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婉云+陳惠+潘俊環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安全干預模式在手術室安全管理中應用的效果。 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800例手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手術室安全管理:手術室及器械消毒、遵守手術室規章制度、做好相關記錄。觀察組引入護理安全干預模式實施手術安全管理。觀察兩組護理差錯和護理糾紛發生情況,調查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結果 觀察組護理差錯發生率為8.5%,觀察組護理糾紛發生率為2.7%;對照組護理差錯發生率為24.0%,對照組護理糾紛發生率為16.7%;觀察組護理差錯發生率和護理糾紛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組護理人員護理干預后業務考核分數顯著高于干預前考核分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1462,P<0.05)。 結論 護理安全干預模式能夠降低護理差錯和護理糾紛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
[關鍵詞] 手術室;安全管理;護理安全干預模式;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13-148-04
[Abst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safety intervention model in operation room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800 patients underwent operation cur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operation room safety management:operation room and equipment disinfection,follow the operation room rules and regulations,and make relevant records.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ursing safety intervention mode and implementation of operation safety management.Nursing errors and nursing dispu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error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8.5%,and the rate of nursing disput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2.7%.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error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24%,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6.7%.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errors and nursing disput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nursing examination scores of nursing staff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1.1462,P<0.05). Conclusion Nursing safety intervention model can reduce nursing errors and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s,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Key words] Operation room;Safety management;Nursing safety intervention mode;Nursing effect
手術室安全管理是減少手術室醫療事故發生的關鍵,而手術室也是發生醫療事故的高發場所,及時消除手術室安全隱患,降低手術室工作風險,有助于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研究表明,手術室存在的護理風險主要是護理過程中的差錯、意外及糾紛等[1-3]。針對手術室護理管理特點,加強手術室安全護理管理的方法很多,除了常規的手術室規章制度、手術室消毒處理等安全管理外,建立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干預機制是保證手術室安全管理的關鍵,也是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的關鍵。所以引入護理安全干預機制有助于提高手術室安全管理效果[4-5]。本文針對我院手術室護理干預特點,觀察采用護理安全干預模式對手術室安全管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間在我院實施手術室治療患者共800例,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0例。同時排除精神疾病而不能參與實驗過程患者、拒絕參與本實驗患者、病情嚴重而無法參與本實驗患者。本實驗患者均在我院醫學倫理學委員會同意并指導下進行。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手術室安全管理:手術室及器械消毒、遵守手術室規章制度等、做好相關記錄。觀察組引入護理安全干預模式實施手術安全管理:(1)護理風險辨識。在制定安全管理辦法和相關措施之前,要對手術室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辨識,組織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認知學習,護理人員要掌握可能會存在的護理風險并能夠識別。而后制定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安全管理方法明確、防范措施要具體及程序化,同時要求手術室護理人員嚴格遵守制定的管理辦法,一定有護理風險存在,要積極應對并處理。(2)護理管理職能劃分。根據護理人員在手術室護理中的年資、工齡、能力等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職責進行劃分,在年資高有經驗的護理人員為組長的帶領下,協助護士長對手術室進行安全管理及處理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在每個小組中,護理人員的職責明確,每個小組定期總結護理風險及應對方法,持續改善管理辦法。(3)制定明確的安全管理質量考核標準。此質量考核標準項目明確,注重安全管理質量考核,考核結果和每小組成員的績效掛鉤,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責任心和工作積極性。(4)制定完全的規范的手術安全核查方法。根據手術室特點,做到麻醉醫師、手術醫師和手術室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身份、手術部位、手術方式、性別、疾病等基本情況進行嚴格三方核查;手術前和手術后對所用手術器械、紗布等用品進行嚴格核查;手術中所用器械消毒情況要嚴格核查,消毒供應室、手術室及護理人員進行查驗。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守操作過程及無菌原則,準備手術器械等,查驗器械的包裝是否完好、是否在消毒的有效期內等。(5)完善安全管理中的應急預案。對風險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做好應急預案,并組織護理人員定期演練,到達人人熟練掌握,一旦有風險出現,馬上啟動應急預案進行有效處理,提高安全管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在手術室護理干預下是否發生護理差錯和護理糾紛,計算發生率。制定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對護理干預的滿意程度,護理滿意度調查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操作熟練程度、護理措施、術后護理管理四個項目,每個項目評分為25分,總評分為100分,根據評分結果劃定滿意情況80分以上為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本滿意度問卷調查表經過信效度檢驗。自設護理業務考核表,考核內容包括本科常規護理理論和技能,考核總分為100分,對本組護理人員干預前后進行考核,統計干預前和干預后考核分數。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護理差錯及護理糾紛發生率、護理滿意度進行統計學分析,護理糾紛發生率、護理差錯發生率、護理滿意度等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業務考核分數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室護理過程中護理差錯和護理糾紛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護理差錯發生率為8.5%,護理糾紛發生率為2.7%;對照組護理差錯發生率為24.0%,護理糾紛發生率為16.7%;觀察組護理差錯發生率和護理糾紛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本組護理人員干預前后業務考核分數情況比較
本組護理人員干預前業務考核分數為(71.2±6.8)分;本組護理人員干預前業務考核分數為(96.8±5.2)分;本組護理人員護理干預后業務考核分數顯著高于干預前考核分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1462,P<0.05)。
3 討論
手術室實施醫院諸多科室和管理部門中其風險程度很高。由于手術患者較多,手術室工作壓力大,工作強度高,所以手術室的安全管理甚為重要,也對手術室安全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6-8]。有效及時的手術室安全管理能夠提高手術室安全管理質量,減少手術室護理差錯發生,降低護理糾紛的發生率,有助于提高手術治療效果[9-11]。研究表明,手術室是護理發生護理糾紛的重要科室,所以護理人員在手術室中的護理干預措施直接影響到手術室護理質量。研究表明,護理安全干預模式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提高責任心,同時也有助于提高護理操作熟練程度,提高護理效果[11-13]。
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的風險主要有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中的監督管理跟不上、所用的手術器械消毒不符合標準、護理人員的態度及護理操作熟練程度等,這些都影響到手術室安全護理管理效果[14-15],所以針對上述因素,處理制定安全管理模式外,同時要提高護理人員對手術室安全管理認知程度,定期對其風險管理培訓,提高其護理操作熟練程度,從而有助于降低手術室護理風險,降低護理差錯發生率,減少手術室糾紛的發生。手術室安全干預直接影響到手術治療效果。在手術室安全干預過程中,要嚴格醫護人員的無菌操作,嚴格檢查手術器械的消毒情況及消毒符合標準情況[16]。所以護理安全干預模式目的使為了提高手術治療,降低手術室安全管理風險,提高護理效果。
本研究觀察組引入護理安全干預模式,此模式從風險管理制度、人員職責、人員風險管理和技能培訓、安全管理質量考核、完善應急預案等方面出發,建立了護理安全干預模式。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差錯發生和護理糾紛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這與觀察組的護理安全干預模式產生的管理效果分不開的,通過護理安全管理干預模式,可以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術熟練程度,提高責任心,降低了護理差錯,同時也減少了護理糾紛的發生[17]。再者,從患者角度出發,觀察組患者對本組的護理服務態度、護理操作、術后護理等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說明此項護理安全干預模式不但能夠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降低手術室護理風險發生,同時也有助于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結果顯示,本科參與護理安全管理干預的護理人員,干預后的業務考核分數顯著高于干預前,說明護理安全管理干預模式不但提高了本科患者的護理質量,同時對本科護理人員的業務提高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所以,護理安全干預模式能夠降低護理差錯和護理糾紛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