網的建設,學院會不斷升級管理系統,只有不斷學習,管理人員才能充分了解新的系統,為借閱圖書的學生和老師提供優質服務,服務于學院科研工作。為促進教輔人員素質的提高,學院可以建立相應的學習制度,根據教輔人員工作崗位不同,定期組織人員學習新知識,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聘請優秀教輔人員,講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工作內容,或者到其他優秀院校中學習,為教輔人員提供良好的交流學習機會,在學習交流過程中可以探討教輔隊伍工作的理論知識及未來發展趨勢,為教輔人員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三,學院可以合理運用激勵與約束機制,調動教輔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一方面,建立健全教務管理崗位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教輔人員身上,做到權責明確、分工到人。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工作質量考核評價制度,將考核結果與獎懲、津貼、晉升、聘用掛鉤,促進教輔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二)明確定位,促使教輔人員做到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人的行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的一切行為都受其思想認識的支配。只有每個人真正從思想上樹立無怨無悔為基層服務的意識,才能把服務做得更細致,工作更到位。因此,學院應明確教輔人員定位,促使教輔人員樹立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識,幫助其全心全意地投入教輔工作中。高校教輔工作人員的角色是雙重的,他們既是學校的管理者,又是學校的服務者,這就要求每位高校教輔工作人員給自己樹立一個正確的定位。高校教輔工作人員應積極將管理轉變為服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首先,對教師的服務。教師既是教學管理的個體,又是學生的管理者,具有較強的自主傾向性,他們追求人生的價值觀,以自我實現為人生的奮斗目標,因此,高校教輔工作人員要尊重、信任教師,盡量創造一個能充分發揮教師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工作環境。
其次,教輔人員對大學生的管理。教輔人員對大學生的管理工作應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服務理念。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高校教輔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應充分利用經常能接觸到學生的機會,了解學生近期的思想狀況、心理趨勢和對知識的需求取向,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尊重學生的意愿、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處處為學生成才著想,時刻為學生學習分憂,努力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娛樂活動創造良好條件,提供優質服務,全力做到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三)消除偏見,增強教輔人員工作的主動性。
學院應積極引導教輔人員從思想上重視教輔工作,意識到教輔工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積極開展對教輔人員的思想道德修養,培養教輔人員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從而促使教輔人員對自身發展主動規劃,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正確定位,端正行為態度,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以更飽滿的熱情面對自己的職業。同時,學院應積極引導教學人員改變對教輔人員的偏見,尊重教輔人員的工作,尊重其價值和人格,在教師和教輔人員的交往中實現交往行為中的平等對話。只有建立工作中的平等關系,教輔人員才會覺得自己的勞動有意義,從而努力工作。
同時,高職院校要在各項配套制度上充分體現教輔工作的重要性和教輔人員的重要地位,在工資、職稱和有關福利政策上向教輔人員傾斜。在出國進修、國內交流等工作中要優先安排以實踐指導教師為主體的教輔人員隊伍,在激勵機制上有晉升空間,在專業培訓方面為教輔人員提供學習機會,使他們在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中發展成長,激勵教輔人員的工作熱情,樹立教輔人員的工作典型,鼓勵他們建功立業。
教輔人員應樹立團隊意識,各部門間加強溝通協調,實現優勢互補,真正做到教師和教輔隊伍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教輔隊伍雖然處于輔助性地位,其作用不可忽視。良好的教輔隊伍可以促進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保證教學質量。加強高職院校教輔隊伍理念創新,是高職院校工作中不可忽視的問題。高職院校應該加強教輔隊伍培訓,明確教輔隊伍定位,消除偏見,打造一支高素質、懂學習、具有高尚師德、良好服務意識、較高工作積極性的教輔隊伍。一流的教輔隊伍可以從另一個層面促進高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在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必須以理念創新引領教輔隊伍的發展,這是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高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參考文獻:
[1]張仲雯.高職院校教輔隊伍的現狀及建設[J].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14(8).
[2]鄔小撐,馬紹利.基于嵌入式服務的高校教輔隊伍建設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3(21).
本文為北京農業職業學院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成果,項目編號為:XY-SK-16-12,《學院貫通培養項目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