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常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課本第二課《陶校長的演講》一文中,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為了青年學生的成長向青年學生提出“每天四問”,字里行間無不體現了老一輩教育家對青年學生的關心和愛護。我長期從事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每當教授該課時,我都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先去拜讀幾遍課文,然后又在原來的教案上進行反復的修改、批注,生怕有絲毫的差池沒有把陶校長的圣意完全傳授給學生。在教學中,我經過多年的總結,根據陶校長的演講,結合小學生的具體實際,漸漸形成了針對小學生的“每天四問”。
一、問身體
因為身體是做一切事情的革命本錢。一個人只有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去進行學習、工作和生活。特別是小學生,正是在長知識,長身體的重要階段,更要把握好自己的身體,小時候就身體不好,要么這里不好,要么那里不行,經常奔走于學校、醫院、家庭當中,還拿什么精力讀書,病好了,落下了很多功課,又怎能跟上或趕超別人。所以小學生應該從小就樹立“健康第一”的觀點,筑起“科學的健康堡壘”。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每天問問自己身體:①是不是按時休息了?②有沒有認真做好“兩操”?③活動課是不是很開心?④衛生有沒有搞好(包括環境衛生、個人衛生、飲食衛生)?⑤有沒有感受到哪里不舒服?
二、問學習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學生來學校讀書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作為小學生,應從小就樹立遠大的理想,學習好必要的能促進將來更好發展的各門文化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話說“人看齊小,馬看蹄爪。”不要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要知道,小學的文化基礎可影響將來一輩子的。所以,為了自己的將來,也應該這樣每天問問自己學習:①每天所學知識有沒有學好?②是不是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③有沒有找到一種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④理論與實踐能不能很好的結合?⑤課前、課時、課后的各個環節是不是做的很好?⑥有沒有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
三、問工作效能
現代社會,是一個講方法、講效能的社會。誰的方法好,誰的效能快,誰就取得制勝的先機。讀書也是如此,誰的腦子活絡,點子快,方法好,誰就能很快很好地掌握好所學的各門知識。腦越用越活,越練越精,世上本沒有天才,大發明家愛迪生說過:“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所以,作為小學生,應該在學習過程中努力探索,勤于思索,每天從這幾方面問問自己:①所學知識能不能很快把握?②學習過程是不是很愉快?③考試過程是不是很輕松?④老師布置的作業能不能按時按質完成?
四、問道德
“德才兼備是圣人,有德無才是君子,有才無德是小人,無德無才是庸人。”才能固然很重要,但道德才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缺什么都不能缺德,作為小學生,來學校讀書,歸根到底就是要學習做人,所以陶老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可見,道德是做人的重中之重,作為小學生,應該每天這樣問問自己:①是不是團結了同學?②對老師和長輩是不是做到了很尊敬?③有沒有違反學校紀律?④《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有沒有時刻牢記于心?
總之,小學生應該時時牢記自己的職責,每天堅持“四問”,萬事皆用心,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