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釗
設計思想:現代教育主張啟發式教學,即把教學過程看作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索與思考過程,而教師則是一種情境的創造者,即創造由教育內容、教學方法、教學作用、社會關系、活動類型、設施等組成的情境,這樣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成為教學目標的核心,而教師則成為學生學習的‘主導,所以作為教師,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就是如何創造這樣一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幫助,使求知成為學生自覺要求。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課設計了一系列活動,旨在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學、感悟數學,從而發展智力;注重動手操作,讓學生在制作、剪、折、畫的過程中充分體驗,發展思維。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上冊第68頁,第70 頁第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正確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剪剪、畫畫、折折等學生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感受對稱的美。
教學重點:
能辨認對稱圖形,能畫對稱軸。
教具:
課件,三幅剪紙等。
學具:
剪刀,一張彩紙,正方形、長方形和圓各一張
教學設想: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對稱的特點。
1、出示老師畫的生活圖片貼到黑板上。
如:樹葉、蝴蝶、蜻蜓。
(學生欣賞圖片)
2、探討圖片中蘊涵的共同點。
師:小朋友們,請你仔細觀察每幅圖的左右兩邊,看一看發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思考)
3、引出課題。
(1)師:如果把它們對折會怎么樣呢?
學生想象回答,待學生回答后,課件演示對折過程。
(2)師:說得真不錯,把左右兩邊對折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我們說它是對稱的。(板書:對稱)
(教學設想:利用學生熟悉的紙飛機引入,可激發學生興趣。通過折紙飛機,使學生認識到折紙飛機的過程必須對折且要完全重合。為教學判斷軸對稱圖形的標準埋下伏筆。最后,通過觀察折好的紙飛機的特征,讓學生初步感知生活中存在的對稱現象,了解對稱在現實中的一些作用。并為從對稱的實物抽象成軸對稱圖形作出鋪墊。)(設計意圖:教師利用學生熟悉的蝴蝶、蜻蜓、樹葉,創設故事情境,以“蜻蜓、蝴蝶和樹葉為什么是一家人?”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熱情,同時喚醒了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加上課件配合展示,為認識對稱物體的共同特征打下基礎。在引出“對稱”的概念后,呈現給學生一些對稱的實物畫面,并動態顯示這些東西都是對稱的,豐富了學生對對稱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提供素材,引導探究。
1、認識對稱圖形。
(1)剪一剪。
① 師:老師不僅會畫對稱的圖形,我還能剪出來呢,想不想看看?(師剪出一條對稱的小魚。)
② 師:要想剪出一個對稱的圖形,第一步做什么?
(學生可能說:對折)
③師:要想剪出一個對稱的圖形,第一步一定要對折,只有對折了,才能保證同時剪出圖形的兩邊是一模一樣的,這個圖形才是對稱的。
④學生自己嘗試。
(2)學生可以把自己剪出的漂亮圖形貼在黑板上。(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將一個圖形對折以后,左右兩邊的圖形是一樣的”這一本質特征,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設計了讓學生動手剪對稱圖形的活動。這一活動分為兩個層次,首先由小組討論怎樣剪對稱圖形,教師示范剪一個軸對稱圖形,然后由學生動手剪一個自己喜歡的對稱圖形。學生在剪對稱圖形的過程中,經歷了折、畫、剪這樣的過程,幫助學生準確地認識“左右兩邊是一樣的”含義,使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細化。)
2、認識對稱軸。
(1)師:小朋友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這么多漂亮的對稱圖形,你有沒有發現什么?
引導發現:它們都有一條折痕,我們數學家給這條折痕取了名,叫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2)領生齊讀一遍
(3)師畫一條對稱軸,強調認真仔細觀察老師怎么畫的。
(4)匯報畫對稱軸注意什么?
(5)讓生上黑板指出樹葉、蜻蜓、蝴蝶的對稱軸。(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學生所剪的對稱圖形引出折痕,通過折痕引出對稱軸的概念,使學生對這一概念的認識直觀,自然。)
三、鞏固深化。
1、判斷對稱,再畫對稱軸。
(1)師:對呀,生活中有太多的對稱圖形而且都很美,老師這兒的你看是嗎?(課件出示第68頁的做一做)
(2)師:你知道對稱軸在哪兒嗎?(展示2位學生作業)
2、折折對稱軸。
(1)師:小朋友知道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都是對稱圖形,你能折折畫畫他們的對稱軸嗎?
學生動手,小組交流。
(2)學生反饋。
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作品逐步展示,長方形(2條)——正方形(4條)——圓形(無數條)。(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對稱現象,并能找出它們的多條對稱軸。)
四、找生活中的對稱圖形
(1)師:對稱不僅存在數學王國里,它在生活中也應用廣泛,你能說說身邊哪些東西是對稱的嗎?
(2)生匯報
(3)課件展示(配樂)
實現人類飛翔夢想的飛機,迎風而扶搖直上的風箏,就是因為有了對稱的翅膀才能凌空而起;還有雄偉的公路大橋,聞名世界的各種建筑,也因為其對稱的構造,使它們更堅固、更美觀;尤其是我國的剪紙藝術,以其獨特的造型,復雜的工藝被譽為是中國民間傳統藝術的瑰寶;還有凌空的雪花、可愛的娃娃、代步的汽車等等,在它們身上都有對稱的影子,可見生活與數學緊密相聯。(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對稱圖形,讓學生感受、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課件演示對稱圖形,既體現了媒體沿對稱軸對折的動態效果,又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對稱在生活中運用的廣泛性,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五、作業:搜集對稱的圖片,貼到采集本上。
(設計意圖:讓數學回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