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莉 劉夢琴 鄭 珺
淺析經營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馬 莉 劉夢琴 鄭 珺
我國現行租賃準則下,經營租賃只需在報表附注中進行補充披露,其長期游離在資產負債表之外。隨著租賃業務的日趨繁榮,經營租賃的處理模式弊端日益凸顯。本文以國際會計準則IFRS16的頒布為背景,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分析:我國經營租賃業務的現狀,IFRS16的變化及不足,經營租賃表內化對財務報表和利益相關者的影響,企業如何應對經營租賃會計準則的變化。
經營租賃 IFRS16 資產負債表
2016年1月13日,IASB新頒布的旨在增強財務報告透明度的租賃準則《IFRS16》,對承租方的會計處理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其明確要求承租方將經營租賃確認為資產和負債,并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該項準則的實施將有效滿足報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推進租賃行業的規范成熟。我國目前一直沿用的是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該租賃準則暴露出許多的不適應性,尤其是將經營租賃排除在承租方的資產負債表外,不能提供真實有效的財務信息,無法幫助投資者做出合理的決策。IFRS16的頒布為我國修訂租賃準則提供了良好的指引,同時也對企業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企業應全面評估了解經營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將帶來的影響。
目前,我國采用的是2006年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該準則將租賃劃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并適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劃分的依據為承租方是否轉移相關的風險和報酬。經營租賃模式下,承租方不需要在資產負債表中確認相關資產和負債,只需在租賃期內將租金按直線法計入當期損益。融資租賃模式下則將租賃資產資本化,納入資產負債表中進行確認、計量、報告,因此承租方需考慮未來租金的支付承諾。融資租賃本質上是一種類金融行為,而經營租賃在此基礎上還發揮著加強資源流通的作用。這兩種方式對承租方的影響有所不同,其中經營租賃由于具備以下優點更受企業的青睞,成為越來越普遍的交易形態。首先,經營租賃不僅可以使企業在租賃期內獲得資產的使用權,而且可以避免一次性大額投資的壓力,這對于新成立以及處于發展中的公司至關重要;其次,由于經營租賃不在資產負債表中披露,可以降低企業杠桿率,使賬面反映出來的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優于企業真實水平,起到美化企業形象的作用;再次,經營租賃作為一種表外融資方式,不僅不會影響企業開辟新的籌資渠道,還能避免債權人在資金用途方面所做出的限制。
雖然經營租賃下成本較融資租賃更高,大約為設備價款的120%-130%,但其能讓企業在其他融資方面更加靈活,同時企業在進行劃分時更多的是依賴于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因此企業可能更偏向于選擇經營租賃。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經營租賃業務金額已經超過貸款融資,每年高達上萬億,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經營租賃業務對企業的負面影響已不容忽視,其使粉飾財務報表成為可能,顯著降低了報表的可比性,嚴重干擾了投資者了解企業真實財務狀況。
新國際租賃準則《IFRS16》主要是對承租方的會計處理進行了本質變革,要求其將租賃資產資本化,但出租方的會計處理并沒有實質上的區別,仍然適用原來的規定。對于承租方而言,這種不再區分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的單一使用權模式所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
(一)新國際租賃準則《IFRS16》的變化
1.在租賃分類方面。《IFRS16》下承租方不再依據風險報酬是否轉移將其劃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而是統一基于“使用權模型”將其區分為租賃部分和非租賃部分。
2.在會計處理方面。除短期租賃(租賃期不超過12個月)和低價值租賃(租賃資產價值低于5000美元)可按照直線法確認費用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外,承租方須在考慮未來租金支付承諾的情況下,估計租賃付款額現值并將其作為使用權資產和負債的初始計量金額。在后續計量過程中,對于資產部分,承租方需要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折舊年限為租賃期與使用壽命中較短者。對于負債部分,企業需在會計期期末按攤余成本法進行攤銷,攤銷使用的折現率確定方法與融資租賃類似。其具體處理的會計分錄如下:
①初始計量:

②后續計量:


3.在會計報告方面。《IFRS16》取消了承租方僅在財務報表附注中予以補充披露的規定,而將其視同自有資產列入資產負債表中。其可以與類似的相關資產、負債一起列報,也可以分開列報。
(二)《IFRS16》存在的不足之處
新國際租賃準則《IFRS16》簡化了企業租賃分類,提高了財務報告透明度,有效抑制了企業粉飾財務報表行為的發生,并正朝著統一化、完善化、合理化、簡單化的方向發展。但同時也存在著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承租方與出租方會計核算的不對稱性上。在出租方仍按照原來的規定進行處理時,承租方的會計處理模式則與融資租賃類似,這會造成折舊的重復計提,有悖于會計核算要求。因為相對于承租方而言,經營租賃游離在資產負債表之外對出租方的影響不是很大,同時《IFRS16》處于頒布的初始階段,并未正式實施,相關規定不夠明確。目前,IASB(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和FASB(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也在不斷征求意見對《IFRS16》進行完善,力求制定一個更加規范的租賃會計準則。
(一)經營租賃表內化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1.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經營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后,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企業真正的財務實力和資本結構,從而有利于報表使用者分析并預測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和安全程度。從具體項目來看,在初始計量時企業的資產、負債將等額增加,隨著會計期末資產計提折舊以及負債不斷被攤銷,經營租賃對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的影響將會逐漸縮小。但由于資產折舊金額高于當期負債攤銷金額,從而導致相關會計期期末所有者權益的減少,從長期來看,這種情況將得到緩解。
2.對利潤表的影響。經營租賃表內化后,承租企業支付的租金不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而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作為利息支付計入財務費用,另一部分則作為使用權負債本金的償付沖減負債賬面價值。由于負債本金償付部分低于資產折舊額,企業的營業成本會變大,從而導致利潤表中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等項目的減少。對于經營租賃業務較多的企業,其甚至會導致利潤項目由正數變為負數,從而影響到企業能否順利上市。從長期來看,隨著負債賬面金額被攤銷的速度越來越快,計入財務費用的利息部分將會縮小,其對利潤表的影響也在降低。
3.對現金流量表的影響。現行租賃準則下,承租方支付的租金屬于經營活動現金流出,而經營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后,當期支付的租金中作為負債本金的償付部分則被列入籌資活動現金流出。隨著負債本金被償付部分的不斷增加,籌資活動現金流出也會相應增加,而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則有所減少,這意味著企業通過經營活動創造現金流入的能力有所增強。
4.對相關財務指標的影響。經營租賃表內化后,報表內的有關項目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這將影響到反映企業各種能力的財務指標。
第一,對償債能力指標的影響。在評價企業償債能力時常用的指標主要是資產負債率,經營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后,會導致資產和負債都增加。從短期來看,資產負債率會有較大幅度的上升,這意味著企業財務杠桿風險加大,企業應采取措施降低杠桿率,消除債權人的顧慮。隨著后期資產的折舊和負債的攤銷,經營租賃對償債能力指標的影響在不斷降低。
第二,對營運能力指標的影響。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主要是資產周轉率,經營租賃表外融資表內化后,隨著資產的增加,資產周轉率會有較大程度的下降,這將給報表使用者留下企業營運能力減弱的印象,企業應及時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妥善安排。隨著后期資產的折舊,資產周轉率受影響的程度有所緩解。
第三,對盈利能力指標的影響。常用來評價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銷售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經營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后,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均會大幅度下降,從而造成企業盈利能力減弱的現象,從長期來看,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所上升。
(二)經營租賃表內化對利益相關者的影響
1.對投資者的影響。當企業舉債成本率低于投資收益率時,經營租賃這種表外融資方式可提高企業自有資金利潤率,從而使投資者從表外融資中獲益。反之,若舉債成本率高于投資收益率,則會使投資者的利益受到侵害。此外,經營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后,投資者可以獲取更真實的財務信息,有效避免相關指標產生的誤導作用,從而使投資者跳入本不樂觀的企業,造成資本流失。由此可見,經營租賃表內化后可以給投資者帶來一定利益。
2.對債權人的影響。經營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后,給債權人帶來的主要是利益。其可以提高債權人投資的受保護程度,防止表外債權人通過較高的收費標準侵害債權人的利益。
3.對承租企業自身的影響。經營租賃表內化給企業帶來的主要是危害,不僅使相應的會計處理更加復雜,同時也會加大企業的杠桿風險,給報表使用者造成企業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減弱的現象,這勢必會打擊企業采取經營租賃業務的動機。由于在其他條件相等的情況下,融資租賃會更具優勢,因此承租方將會在直接購買與融資租賃之間進行權衡,這將影響經營租賃業務的發展。特別是在重型機械、航運等經營租賃業務比較活躍的資本密集型企業,將從輕資產模式轉變為重資產模式,影響整個企業的發展。
4.對出租方的影響。雖然《IFRS16》并未對出租方的會計處理作出實質性變更,但出租方也會受到承租方重新權衡的影響。因此出租方應了解經營租賃表內化如何影響承租方的行為,并按照承租方的需求進行租賃安排,如滿足其縮短租賃期的要求。
經營租賃業務作為企業發展的一種重要交易形態,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其納入資產負債表后,不僅可以加強我國與國際間的會計交流,還可以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以及租賃行業自身的規范成熟,但也必然會對整個租賃行業產生較大的沖擊。由于經營租賃變更帶來的利大于弊,我國經營租賃準則的未來修訂方向便是經營租賃表內化,鑒于經營租賃準則的變更會給企業帶來遠超出財務影響的重大挑戰,企業應盡早評估并及時采取措施設計應對變更的方案,以將其帶來的各方面影響降到最小。
(一)數據管理
為了滿足經營租賃變更的要求,承租方需收集編制財務報告需要的數據。根據當前租賃準則的規定,承租企業服務合同和經營租賃合同的會計處理大致相同,因此大部分企業不會對合同的不同組成部分進行嚴格區分。為了確保租賃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企業需要評估現行租賃合同數據管理情況并嚴格區分租賃與非租賃部分。
(二)信息系統控制
企業當前的信息系統一般不具備租賃相關的計算能力,其主要功能也并非協助租賃管理,因此承租企業通常使用電子表格進行補充。為了滿足新的財務報表列表和披露要求,企業應建立一套健全完整的信息系統進行控制。在選擇信息系統時,企業應根據自身資源計劃(ERP)環境作出決定,并充分考慮利益相關方的期望和各部門(如租賃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的信息需求。
(三)人員的指導培訓
經營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后,對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針對新的可操縱空間所做的判斷和估計也會受到更加嚴格的審查。為了防止對某些租賃安排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確保判斷和估計在具體運用時的一致性和準確性,企業應及時更新會計政策并為會計人員提供專業的培訓指導。
(四)與利益相關者溝通
經營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后,將受到利益相關方對企業財務業績和財務狀況的高度重視,因此企業需要就經營租賃表內化對報表產生的影響積極與內外部利益相關者進行溝通。首先,企業可能需要與債權人協商是否在現有債務安排的基礎上提供更多的債務約束空間;其次,經營租賃納入資產負債表后,可能導致額外的稅務考慮,包括記錄賬面稅基差異的影響以及對遞延稅項進行初步調整,企業應與稅務機構進行溝通,確定是否需要修改相關的稅務流程和控制來反映新的列報要求;再次,企業需識別是否需要對員工薪酬進行調整來最大限度降低員工的不滿并減少重大現金支付;最后,承租企業還應與投資者、監管機構、出租方等進行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與配合。
企業在充分了解經營租賃變更的內容并與利益相關方溝通后,應及早作出計劃(包括識別其他合同的機會,重新進行經營安排以及適時調整戰略決策等),并提高風險意識,以避免無謂的損失和會計變更導致的報表信息波動,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
[1]周蕾.最新國際租賃會計準則及其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17(04).
[2]伍思雪,孫靜怡.淺析新國際租賃準則的變化及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07).
[3]張飚.國際租賃會計準則的發展動向及對我國的啟示〔J〕.西部金融,2014(08).
[4]陳敏.論企業表外籌資〔J〕.會計研究,1995(11).
[5]王新華.美國資產負債表外融資〔J〕.會計之友,1999(05).
◇作者信息:四川師范大學數學與軟件科學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數學與軟件科學學院四川師范大學會計系副教授
◇責任編輯:哈明暉
◇責任校對:哈明暉
F231.422
A
1004-6070(2017)07-0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